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军,教授,男,1961年7月出生。理学博士,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终身会员,中国构造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波浪镶嵌构造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文读书评审专家。长安大学教学名师、优秀教师。
人物经历
1979~1983年:在西安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本科学习,获工学学士。
1992~1995年:在西安地质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1~2005年:在长安大学地球探测信息专业方向攻读在职博士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3~1996年,在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和兰州地质矿产勘查院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项目负责、副总工、副院长和大队长。1993年晋升区域地质矿产地质高级工程师。2000~2003年,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
1.构造地质学学科,方向:①造山带地质;②构造与成矿;③盆山构造与资源
2.地球化学学科,方向:岩石地球化学
3.矿物岩石矿床学学科,方向:①火成岩成因;②沉积盆地分析;③区域成矿学
主要贡献
近20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原地质矿产部科技项目、国土资源部科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等20多项,其中“西秦岭造山带的建造与地质演化”评为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发现了甘肃天水柴家庄中型金矿床和甘肃西和县葫麻地小型金矿床和新疆巩留库勒萨依矿床,为地方经济有重要贡献,获得国土资源部地质科技成果奖1项、地质找矿奖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奖等2项。
获长安大学2002、2004、2005年奖教学优秀奖和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在岩石学报、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地质与勘探、地质地球化学、矿床地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长安大学学报、地质通报等刊物发表科学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出版高等学校教材《国土资源调查方法》和《国土资源调查方法实习指导书》2部。
主要论文
参考资料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长安大学.2024-08-09
李永军.中国知网.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