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利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水利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于2022年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
智慧水利本科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水利行业中的水文预报、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工设计、工程施工、安全监控、水利调度等方向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水利、土木、能源、交通、计算机等行业从事智慧水利的信息感知、系统研发、数据挖掘、智能应用等方面的技术、管理与科研工作,就业领域涉及水利、水务、土木、交通、能源、国土资源与应急管理等。
专业发展
在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中,智慧水利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增设专业,学科门类为工学,属水利类,专业代码081106T。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类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备计算机、外语的应用技能,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较系统地掌握水利类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建筑等行业从事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知识要求
本专业应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
开设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水力学》《电工电子学》《数字测量学》《智慧水利概论》《土壤物理》《植物生理学》《自动控制原理》《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水文分析与预报》《决策支持系统》《水工智能建造》《智能灌溉排水装备》《水资源规划与智能调度》《智慧灌区设计与管理》《水利工程安全智能监控》等。
实践教学
本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与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实践环节。
毕业写作
本专业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并且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结合生产项目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由教师与企业或行业的专家共同指导、考核。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后能在水利、土木、能源、交通、计算机等行业从事智慧水利的信息感知、系统研发、数据挖掘、智能应用等方面的技术、管理与科研工作,就业领域涉及水利、水务、土木、交通、能源、国土资源与应急管理等。
师资队伍
本专业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生师比不高于18:1;且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5名专任教师,在70名学生的基础上,每增加10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最后从事本专业类必修专业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中至少有一个学历属于相关专业类的学科专业,并有较好的学缘结构。
教学条件
本专业需满足教学要求的图书、期刊、手册、年鉴、工程图纸、电子资源、应用软件等各类资源;各类资源的利用率高,有完整的学生借阅、使用档案;并且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所能提供的实习内容覆盖面广,能满足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的教学要求。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智慧水利.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5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5
2024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软科排名.202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