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胺是目前我国在水稻上推荐使用的一种杀菌剂。为评价它在稻田生态系统的行为,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稻瘟酰胺及其制剂在稻田中使用后在稻田水、稻田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残留降解情况及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
使用方法
稻瘟酰胺属苯氧酰胺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主要是抑制小柱孢脱氢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稻瘟病菌黑色素形成。具有良好内吸性和卓越的特效性,施药后对新展开的叶片也有很好效果,施药40天仍能抑制病斑上孢子的脱落和飞散,从而避免了二次感染。产品为20%悬浮剂。
在抽穗前5-30天,收获前14天停止施药。另据报道,在国外尚有颗粒剂供撒施。
防治稻瘟病,在抽穗前5~30天,亩用制剂35~65毫升,对水喷雾。收获前14天停止施药。另据报道,在国外尚有颗粒剂供撒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