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尖齿荆芥

尖齿荆芥(学名:荆芥属 ucranica)是唇形科荆芥属下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木质。它的茎直立或微上升,苞叶与茎叶披针形,苞片线形,紫色,小坚果椭圆柱形,成熟后呈黑褐色。尖齿荆芥生长于平原及山地草原,喜欢生长在空旷的砾石坡上。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木质,坚实,分叉:根茎粗,多头的,往往分叉。茎高17—50厘米,直立或微上升,近无毛或被上曲的短单毛,棱上往往具混生的长疏柔毛,金字塔状分枝。茎叶卵形至披针形,上部的至狭披针形,向两端的变小,长1.5—3.5厘米,宽1—1.8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浅心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牙齿状锯齿,草质,上面绿而带灰蓝,下面略淡,上面无毛或疏被短而贴生的微柔毛,下面沿脉及边缘被短柔毛,余部被微柔毛及淡黄色腺点,侧脉每侧约4条,与中肋在上面下陷,下面隆起,网脉在上面微下陷,下面明显;下部叶柄与叶片近等长,向上渐变短,上部的具短柄

塔形聚伞花序紧密多花,顶生于茎或侧枝顶端,小聚伞花序3花,具长约2—5毫米的总梗;苞叶与茎叶相似,披针形,多数长渐尖,全部或除了下部的以外为全缘,无柄;苞片线形,与萼近等长,紫色;花梗长1—2.5毫米。花萼开花时长约11毫米,管状钟形,在萼筒上部及齿上带艳色,下部密被白色绵毛而呈白色,上部混生有腺毛,萼5,三角状钻形,与萼筒近等长或略长,具长刺尖。花冠长9—12毫米,蓝色,外被短柔毛,内面在喉部被微柔毛,冠筒几不超出于萼,基部宽约0.5毫米,向上渐宽成喉部,冠檐二唇形,上唇几深裂至基部,下唇中裂片肾形,长2—3毫米,宽3—5毫米,侧裂片略短于上唇,半圆形。雄花中的后对雄蕊比上唇短,花柱仅及雄蕊的基部,稀略长,即几与前对雄蕊等长;雌花的花柱与花冠上唇等长,具长1—1.2毫米下弯的裂片。小坚果长2.5—2.7毫米,径1.8—1.9毫米,椭圆柱形,两端圆截形,成熟的黑褐色,具密而扁平小突起。花期5—6月,果期6—7月。

产地分布

尖齿荆芥分布于新疆南北部;中欧各国及俄罗斯也有。此外,它还分布在巴尔干半岛、东欧、中欧、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乌克兰以及苏联中亚地区。

本种区别

中国新疆昭苏阿克苏市天山所产的标本,经与俄罗斯及匈牙利所产的本种标本比较,在形态上是有所区别的,主要为:

(1)叶具较深的牙齿状锯齿,脉纹在上而下陷,下面隆起,叶绿而带灰蓝色,不光亮。

(2)塔形聚伞花序紧密多花,顶生于主茎及侧枝端,小聚伞花序总梗长2-5毫米。

(3)萼下部密被白色绵毛而呈白色。但看来仍属该种变异范围。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