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华冈青洲

华冈青洲(1760-1835年),日本江户时代末期著名汉医学者、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外科学家,名震,字伯行,俗称云平,又继父祖之称叫随贤(三代),家号春林轩。1760年10月23日出生于日本纪伊(和歌山县),自小从医,23岁开始外出学习,后回乡开办了“春林轩家塾”讲授医学,也担任过武士、医师,曾多次拒绝纪州侯的聘请,只为醉心于医学,于1835年10月2日逝世,其主要成就是在1804年首次成功完成了全身麻醉的外科手术,然后被世人所熟知。后来,发展出了一个流派——华冈流派学科,门下传人主要有本间枣轩和华冈鹿城等。其著作颇多,主要有《疡科琐言》《产科琐言》《疡科方》《外科神书》《伤寒讲义》《青囊秘录》等。

生平概述

华冈青州出生于宝历十年(1760年),其父是当时的村医华冈直道,母亲为松本家之女於继。天明二年(1782年),23岁的华冈青洲去京都学习,与吉益南涯学习古方派医学,跟大和见立学习荷兰外科。在此期间,他与不少学者和医家接触交往,研究儒学和各派医学。

因父去世,华冈青洲于天明五年(1785年)回乡继承家业。36岁时,又到京都学习制药,对研究麻醉药倾注了不少精力,而且编集了《禁方录》和《禁方集录》等。

18世纪末,开办了“春林轩家塾”,讲授医学。“春林轩”建有专为慕名来此求治的患者与求学医生住宿的“快快堂”(旧塾)和“布袋屋”(新塾)。即便如此,前来就诊的人也常常只能寄宿在周边的民宅中。后来又在重庆市下设立诊疗分室,建设了“合水堂”分塾。

享和两年(1802年),华冈青洲受纪州藩主召请,被列为武士,并允许其带刀。于文化元年(1804年)10月13日,他首次为一乳癌患者施行全身麻醉,完成了乳癌切除手术,因此闻名于世,被誉为“日本华佗”;曾多次谢绝纪州侯的招聘,一生乐于医疗诊疗。

天保四年(1833年),再次受纪伊藩主召请,授以圣医资格,并特例其随意出勤。天保六年(1835年),华冈青洲逝世,享年76岁,为表彰其生前功绩及对人类的贡献,被政府追封为“正五位”。

学术成就

华冈青州在外科领域有着突出的成就,是研制出麻药配方“通仙散”(华冈青洲受华佗启发而发明的此方,原名麻沸散,门人及后学者称通仙散,又名“华冈麻沸汤”),施行全身麻醉,成功进行多种外科手术,在“内病外治”方面的效果也很显著。1804年,他为一位60岁的乳癌患者施行全身麻醉,以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成功。后来用这麻醉剂完成了足关节离断术、膀胱结石摘除术等大手术。

此外,他也重视“外病内治”、主张“要从事外科、首先要精通内科,否则对治疗不利”,后来总结出十味败毒汤、赤石脂汤、归芪建中汤等方,在外病内治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学术上主张汉兰医融合,强调“内外合一,活物穷理”,是一位主张“汉兰折衷”的医学家。

主要著作

宗田一氏将华冈青州的著作归纳为以下11类:金创、疡科、霉疮、治验录、图谱、整骨、产科学、内科与痘科、眼科、制药与药方以及其他类别。

人物关系

主要传人

华冈青洲培养了众多弟子,让他的学术思想得到了继承与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流派,称“华冈流派外科”。继承华冈青洲学术的是门下弟子以本间枣轩和镰田玄台为主。

本间枣轩(1804 ~ 1872年),字和卿,通称玄调,讳资章,后改讳为“救”,号枣轩。枣轩十七岁到江户城,入原南阳市门下学医。1827年,在华冈青洲门下学习外科,尊其为终身之师。他在外科方面的主要成就,是1857年4月5日用华冈的“通仙散”为脱患者施行的首例下肢截断术。此外,他还成功地施行了多种外科手术,尤其是对施行膀胱结石摘除术等方面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他的外科实践与著述,不仅继承了华冈青洲的学术,而且使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扬。他的三大学术代表作是《疡科秘录》《续疡科秘录》《内科秘录》。

相关文学作品

《华冈青州之妻》是有吉佐和子写的长篇小说,1966年11月发表在《新潮》杂志,后被改编为戏剧、电影和电视剧。

小说《华冈青洲之妻》是以华冈青洲为中心展示了为“家”献身的女人们的牺牲精神以及婆媳间围绕它而进行的争斗,揭示了传统家庭制度对女性自我的压抑。主要讲述了华冈青洲与其妻子加惠以及母亲於继之间的纠葛。加惠出生于纪伊国的名门妹背家,自幼接受了武士家庭的妇德教育。她非常崇拜於继,并向往着嫁入华冈家,成年后如愿嫁给了於继的儿子一一华冈青洲,前三年相处和睦,但青洲回归后,婆媳之间就展开了争夺儿子和丈夫的战争。华冈青洲研制手术麻醉剂,需在人体上进行试验,婆媳二人就自告奋勇以身试药,结果,导致於继中毒死亡,加惠失明

参考资料

..2022-11-25

..2022-11-27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