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Emergency 管理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门本科专业,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应急管理专业于2020年设立。

应急管理专业是以管理科学和安全科学为理论基础,针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环节,围绕应急决策与指挥、组织与协调、政策与监管、技术运用与资源保障等主题,聚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数据与决策机制优化、应急资源调配与保障能力整合、经济社会系统安全韧性提升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而形成的专业。本专业培养拥有系统化管理思想和较高管理素质,掌握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以及信息与工程相关技术知识,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基础知识,并形成合理的整体性知识结构的高素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应急相关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教育培训机构从事综合应急与安全管理工作。

截至2025年5月,中国共有44所本科院校开设该专业。

设置背景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危机,如“9·11”事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爆发、禽流感流行以及印度洋地震海啸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强重大危机应对工作势在必行。

从自然的角度分析,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由于受灾害影响的人口大体在2亿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1/7,自然灾害在中国有着较强的社会性。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步增加。中国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生产值,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地区。

专业发展

2003年,防灾科技学院设置城市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技术专科专业,这是第一个出现“应急”二字的专业。2004年,河南理工大学申请“公共安全管理”本科专业,并于2005年9月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2005年,防灾科技学院在城市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技术专业的基础上,申请了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专业,并于2006年开始招生。2009年,教育部批准暨南大学开办国内首个应急管理本科专业。

2010年,河南理工大学成立应急管理学院。在这前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先后开设应急管理的研究生教育。2012年,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应急管理专业被取消。

2020年2月25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有新专业“应急管理专业”。

2023年4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应急管理专业归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目标是培养拥有系统化管理思想和较高管理素质,掌握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以及信息与工程相关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定量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满足现代管理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规格

专业学制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参考总学分:不少于150学分(16学时计1学分)

能力要求

知识要求

掌握科学和人文知识基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基础理论,掌握现代应急管理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等相关知识,具有应急管理方面的专业特色知识与技能。

能力要求

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应急管理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具备将相关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运用专业外语的基本能力;具备综合利用管理科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解决相关应急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在相关专业理论与实践方面初步具备创新创业能力。

素质要求

应急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具备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体魄。

课程体系

应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部分,其中通识课程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概论、艺术、体育、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基础课程包含数理类、信息技术与工程类、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包含管理学、应急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灾害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本专业院校应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相关的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实验技能和设计技能,培养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等,根据专业实际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参与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增强其实践能力。实习实训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专业实训、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各专业可根据各自 所需培养的综合专业能力,选择实习实训的形式和内容。

毕业写作

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可采取学术论文、系统设计、项目设计、调研报告、项目分析报告、 编制工程文件等多种体裁形式完成,选题应加强实践性导向;内容应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专业知识、满足专业综合训练要求;完成过程及成果展示应符合专业规范。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尽可能根据自身兴趣, 结合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应为本科生选配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各专业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必要时可聘请专业实务部门有关人员共同指导。指导教师应加强选题、开题、调研、设计、撰写等环节的指导和检查,强化专业规范。

发展方向

人才需求

截至2025年1月,据《中国安全应急管理人才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指出,中国安全应急人才总需求1600万人,现有安全应急人才1050万人,缺口人数为550万人。

深造方向

本专业研究生阶段可选择应急决策及风险评估、城市安全应急管理、社会冲突治理等方向继续深造。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应急相关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教育培训机构从事综合应急与安全管理工作。也可以报考哈尔滨铁路公安局、武汉铁路公安局、上海铁路公安局等国家公务员单位。

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应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应当具备专任教师10名以上,原则上,专业主干课程应当配备至少1名专任教师任主讲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 80%。专任教师中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不低于90%,并通过岗前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教学条件

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要求拥有足够的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源,并规定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需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生均图书不少于100册,生均年进书量不少于4册。此外,学校还需配备满足教学需求的中文和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并重视校园网及网络资源建设。同时,学校也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实践教学要求设置所需的专业实验室、实习场所和实践教学基地,并与相关行业和实务部门紧密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建设一定数量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以满足实践教学和保障学生实习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质量保障

质量保障目标

以2018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础建立覆盖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规范、教师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等指标的质量保障目标体系。

质量保障组织

教学单位应设置相应的委员会和组织机构,形成岗位职责明确、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的质量保障和持续改善的组织体系。

质量保障规范与监控

围绕各教学质量保障目标要求,制定质量保障实施规范,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调控改进机制,开展常态化和制度化的质量评估,确保对教学质量形成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培养模式

官、学、产、研相结合

高校基本实行“官、学、产、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与地震局、应急办和安监局等行政机构及企业紧密合作,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配合学校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同时在教学科研方面,注重案例教学和模拟演练教学,注重教学实践和实际应用,注重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研院所加强合作等。

代表学校:山西警察学院

“战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应急管理专业建设坚持走内涵式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之路,突出应用型和实践性原则,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应急管理专业需求侧和人才培养供给侧的深度融合,培养应急管理系统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应急管理专业推行“战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将作为四川省应急管理人才“预备军”,并纳入四川省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全面参与四川省应急管理与救援实战,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应急管理专业人才。

代表院校:西华大学

开设院校

截至2025年5月,中国共有44所本科院校开设该专业。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高校的专业排名前5名依次为:

中国科教评价网2025-2026年应急管理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2所,学校的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开设院校.阳光高考.2023-05-15

专业介绍.中国在线教育.2023-05-15

华北科技学院.阳光高考.2023-05-15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部网站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2025-06-16

新一轮应急学科建设热:二十高校首次招生,“应急管理大学”筹建.南方周末-腾讯网.2025-06-27

全国首个“应急管理”专业先知道.微信公共平台.2025-06-25

防灾科技学院.阳光高考.2023-05-15

中国的危机管理机制.山西省人民政府.2025-06-25

就业升学率100%!探访武大应急管理专业.百家号.2025-06-16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15

蓝皮书:据测算全国安全应急人才缺口达550万.中国新闻网.2025-06-27

硕士专业目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3-05-15

国家公务员局.国家公务员局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2023-05-15

应急管理.西华大学.2025-06-25

2024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软科排名.2025-06-16

2025-2026年应急管理专业排名.中国科教评价网.202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