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冲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八寨镇东部,是八寨镇的蔬菜、烤烟种植基地。该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 200 户通自来水,有 0 户饮用井水,有 354 户通电,有 150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300 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50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354 户。该进村道路为 水泥或塘石路;距离最近的车站 1.5 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 1..5 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 0 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5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 亩。该村到2013年底,有 100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254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村情概况
母子冲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八寨镇东部,距离镇政府驻地3公里,与八寨、芦差塘、马主三个村委会相连。该村辖10个自然村,全村共335户,1403人。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 1437 亩(其中:田 255.8 亩,地 1181.2 亩),人均耕地 1.05 亩,主要种植 玉米,水稻,小麦 等作物;拥有林地 450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 9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01 亩,主要种植 核桃,李子,桃子,梨 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 00 亩。
农村经济
村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413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240 万元,畜牧业收入 60 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57 头,肉牛 50 头,肉羊 52 头);林业收入 23 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 5 万元,工资性收入 7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900 元,农民收入以 畜牧业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15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26 人,在省内务工 15 人,到省外务工 11 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 农业 ,主要销售往 本县。2013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 万元,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 经济 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 354 户,共乡村人口 1424 人,其中男性 730 人,女性 694 人。其中农业人口 1324 人,劳动力 913 人。到2013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283 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1000 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农村合作医疗,距离村委会卫生所 1.5 公里,距离镇卫生院 1.5 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 79 户。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3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302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 305 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 亩。{$是否建立一事一议制度$}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 900 个(劳均 9 个)。年末集体总收入万元,有固定资产 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 农村财务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 八寨镇中心 小学,中学生就读到 马关县第二 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 1.5 公里,距离中学 1.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 人,中学生人。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 0 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5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 亩。该村到2013年底,有 100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254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 5 个,党员总数 48 人,党员中男党员 38 人,女党员 10 人。团员 人
发展重点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成为主要制约因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均基础设施增长缓慢。由于投入不足,缺少统筹规划,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绝大部分村没有排水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整体落后。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落后,市场意识淡薄,劳动致富能力不强,与现代生产生活不相适应。村级规划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结合村情实际,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高点起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特色农业,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快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进一步加快养殖业、烤烟、药材等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与农户建立合理分配机制,约束机制,真正实现“农业生产大发展”和农民收入大提高的目标。改善农村人文生态和居住环境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健全完善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硬件设施。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争取资金和项目,引导村民按规划集中建房,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精神文明建设。认真抓好村风文明建设认真抓好适龄儿童教育,农村卫生医疗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健全农村保障体系及改善民生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贫困户的付出力度,多方面扶持和帮助贫困群众开展生产,转移就业,增加收入,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切实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继续推进平安建设。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农民法制教育。引导农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重视解决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的实际困难,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教育、安全等环境。弘扬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社会新风尚,形成和谐社会人人共建的局面。
参考资料http://http://www.dadipedia.com/point/display/id/53788.http:.2019-07-10
农村经济.-.2016-03-04
村务公开.-.2016-03-04
基层组织.-.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