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博,男,中共党员,祖籍安徽淮北,“85后”青年学者、军旅作家、心理咨询师,为《军队党的生活》杂志特约记者,《党的群众路线学习读本》编写组成员。2013年6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录取为军事人才学博士。
人物简介
荆博,男,中共党员,祖籍安徽淮北,“85后”青年学者、军旅作家、心理咨询师、《军队党的生活》杂志特约记者、《党的群众路线学习读本》编写组成员。
2013年6月,被南京政治学院录取为军事人才学博士。该同志先后毕业于空军工程大学、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西安通信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等陆、海、空三军院校,在军内外重要报刊媒体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文章120余篇,编著出版书籍15部,参与研究国家级、军队级、省部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重点科研课题6项,关于继续教育与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在“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上,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解放军总装备部、清华大学等教育专家的高度认可。先后获得国际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国防法规竞赛二等奖、全军联合作战知识竞赛一等奖等30余项奖励,《解放军报》、新华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央视网网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防部网等媒体分别介绍了该同志的事迹情况。
所获荣誉
先后获得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国防法规竞赛二等奖、全国教学改革征文研讨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人文原创大赛优秀作品奖、全军联合作战知识竞赛一等奖、全军网上建言献策金点子奖、全军院校“军旗下成长”文学大赛一等奖、全军院校“共和国与军人”主题征文大赛一等奖、全军军事学研究生创新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全军网络文学大赛二等奖、全军院校“雷锋精神”征文研讨二等奖、国防大学研究生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等30余项奖励。曾被评为全军政工网建言献策之星、总参通信部优秀青年标兵、首届大连市“俊”青年、空军工程大学优秀共青团员、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西安通信学院学习成才标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全优”硕士,被授予学院毕业学员最高荣誉——“海之剑”奖。三次荣立三等功,获嘉奖多次。
《大连晚报》、天健网等媒体介绍大连“俊”青年荆博:荆博,男,现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硕士研究生,“85后”青年军旅诗人、作家、《军队党的生活》杂志特约记者。他学术精专,热爱文学,取得成果无数。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尊老敬老,先后无偿资助11名贫困山区小学生,被群众称为“爱心使者”。
学术成绩
荆博同志运用所学知识,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军队政治工作》、《军事学术》、《国防》、《空军报》、《海军杂志》、第二炮兵《长缨》、《理论界》、全军政工网等报刊媒体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文章120余篇,编著出版《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理论研究》、《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政治工作现实问题研究》、《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政治工作岗位实践研究》、《孙子兵法战略文化研究》、《战争制胜的强力杠杆》、《将帅传略:铁马金戈的战争舞者》、《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论纲》等书籍15部,参与研究全国、全军及省部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重点科研课题6项。
2012年10月23日,“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在绵阳市召开,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商国家继续教育的发展大计。荆博的一项学术成果《对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科学开展继续教育的理性思考》,在众多学术成果中脱颖而出,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解放军总装备部、清华大学等教育专家、评审委员的高度认可,被评为国家继续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优秀科研成果,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继续教育》将此成果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刊发。
社会爱心
多年来,青年军官荆博始终自觉践行着党的创新理论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认识不断获得升华,不断将小爱汇聚成大爱!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荆博所在院校的驻地西安市也遭受了波及。他通过互联网了解到,许多青少年由于缺乏自救常识,在慌乱中出现了本不该发生的意外伤亡。这让荆博感到很痛心。必须到孩子们中间,让他们了解防震避险的基本常识,增强青少年的防灾意识。随后,他收集了多份防震知识文献,自编打印《防震避险知识宣传单》800余份,冒着余震危险,深入长安一中、兴国初中、土门峪村小学、黄良乡小学等20所偏远学校进行防震避险知识普及宣讲。当他担任学员队军人委员会委员和团总支委员时,经常带领学员到敬老院进行义务劳动、慰问演出,陪孤寡老人聊天、表演节目,给老人读报、做家务等,老人们感动地称荆博是自己的“兵儿子”!大学毕业至今,荆博虽然离开了院校驻地西安,但他依然挂念着孤寡老人们。每逢节假日,千里之外的他常常给老人打电话送去温暖的祝福,并把自己的一部分稿费邮寄给敬老院,用于改善老人的生活。他还先后无偿资助了11名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并坚持每年通过中国邮政的爱心窗口,为困难儿童邮寄“爱心包裹”,他的一系列爱心行动,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爱心使者”。
心得体会
1、因为我热爱军人这份职业,所以时常感到一种责任在牵引着我,就像师兄方永刚教授那样,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即使再苦再累,依然会感到快乐!信仰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2、强手如林,更要勇于亮剑!
3、战略执行力,关乎战场制胜力。
4、冲锋!冲锋!我要像师兄方永刚教授那样,永葆冲锋的激情!
5、努力拼搏,天道酬勤!勤奋的耕耘与收获的喜悦,都是人生的幸福体验!奋斗吧!进取吧!只因为我成长在了一个科学发展的好时代!
6、一枝独秀不是春,能使大家共同进步,那才叫春光明媚,万紫千红!
7、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能够帮助别人获得成功,我也会因为他们的快乐而感到幸福!
8、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努力比实力更重要,热爱比热情更重要!一个人,只要有那股子‘痴’劲,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获得丰硕成果。
9、我很钟情和惊叹于马克思的哲学思维:“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我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一份子,我们都在抒写着各自的历史,我们都有着自身的使命和职责,就让我们向雷锋同志那样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及道德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起自己的“使命自觉”,无怨无悔、潇洒坦荡、清风拂面地度过每一天。
10、吾与雷锋未谋面,修其精神勤奉献。愿为传人一滴水,奔流向海永不倦。
11、夜宿军港星满天,战舰不语沧海眠。浪花轻吻礁石阵,梦中痴语报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