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长江公路大桥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Yichang Yangtze River Bridge),是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连接枝城市猇亭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上海市重庆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50)的重要构成部分。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于1997年12月30日动工兴建;2000年11月30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大桥全线贯通;于2001年9月19日通车运营。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西起岳阳市—宜昌高速公路(鄂高速S88),上跨长江水道,东至桥北互通;线路全长6074.948米,主桥长1206米;桥面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

建设历程

2001年9月19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通车运营。

1995年2月15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交通部(交计发[1995]101号文)批准立项。

1997年12月30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动工兴建。

2000年2月28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进行上部钢结构安装工程;8月22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完成208根主缆架设工作;11月30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大桥全线贯通。

2001年9月14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通过湖北省计划委员会、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交工验收;9月19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通车运营。

2004年12月3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组织的竣工验收。 

2016年10月4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进行桥北收费站改扩建工程。 

2017年6月1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完成桥北收费站改扩建工程。

2021年11月19日,经过15个小时的连续施工,宜昌市长江大桥进行上游侧960米长的半幅桥面,一次性铺装了万余平方米超高性能混凝土。

2021年12月4日,经过120天的紧张施工,投资1亿元的宜昌长江公路大桥钢箱梁维修加固工程成功完成施工,G50高速全面恢复交通。

桥梁位置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连接枝城市和亭区,地处长江宜昌河段的猇亭虎牙滩,距宜昌市中心约10千米;该桥西起上海市重庆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50)与岳阳—宜昌高速公路(鄂高速S88)立交枢纽,上跨长江水道,东至桥北互通,接猇亭大道;途经该桥线路为上海—重庆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50)。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整体布局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分别有由主桥、两座桥塔、索缆、锚、引桥及各立交匝道组成;主桥路段呈西南至东北方向布置。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呈西南至东北方向布置。

设计特点

设计参数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线路全长6074.948米,主桥长1206米,其中主跨长960米;主梁结构全宽30.0米,中心梁高3米,高宽比为1:10;顶板宽22米,上斜腹板水平宽1.2米,悬臂人行道宽2.8米;顶板及上斜腹板厚12毫米,行车道U型加劲肋中心间距0.59米,板厚6毫米,底板及下斜腹板板厚10毫米;加劲梁横隔板间距4.02米,无吊索处板厚10毫米,有吊杆处板厚12毫米。南塔承台以上高142.227米,北塔承台以上塔高112.415米。主缆共计104束钢丝,直径为127毫米,标准强度为1600兆帕。锚碇结构最大长度65米,宽39米,前缘高42米,后部高22.8米;每一锚碇混凝土量为42584立方米。 

设备设施

监控测速

截至2014年3月,宜昌长江公路大桥装设有固定测速点,对桥面来往车辆进行测速记录。 

灯光照明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装设有桥面路灯、观景灯等照明设施。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夜景

运营情况

票价票制

据2014年8月天门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显示,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收费如下:

通行事项

截至2014年3月,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对大型车辆、小型车辆统一限速60千米/小时。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侧瞰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的新技术应用与科技创新为:

1、根据建设条件,采用一跨过江的悬索桥方案,实现了工程与周围景观的协调,对环境、通航和防洪等影响最小,被国家环保总局推荐为国家环保“100个最佳工程”;

2、“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综合防裂技术”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保证锚碇近10万方混凝土未出现裂缝;

3、一套双层SMA钢桥面铺装技术的应用,经通车三年半实践检验,质量完好;

4、优选钢箱梁断面,设计首次采用鱼鳍形钢箱梁断面,改善结构受力及气动性能;首次采用增设横向矮肋设计,减少荷载作用下桥面的变形;

5、中国国内首次采用ATR技术和差分三角方程差分测量等技术进行施工控制,使主缆、主梁定位精度达国际水平;

6、在吊索锚箱、锚碇深基坑、钢箱梁、索塔、主缆架设等设计和施工中都有技术进步;

7、管理科学、精细、有所创新,保证了工程质量,单位工程优良率达到100%。 

获得荣誉

科技创新

建桥之中,建设者始终把科研攻关、科技创新和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贯穿于设计、施工和管理全过程,向科技要质量,向科技要效益,在特大型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攻关方面取得了20多项成果,获得部、省多项奖励,创直接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

如南岸锚碇开挖深达80余米,当时号称“华中地区第一坑”。按原定设计方案需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防护治理,技术人员及建设者改用棚架护壁法整治,节省投资2000余万元。通过吸收采纳国外先进技术,改大桥钢箱梁矩形设计为鱼鳍式扁平设计,节省投资2600万元。

特种技术

若干个特种技术在国内的首次运用,体现了大桥的建造难度:首次对悬索桥钢箱梁顶板进行加矮肋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荷载作用下桥面板的变形;首次采用外置式吊索锚箱结构,提高了结构受力性能,改善了施工及养护条件;首次采用结构仿真分析对悬索桥各主要结构部分进行全面的模拟分析计算,科学地验证了结构安全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首次在“地区气候极端高温43.9摄氏度,极端低温-14.6摄氏度,温差达到近60摄氏度”这样严酷气候条件下,在大跨度悬索桥钢桥面铺装中成功地采用厚7厘米的双层SMA钢桥面铺装技术,杜绝桥面因钢板与沥青混凝土粘连不好而出现“搓板路”现象。

桥梁建筑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全长1188米,主桥净跨960米,桥梁全宽30米(含人行道),桥头接线约5公里,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桥面高程为83.24米,最高通航水位为52.18米,桥型采用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单孔净跨长度为目前国内同类桥型第三(包括香港青马大桥);全线设有安全、通讯、监控、供电、服务等设施,并配备景观和交通照明工程,总投资8.95亿元。

重要意义

宜昌市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公路网主骨架上海-重庆高速公路主干线在湖北境内跨越长江的一座特大型悬索桥,是交通部和湖北省“九五”交通重点工程,也是宜昌主城区跨越长江南北的重要通道。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对于加快沪渝国道主干线的建设步伐,改善国家公路网主骨架的“瓶颈”制约状况,服务三峡大坝,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一次性为960米主桥铺装“金钟罩”,宜昌长江大桥桥面改造即将完工.今日头条 极目新闻.2021-11-19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成功实施加固全面恢复交通.今日头条 晨长沙.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