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讲义》是由清代学者张锡纯创作的一部关于伤寒金匮的中医文献,完成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系列的一部分,主要对林亿版本的《伤寒论》进行了选择性的注解。首先以《六经总论》为开端,详细解释了经脉之间的关系、经脉与脏腑的关系以及六经名称的由来。随后,书中详细描述了六经病症及其治疗方法,对于其中提到的汤剂,不仅提供了原文字句,还附带了详细的注释以及张锡纯个人的临床实践经验。
作者简介
张锡纯(1860-1933年),字寿甫,盐山县张边务村人,是中国近代中西医结合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当时中国中医学界备受尊敬的人物。他的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共计七期三十卷,收录了他一生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自1918年至1934年间陆续出版。这本书在理论、方法、处方等方面均有独特的创新和发展,以其新颖的思想和独立的见解而著称,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古人,融合中西方医学知识却不违背中医原则,在国内广受欢迎并传播至海外,被誉为中医领域最值得一读的作品。除了《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还撰写了《药物讲义》《医论》《志诚堂医案》《伤寒论讲义》等多部作品。
参考资料
张锡纯伤寒讲义.缺书网.2024-09-03
张锡纯伤寒讲义.读书网.2024-09-03
民国伤寒新论丛书.豆瓣读书.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