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徐愫

徐愫,女,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生活质量论》等个人专著和论文。开设和承担的课程主要有人口社会学、人口经济学、社会统计学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等。

人物简介

徐愫,女,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学、社会统计学和社会工作

研究方向

1、人口社会学;2、社会统计学;3、婚姻与家庭问题研究。

科研成果

主持完成和承接的科研项目

1、农村人口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调查与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93~1996,主持人;

2、城市人口控制新问题及对策研究,国家教育部,1996~1999,主持人;

3、苏南地区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前景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997~2000,主持人;

4、江苏省各地区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江苏省人口学会,1997~2000,主持人;

5、苏南地区的人口与社会变迁,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999~2001,主持人;

6、当代中国生育率转变与生育政策研究,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2003~2006,主持人;

7、保险在城建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南京市建委,2004~2005,主持人。

学术访问与国际会议

1、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1999年10月,香港;

2、福特基金会“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2001年9~12月,香港;

3、“日中韩社会保障国际研讨会”,日本福祉大学,2004年3月,名古屋市

4、“第二届国际青年增权会议”,香港城市大学,2006年6月,香港;

5、“东亚社会福利研讨会”,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7年3月,南京;

6、“日中社会福利国际研讨会”,日本福祉大学,2007年11月,名古屋;

7、“亚洲妇女、亚洲妇女学国际研讨会”,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2007年11月,南京。

论文著作

A、个人著作:

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副主编,35万字,北京:高教社,2011年版;

2.《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个人专著u,20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生活质量论》,个人专著,22万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B、参编著作:

1.张肖敏主编《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中国人口与发展》中“稳定低生育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陈刚主编《南京市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南京市人口的生育水平与人口控制问题研究”、“南京市城市居民的居住质量研究”,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

3.张肖敏主编《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江苏人口与发展》中“南京市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朱力等编著《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中“公共关系调查”,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王世军主编《亲情与爱情——家庭关系》之副主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于跃敏等主编《杭州创业文化研究》中“创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杭州:西印社出版社,2004年版;

7.田学原等编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中“从家庭规模变化看未来养老问题”,长春市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童星主编《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中“生活方式与时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邬沧平等主编《中国经济开发区外来人口研究》中“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外来人口研究”,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冯立天主编《中国人口生活质量再研究》中“苏南小城镇人口生活质量”,北京:高教社,1996年版;

11.林富德等主编《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理论研究的历史考察”、“苏南小城镇人口、经济与环境关系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张纯元主编《消除贫困的人口对策研究》中“缓解人口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3.冯唐等主编《当代社会科学大辞典》中人口学与社会学的72条辞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14.张纯元主编《脱贫致富的人口对策》(第三集)中“六安县农民生育观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版;

15.林富德等主编《中国农村人口发展新格局》中“江苏省江阴县的人口与发展”,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3年版;

16.张纯元主编《脱贫致富的人口对策》(第二集)中“六安县人口结构与脱贫致富关系研究”、“发展中的六安县劳务输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7.彭希哲主编《中国农村人口问题——挑战与机会》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出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18.冯立天主编《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中“百户农民生活质量调查与分析”,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9.潘纪一等主编《人口素质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劳动寿命与劳动参与的素质内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0.张纯元主编《中国贫困地区人口经济国情资料》中“安徽省六安县基本情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2年版;

21.邬沧萍主编《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趋缓和回流的思考”,沈阳市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2.潘纪一主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素质》中“农村人口智力投资效益的偏差及其弥合”,上海市百家出版社,1990年版;

23.袁传荣等主编《公共关系学新论》中“政府公共关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4.张彦等编著《社会统计学》中“时间数列”、“统计指数”、“相关与回归分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5.马淑鸾主编《经济改革中的小城镇人口问题》中“经济改革中的小城镇人口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C、主要学术论文

1.“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福利需求与前景”,长春市:《人口学刊》2011年第2期;

2.“社会福利视野下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问题”,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生育关怀行动若干问题思考”,北京:《人口与发展》2010年第4期;

4.“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因素——妥善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南京:《人口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3期;

5.“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南京:《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2010年第2期;

6.“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南京:《河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7.“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北京:《中国人口报》2009年10月19日;

8.“稳定低生育水平 构建和谐社会”,南京:《人口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4期;

9.“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教育问题的尝试——以宿迁市寄宿学校为例”,南京:《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0.“南京市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研究”,南京:《人口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

11.“饮用水安全鸣响警钟”,北京:《中国国情国力》2006年第8期;

12.“统计不再‘失衡”,上海市:《社会科学报》2004年10月28日;

13.“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2期;

14.“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政策取向”,南京:《江苏改革》2000年第8期;

15.“现阶段我国养老模式改革议”,南京:《江苏改革》2000年第4期;

16.“我国农村生育率进一步下降的政策选择”,南京:《人口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4期;

17.“人口老化与可持续发展”,南京:《人口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4期;

18.“我国农村生育率转变道路研究”,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19.“外来人口与苏南农村的社会稳定”,南京:《人口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1期;

20.“江苏省人口发展前景预测”,南京:《人口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3期;

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发展前景”,北京:《中国少数民族人口》1996年第1期;

22.“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南京:《人口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1期;

23.“生育率下降与人口老化”,南京:《人口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3期;

24.“苏南农村社区发展与生育率转变”,南京:《人口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1期;

25.“苏南小城镇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北京:《人口研究》1994年增刊;

26.“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石家庄市:《人口战线》1994年第3期;

27.“建立跨地区协作、管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北京:《中国人口报》1994年6月13日;

28.“经济开发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经济发展效应”,南京:《人口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1期;

29.“苏南模式与我国人口控制前景”,北京:《人口研究》1993年增刊;

30.“通过经济调控推进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兰州市:《西北人口》1993年第2期;

31.“镇江市郊区农民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南京:《人口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1期;

32.“从经济措施着手抓好贫困地区的生育管理”,石家庄市:《人口战线》1992年第3期;

33.“试析我国人口控制中的城市化因素”,南京:《人口理论与实践》1992年第2期;

34.“非农化进程与农村社会稳定”,天津市:《社会学与现代化》1991年第3期;

3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出路”,西安市:《人口观察与评论》1991年第1期;

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教育与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关系”,南京:《人口理论与实践》1988年第2期;

37.“影响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通径分析”,南京,《人口理论与实践》1987年第3期;

38.“印度的城市化”,上海市:《人口信息》1987年第3期。

学术访问与国际会议

1.中美MSW教育合作项目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苏皖片区中心年会,2012年12月,南京;

2.第五届华人社会社会工作研讨会“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实务发展”,南京大学,2011年10月,南京;

3.华人社会福利政策比较研讨会,香港中文大学,2010年12月,香港;

4.2010年两岸社会福利学术研讨会“人口高龄化与养老服务”,南京大学,2010年6月,南京;

5.“亚洲妇女、亚洲妇女学国际研讨会”,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11月,南京;

6.“日中社会福利国际研讨会”,日本福祉大学,2007年11月,名古屋市

7.“东亚社会福利研讨会”,南京大学,2007年3月,南京;

8.“第二届国际青年增权会议“,香港城市大学,2006年6月,香港;

9.“日中韩社会保障国际研讨会“,日本福祉大学,2004年3月,名古屋;

10.福特基金会“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2001年9~12月,香港;

11.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1999年10月,香港。

获奖情况

1.2012年南京大学“石林”奖教金;

2.2012年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江苏省统计学会优秀论文奖;

3.1998~1999年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奖教金;

4.1998年获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社会学三等奖

5.1997~1998年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奖教金

6.1996年获南京大学奖教金三等奖

7.1994年获首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8.1994年获南京大学奖教金三等奖

9.1994年获南京大学樱松奖学金三等奖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