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全书与朱子学

本书精选几十篇2003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朱子学的论文,相信对于朱子学兴趣爱好者及研究者一定会有所帮助。

内容简介

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是理学儒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其中庸之道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思想基础,他的经儒哲学也对我国文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图书目录

1 朱杰人 前言

1 蔡方鹿 朱熹经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6 何俊 朱熹早期知识文本建设与儒学建构

39 郭齐 朱熹的中庸境界

62 刘永翔 朱子诗文略论

67 严佐之 乾淳间朱吕往复信札的文学解读和历史解读

84 戴扬本 朱熹议禅三题

89 潘立勇 朱熹的山水美学思想

107 曾抗美 朱熹与博物学

117 马 朱熹"变化气质"论及其素质教育内涵

129 黄坤 戴朱异同论

155 王国良 孔孟·朱熹·戴震

--中国生存论哲学传统的建构

168 李先耕 戴震、朱熹对孟子性善论的疏证

176 益友专论朱子《论语集注》与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关

185 徐仪明 论程朱心理思想与《黄帝内经》之关系

197 望荔景 浅论朱陆白鹿洞之会

208 田 浩(Hot Till man)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

治文化的研究》

219 朱杰人朱子全书外编》前言

222 王贻梁 宋嘉定本《仪礼经传通解》刻工名录

--兼呼吁重视对刻工的系统记录与深

入研究

241 严文儒资治通鉴纲目》明代刻本考详

250 顾宏义 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未注出处之引书试析

262 朱杰人 《韦斋集》点校说明

266 徐德明 朱熹刻书考略

276 杨国荣 中国哲学中的名言问题

291 方笑一 北宋"新学"名义考论

301 朱幼文 耶稣会士与宋明理学

321 麦群忠 王守仁广西壮族自治区

杜朝由

文摘

书摘

朱熹经学不仅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国 文化史上亦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朱熹经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主 要之处在于:朱熹以注经的形式发展了中国哲学,朱熹经学对 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朱熹以义理解经对中国政治 产生了重要影响,朱熹经学对民族文化心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1页

朱熹一生酷爱自然山水,在讲学撰著之余,勤历崇山大川及 风景佳丽处。在游历过程中,生命情趣非常旺盛,留下了大量的 山水诗及山水散文。这些山水诗作,大都情景并茂,生意盎然,且极具哲理内涵;其山水散文也都神会境出,情理交融。朱熹在 游山历水的过程中发表了许多有关山水美的感想与见解,因此,这不仅是一份珍贵的山水诗文艺术遗产,也是一份难得的山水 美学思想遗产,值得我们好好总结。山水美学思想在朱子理学美学的体系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 位,一如山水游历活动在朱熹的生命体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 量。自孔子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自然美比德观念,山水 美学在中国传统美学尤其是儒家美学中,始终是个极为重要的 内容;山水美学在文人士大夫个人修身养性和修学讲学方面的 美育功能,至宋代随着书院体制的兴起而得到了极大的发扬,而 朱熹正是宋代书院教学体制的集大成式的建树者和鼎新者,因 此,山水美学在朱熹的理学美学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89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