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三明,1932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密山市,朝鲜族,中共党员,一级作曲家。他曾任延边歌舞团创编室主任、艺术委员会主任、延边艺术学校作曲教研室主任等职,并担任多个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崔三明的艺术生涯始于1947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松江鲁迅文工团,1955年至1959年间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立大学作曲系深造。他的作品以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而闻名,对艺术教育也做出了贡献,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
人物经历
崔三明自幼热爱音乐,1947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松江鲁迅文工团,开始接受音乐熏陶。1949年再次加入该团体,继续其音乐之旅。此后,崔三明正式开启了其专业的作曲生涯,在长达五十年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他不仅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作曲风格,还培养了十多位艺术学校的副院长、教授、副教授以及讲师。
主要作品
崔三明的主要作品包括交响诗《海兰江》《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交声曲《长白山颂》等多部大型作品;影视话剧音乐如《初春》《阿里郎》《沈清传》等;以及二十集电视连续剧《芦花》、十二集电视连续剧《朱德海》、电视专题片《魂去来兮》等十余部影视作品。此外,他还创作了舞曲《看水员》《红梅颂》等20余部,艺术歌曲《摘苹果梨的姑娘》《沿江千里》《山间小径》等500余首。崔三明的作品集《山间小径》《崔三明作曲集》等也广受好评。
荣誉奖项
崔三明在其艺术生涯中获得了众多荣誉和奖项。他的舞曲《看水员》获得文化部一等奖;歌剧《阿里郎》在第二届全国歌剧观摩演出中获得唯一优秀奖,并荣获文化部第一届文化大奖。其他获奖作品还包括歌曲《祖国怀抱多温暖》,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团结歌曲三等奖;伽耶琴弹唱《啊!长白山延边的骄傲》,获得全国少数民族会演优秀作品奖;歌曲《山间小径》,获得全国少数民族会演优秀奖;大合唱《祖国恋》《女人的心是港口》,获得吉林省创作一等奖;歌曲《呼啦啦》,获得吉林省文化厅一等奖;电视剧《蒲公英》,获得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三等奖并获东北三省电视剧金虎奖佳作奖。儿童舞剧《若夫的下场》、舞曲《快乐的节日》,获得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朝鲜族少年儿童艺术音乐创作优秀奖;《崔三明作曲集》获得东北三省朝鲜文图书二等奖。1999年12月25日,崔三明获得吉林世纪艺术金奖。他在艺术创作中多次获得省级、州级奖励,并被授予吉林省文化厅记大功一次。
参考资料
崔三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4-08-19
为音乐而生 为艺术而活.延边网.2024-08-19
中国朝鲜族交响音乐作品选集》.中音在线.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