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苞荆芥(学名:荆芥属 longibracteata)为唇形科荆芥属下的一个种。这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其根部木质,多节,在上部分枝形成短的根茎,向下纵向分裂成粗糙的纤维。
形态特征
长苞荆芥的茎高8--12厘米,径1--1.5毫米,柔弱,披散在地上,下部节间长,具有分枝。茎的上部被长而细的具节毛覆盖,呈白色,下部则被短而疏的毛茸所覆盖,满布极小的白色腺体,常带有红色。腋生分枝发育良好,通常在先端有花序。在茎枝下部的2-3节上,叶子为褐色,鳞片状,线状披针形,无柄。其余的茎生叶长0.8-1.5厘米,宽0.5-1.2厘米,具长柄,形态为倒卵状楔形、卵状姜形或卵形,先端钝,基部楔形或截状楔形,边缘具有大的圆齿状缺口,上部的叶有时3浅裂。叶片的两面多少密被柔软、浅灰色、由长而细的毛茸组成的绒毛。头状花序下的叶与茎生叶相似;轮伞花序的苞叶在下面的楔形,染有艳色或有时为绿色,其余的苞片状。花序通常球形,稀略长,长1.5--3(3.5)厘米;苞片线形或狭线形,比花长,长达17--19毫米,宽0.5--0.6毫米,淡紫色,边缘密被长单毛,外面被小腺毛;花梗长佛山地铁11号线5毫米。花萼直立,狭倒圆锥形,长7--8毫米,宽1.6--2.5毫米,具极斜的喉,萼齿狭,披针状三角形,长渐尖,前面的比后面的略狭,而比萼筒稍长,后面的则与之等长或稍短。萼齿边缘及萼筒密被长而细的单毛,其间散布褐色腺点。花冠蓝青色,长15--18毫米,外面微被短柔毛,冠筒细而弯,长9--11毫米,向上渐扩展,超出萼部分约为冠筒长的1/3。冠檐二唇形,上唇内凹,半裂至中部或以上,形成宽而钝或几截形、有时先端具细圆齿的裂片,下唇比上唇大许多,中裂片宽展,具短爪,先端具宽的湾缺,边缘具疏圆齿,中部呈白色,有大而蓝色斑点,侧裂片倒卵形。后对雄蕊及花柱略短于上唇。花期为7--8月。
生长环境
长苞荆芥生长于海拔高达5500米的高山流动乱石堆上,能适应极端的高海拔环境。
分布范围
这种植物主要分布于新疆南部和西藏自治区西部地区。除此之外,在克什米尔也有分布,显示出其对寒冷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