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星蕨(学名:Microsorum superficiale)也称褐叶星蕨,为水龙骨科鳞果星蕨属下的一个植物种。
形态特征
表面星蕨是一种攀缘植物。其根状茎略成扁平形,疏生鳞片;鳞片淡棕褐色,阔披针形,顶端长渐尖,基部卵圆形,边缘有疏齿,粗筛孔状。叶远生,相距约3厘米;叶柄长2-14厘米,两侧有狭翅,基部疏生鳞片;叶片披针形至狭长披针形,长10一35厘米,宽1.5-6.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急变狭成楔形并下延于叶柄两侧形成翅,叶缘全缘或略呈波状;主脉两面明显,侧脉不明显,小脉网状,网眼内有分叉的内藏小脉;叶厚纸质,两面光滑。孢子囊群圆形,小而密,散生于叶片下面中脉与叶片之间,呈不整齐的多行。孢子豆形,周壁具不规则褶皱。
生长环境
表面星生长于海拔200-2000米的林中、树干上或附生于岩石上。
分布范围
表面星蕨产自于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湖北、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等省区。日本和越南也有分布。
相关类群
江南星蕨 Microsorum fortunei (T. Moore) Ching。
羽裂星蕨 Microsorum insigne (Blume) Copel。
膜叶星蕨 Microsorum membranaceum (D. Don) Ching。
有翅星蕨 Microsorum pteropus (Blume) Copel。
星蕨 Microsorum punctatum (L.) Copel。
网脉星蕨 Microsorum reticulatum Ching ex L. Shi。
广叶星蕨 Microsorum steerei (Harr.) Ching。
显脉星蕨 Microsorum zippelii (Blume) 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