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重庆市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

重庆市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成立于2000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选育、示范推广以及病毒检测工作的综合性生物技术平台。2020你那6月15日下午,重庆市科技局战略规划处王伟处长、高新技术处许志鹏处长、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处杨立功处长、重庆市科技局基础研究处冯光鑫处长、农村科技处卞雨昕处长一行在渝北区政府、渝北区科技局、临空农业公司领导陪同下调研了重庆市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

研究领域

该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估、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培育、分子生物学病毒检测、细胞生物学等多个方面。此外,中心还开展了技术培训、成果产业化应用以及加工技术的研发活动。

设施条件

重庆市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占地25亩,拥有组培大楼2900平方米,以及5500平方米的工厂化网室和保温大棚。中心具备年产原原种及脱毒种苗1000万粒(苗)的能力,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重庆市内14个马铃薯主产区县和近郊蔬菜基地,同时辐射至中国西南地区的其他区域。脱毒种薯已经辐射周边14个马铃薯主产区,累计推广面积300万亩以上。

社会效益

马铃薯作为重庆市三峡库区武陵山区约500万农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也是该市的一大特色农业产业。然而,病毒病导致的种性退化一直是制约当地马铃薯生产的瓶颈问题。重庆市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成立后,通过采用脱毒、快繁、分子生物等核心关键技术,建立了完整的脱毒种薯繁育供应体系,有效提高了马铃薯的单产,推动了渝东北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民的脱贫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全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目前,重庆市已形成了以食用型、加工型、菜用型为主的品种专业化格局,并积极开发稻草覆盖秋马铃薯,以此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民收入。随着马铃薯产业的迅速发展,多家加工企业相继投入资金,建立起了乙醇加工厂、淀粉加工厂以及大量的粉丝、粉皮加工作坊,还有多个薯条薯片加工企业在建设中,产业化发展格局逐渐成型。

国际合作

重庆市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与国际马铃薯中心、比利时荷兰、中国农科院等国内外薯类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技术交流合作。在马铃薯致病疫霉预警系统、病毒病与青枯病分子生物学检测等领域,中心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参考资料

重庆市科技局专家现场调研薯类脱毒中心.重庆市科技局专家现场调研薯类脱毒中心.2024-11-04

重庆巫溪:小小马铃薯做成乡村振兴“大产业”.新华网.2024-11-04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