魏益民,1957年出生于陕西省秦都区,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德国吉森李比西大学,国家二级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教授,长期从事谷物化学与小麦加工关键技术研究、食品加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等领域的研究。
1991年,魏益民在西北农业大学担任副教授、教授,并任学校科研处副处长、处长,副校长。1999年,魏益民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2002年,魏益民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2013年10月17日,魏益民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了题为《牛产地指纹信息及溯源技术研究》的报告。2017年11月,魏益民退休。2021年,魏益民出版了著作《面条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2024年11月,魏益民凭借其学术成就,入选中国知网“2024年度知网最具影响力学者”。
魏益民曾先后获陕西省科技教学成果奖励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主持人3项,第二名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1项(第一完成人),中华神农奖二等一项(第一完成人)等荣誉。
人物经历
1957年,魏益民出生于陕西省秦都区。1982年1月,魏益民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系,获学士。大学毕业后,魏益民留校工作,并学习德语,准备出国深造。1990年5月,魏益民毕业于德国吉森李比西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之后,魏益民回到中国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投入到成立不久的食品科学系的建设中。1991年3月,魏益民获得卡塞尔大学项目管理博士后证书。同年,魏益民在西北农业大学担任副教授、教授,并担任西北农业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处长、副校长。1999年,魏益民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
2002年12月,魏益民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2013年10月17日,魏益民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了题为《牛产地指纹信息及溯源技术研究》的报告。2017年11月,魏益民退休。2018年,魏益民指导金沙河集团制定实施了企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计划。2021年,魏益民出版了著作《面条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2022年10月22日,魏益民在线上演讲了题为《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创新》的学术报告。2024年11月,魏益民凭借其突出的学术成就,入选中国知网“2024年度知网最具影响力学者”。
研究领域
魏益民长期从事谷物化学与小麦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植物蛋白挤压组织化理论与技术、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食品加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等领域的研究。
个人成就
魏益民在谷物化学与小麦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新产品研发方面,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根据产业网络和系统工程理论,从产业链的角度,组织实施小麦籽粒质量性状研究、食品加工特性研究、质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技术研发,小麦籽粒质量数据库建设,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技术应用,优质小麦生产工程示范等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示范,解决了影响优质小麦生产工程的技术瓶颈,提升了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效益。实施了优质小麦生产工程、面制品企业质量控制技术集成示范,明显提升了区域小麦优质率和加工企业的效益。
魏益民在植物蛋白挤压组织化理论与技术方面,先后主持引进国际农业先进技术计划(948计划)、企业技术服务等项目,以低温脱脂豆粕等为原料,系统开展了挤压组织化工艺优化、产品纤维状结构形成机理、产品质量评价、生产设备研制、原料及产品标准等工作,明确了区分高、低水分挤压的理论依据,提出组织化结构形成的“膜状气腔”理论假设;开发了挤压组织化大豆蛋白、花生蛋白和小麦蛋白等产品;建立了产品质量评价体系,优化复合挤压配方和螺杆构型;改造、研制了挤压组织化植物蛋白生产设备,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和市场销售。实施后,植物蛋白挤压组织化技术在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东谷神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示范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魏益民在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食品加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等技术方面,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农业先进技术计划项目(948计划),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等课题。研究了从“农田到餐桌”和从“餐桌到农田”的食品链全程电子标签追溯技术,食品溯源及确证技术;搭建了包含食品电子标签溯源模块、食品产地溯源模块、污染源解析模块的食品溯源系统和查询平台;开发了适用于农业投入品、食品产业链监管的溯源系统。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产业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魏益民先后获陕西省科技教学成果奖励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主持人3项,第二名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1项(第一完成人),中华神农奖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两次获得AACCI优秀博士论文奖,两次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出版专著14部,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 收录论文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
个人生活
2018年11月,魏益民因病住院做了十二指肠重建手术。2024年4月至5月,魏益民因病住院。
人才培养
截至2018年,魏益民培养研究生60余名。
社会任职
部分展示,参考资料:
科研成果
专利技术
部分展示,参考资料:
研究课题
魏益民曾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农业先进技术计划(948计划)等项目;主持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等课题。
论文著述
出版著作
部分展示
期刊论文
部分展示,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部分展示,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小麦籽粒质量与食品加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2025-05-29
【祝福母校?难忘师恩(十八)】一往情深系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5-05-29
魏益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25-05-29
农业科技进展专题暨“学术名家”讲堂第六讲.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25-05-29
专注一粒麦 兴农益民惠万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2025-05-29
面条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东北农业大学.2025-05-29
中国农业科学院魏益民教授 学术报告通知. 陕西省谷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25-05-29
副主任:魏益民.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2025-05-29
公布公告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2025-05-29
谷物品质与食品加工.豆瓣读书.2025-05-29
《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研究》出版发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2025-05-29
燕麦品质与加工.东北农业大学.2025-05-29
植源性食品污染源溯源技术研究.豆瓣读书.2025-05-29
《食品质量与安全丛书》正式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5-05-29
食品挤压理论与技术.豆瓣读书.2025-05-29
黄淮冬麦区小麦籽粒质量调查与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2025-05-29
谷物产地指纹溯源理论与技术.东北农业大学.2025-05-29
挂面干燥技术.东北农业大学.2025-05-29
魏益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知网.202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