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璇,男,199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系。先后担任羊城晚报要闻部编辑,教科文部记者、副主任,现任羊城晚报编委、政文新闻中心主任。2013年11月,孙璇兼任新快报社总编辑。
个人经历
孙璇,1998年4月,孙璇任羊城晚报教科文部记者。按照部门分派的工作,他负责一条当时“最寂寞”的“冷线”——环保线。初任记者,不甘平庸,废寝忘食、不断尝试扩大环保线的外延。不到一年,他将这条“冷线”经营得热火朝天,多篇作品获得国家及省市奖励。2004年,广东省聘认首批环保监督员,因报道成绩突出,孙璇与省内15名权威专家、学者一道,获得推荐并通过审查,从时任副省长许德立手中接过了聘书。现任羊城晚报编委、政文新闻中心主任。2013年11月,孙璇兼任新快报社总编辑。
人物事迹
2003年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肆虐广东,紧急关头,省委宣传部从中央驻穗媒体及省市媒体抽调多名记者组成抗非报道小组,孙璇任第一小组组长,在全省军民抗非最紧张的那段时间,孙璇以极大的新闻热情与职业使命,采访接收非典患者的医院,与兄弟同行一道捕捉题材、组织稿件,充分反映广东的防非、抗非经验。他还跟报社同事一起数次深入非典病房,采访非典患者、一线医务人员及科研工作者,将广东省抗非成果见诸报端,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因在抗非报道中作出了一定成绩,2003年6月,孙璇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先进个人二等奖”,被省委、省人民政府记三等功。
孙璇对工作充满热情,对采访对象——普通劳动者充满感情。2000年10月,为了最真实地体验广州市环卫工人的辛劳与奉献,他未与任何部门打招呼,以一名打工仔的身份,应聘为一名真正的环卫工。在从事环卫工作的几天里,他与环卫工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睡在海珠区一座公厕上面的宿舍里;在荔湾区的公厕里掏出并用手推车运输过上千斤粪便;在海珠区保洁过厕所,扫过马路、手捧过成堆难以用工具打扫的食余垃圾;在洒水车队漏夜见习过跟车撒水;在水上环卫队打捞过江面漂浮的死畜、死禽。他此次体验的首要目的不是报道,而是真正了解采访对象,加深与他们的感情,同时教育自己,增强职业使命。这次体验,让他与许多环卫工兄弟结下了深情厚谊。体验结束后,他的感情喷薄而出,凭着记忆迅速写成《记者悄悄当了两天环卫工》、《环卫工,你让我如此感动》等系列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广州市万名环卫工人更是感动,他们选出多位代表,与市环卫局负责人一道,将锦旗与“理解万岁”的感谢信送到了报社负责人手中。
参考资料
文字资料.www.gdcyl.org.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