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圩镇

白圩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上林县东南部,东邻宾阳县邹圩镇,南连巷贤镇,西接澄泰乡,北靠三里镇来宾市兴宾区。截至2020年11月1日,白圩镇常住人口为50299人,行政区域面积为234.86平方千米。白圩镇入选2018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白圩镇辖2个社区、1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白圩。白圩镇有工业企业31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5个。白圩镇交通便捷,宾上二级公路和宾上忻省道在这里交汇,距离南宁市中心110公里,距离宾阳县25公里,距湘桂线黎塘火车站56公里。

历史沿革

1935年,荣富、繁富两乡合并设白圩乡

1949年,设上林县第三区。

1953年,第三区改为白圩区。

1958年,白圩区改设为白圩公社。

1969年,白圩公社析置澄泰公社。

1984年,白圩公社撤销,分设白圩镇、覃排乡

2005年5月,白圩镇并覃排乡入。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白圩镇地处上林县东南部,东邻宾阳县邹圩镇,南连巷贤镇,西接澄泰乡,北靠三里镇来宾市兴宾区。白圩镇行政区域面积234.8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白圩镇地处半丘陵半平原地区,东南部有仙山脉南段,有海拔577米的妹子山,西为海拔316米高程的凤凰山脉,中部和南部为丘陵平原地带。

气候特征

白圩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春和夏热、秋爽,冬寒短促。冬天一般温度都在8℃~18℃之间,一年中最冷时温度为3℃~6℃,年平均气温20.9℃,年平均降水量1496.5毫米。

水文

白圩镇有上林县两大水系清水河和沙江河汇集,其中清水河从北到南横贯全镇,流程42千米,沙江河又称狮螺河流程27千米。

自然灾害

白圩镇因地处县境低洼地段,除兰干河外,县境中95%河水均汇集清水河县和沙江河下游,因而常发生水、旱灾害,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在2011年9月30日至10月6日,白圩镇受台风”台风纳沙“影响,下特大暴雨,受灾极其严重,受灾人口32805人,全镇共倒塌房屋26间,其中居民住房23间;”纳沙“台风造成白圩镇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达895.2万元,其中农业损失折合人民币835.9万元。

区位优势

白圩镇距离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10公里,距离宾阳县25公里,距湘桂线黎塘火车站56公里,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是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全匡重点建设的204个集镇之一。全镇土地总面积1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51743,水田39l14亩,旱地12629亩。全镇辖13个村(居)委会和1个工业园区,106个自然村屯,306个村民小组。

自然资源

白圩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产资源主要有锰、铁、煤。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白圩镇辖繁荣、覃排2个居民委员会,高长、覃黄、朝韦、蓬寨、龙宝、文岭、长岭、长岗、狮螺、陆永、石塘、玉峰、登山、龙楼、大浪、爱长、赵坐17个村民委员会,下设436个村(居)民小组。共有198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白圩镇辖2个社区、1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白圩。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白圩镇辖区总人口8181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803人。总人口中,男性42914人,占52.5%;女性38902人,占47.5%;18岁以下1.2045人,占14.72%;18~35岁2.8577万人,占34.93%;35~60岁2.86万人,占34.96%;60岁以上1.2594万人,占15.39%.其中,80岁以上1362人,占1.66%,100岁及以上5人,每10万人口有百岁以上老人6.1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10.39‰,人口死亡率2.7‰,人口自然增长率7.69‰。

截至2018年末,白圩镇户籍人口84522人。

2021年7月1日,上林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白圩镇常住人口为5029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末,白圩镇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三家金融机构的4个营业部;境内金融机构(不含邮政储蓄银行)各类存款余额22027.7万元,比上年增长15.42%;各项贷款余额10663.7万元,比上年增长17.04%。

2018年,白圩镇有工业企业31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5个。

农村劳动力22972人;年末有耕地面积61877亩(人均1.24亩),其中水田46461亩;全镇农林牧渔总产值1129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2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41元,比上年增长41.8%。

农业

2011年末,白圩镇耕地面积7.8750万亩,人均0.96亩,主种水稻、甘蔗。是国家级优质谷农业标准示范区,2011年,特产优质米8万吨,入厂原料蔗9.8万吨;水面2万亩,网箱养鱼2300箱,成鱼800万斤;虾塘1100亩,2011年,产生小龙虾2.7万千克,境内林业资源丰富,商品林2.88万亩,公益林8.52万亩,森林覆盖率28.2%。2011年,林木蓄积量21068立方米,出材量17081立方米。

工业

2011年末,白圩镇形成以制砖、食品加工、木材锯片加工、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末,企业25家。

商业

2011年末,白圩镇有商业网点1199家,职工4790人;城乡集市贸易市场3处,是白圩、巷贤镇、澄泰及宾阳县4个镇农副产品集散地,市场繁荣,特别是特产的优质米,销往南宁市柳州市广东省等地。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白圩镇有幼儿园17所,在园幼儿1855人,专住教师133人;小学19所,在校生6017人,专任教师42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3所,在校生3951人,专任教师24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白圩镇有文化站1个;文化艺术团体5个,人员68人,年演出30场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2011年末,白圩镇有学校体育场10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0.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白圩镇有医疗机构1个,门诊部2个,病床55个,每万人拥有病床6.7个;固定资产总值555.3万元。专业技术人员81人,其中执业医师9人,助理医师19人;注册护士30人,其中主管护师5人,护师2人。2011年,完成诊疗26203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2135人,参合率.92.8%。

体育事业

2011年末,白圩镇有学校体育场10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0.5%。

社会保障

2011年末,白圩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3936户,人数5388人,支出1017930元,月人均189元;医疗救助219人,救助金额538400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3927人,支出11781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292户,人数47472人,支出3326754元,月人均收入70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74010元。敬老院2家,床位38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8人。全年接受社会捐款9.6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1298人,参保率58.04%。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白圩镇有邮政所1处。电信服务网点2个,移动、固定电话、互联网通信快捷,境内通信全覆盖。

基础设施

排水管

2011年末,白圩镇建有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200万方,自来水普及率93%。

社区建设

白圩镇集镇在繁荣居委会的区域中心,集镇规划区2.7平方公里,现人口1.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881万人,占55.1%;农业人口0.458万人,占28.6%;暂住人口0.312万人,占19.5%。长期以来,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文明集镇建设,城市化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1986—1988年在全南宁地区率先完成旧城区的改造;1989年获得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村镇建设文明集城”的称号;1992—1995年实行集镇西部的石头塘312亩开发区建设,累计投资5400万元,上交财政税金236万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区建设厅和南地建设委员会多次评为村镇建设模范单位、集镇建设先进镇。1999—2001年该镇投资150万元,进行菜市场街道、政府路硬化和镇政府大院硬化、美化、绿化,镇容镇貌得到改观。2001—2002年镇政府委托自治区城市规划设计院和县设计室对该集镇进行总体规划修编和城西开发详细规划,为该镇城市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镇党委政府善于抓住机遇,以创建全区文明集镇为契机,加快城镇开发,以此拉动本镇经济增长。并依托二级公路和上林工业园区,做好白圩集镇南区开发,扩大集镇规模,完善功能,改善投资环境。

交通

白圩镇境内有209省道、499县道、万白公路过境。

文化

名称来历

白圩镇因纪念一位于此地行医的宾阳县白姓大夫而得名。

旅游

景点

(一)不孤村

不孤村位于上林县白圩镇,长久以来以重教崇学闻名内外。村中“不孤书院”遗址可追溯至明朝。

2008年,全村人口390人,建国以来至2008年,全村已有180多人考进大中专院校读书,被誉为“岭南状元村”。该村自1988年以来连续十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双文明村,1998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多年来,不孤村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人以及日本泰国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参观。加上该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不孤村又称“状元村”。位于广西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福州—昆明公路)转上林至宾阳二级公路至白圩,沿白圩至覃排公路可达。距南宁市110千米。是人文风景旅游区。该村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二)智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白圩镇爱长村。智城是唐朝澄州刺史韦厥隐居地建筑。以陡峭的石灰岩山体为城垣,在山谷中构筑城防,利用山谷走向分布设内、外城。城外有池塘与大清河相通,结构独特。内城面积1.133万平方米,外城5.133万平方米。唐仪凤二年(677年)在外城墙东端内侧崖壁上刻《韦敬辨智城碑》(简称《智城碑》)。每年为纪念韦厥公而举行的“万寿节”吸引数万游客参与。

(三)毛塘湿地

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却是众多影友的挚爱之地。四周山形奇幻,中央一方清水池塘顿添几分秀美,池塘边却有形状大小各异的山石散布,拍风光、人像都合适。

幸运的话还能看到苍鹭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它们时而展翅高飞,时而在水中觅虾。阳光下,碧水蓝天和苍鹭构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获得荣誉

当年获地区党委、行署授予“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的光荣称号。高长不孤村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小康文明示范村”的荣誉称号。

2021年10月,上林县白圩镇人民政府入选2016-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法治建设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

参考资料

上林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上林县人民政府.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