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刘艳华

刘艳华,中国籍,汉族,出生于1974年2月14日,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91.09—1995.07吉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 本科

1995.09—1998.07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 硕士

2001.09—2005.07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 博士

工作经历

1998.07—2000.09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助教

2000.09——2006.09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讲师

2006.09——至今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副教授

研究方向

热分析动力学。

主要贡献

1.纳米TiO2/硅灰石复合二氧化钛的研究

采用化学粉碎法对硅灰石进行粉碎,使其被覆后达到钛白粉最佳使用的粒径范围;采用特殊的前期活化处理方法,使反应物均匀分散在硅灰石表面,为钛硅之间的牢固结合和均匀包覆提供了必要条件;制备纳米TiO2/硅灰石复合体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素及性能的系统研究,确定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完善了工艺路线,为进一步的工业性放大试验提供了可靠依据。将硅灰石表面经细微调整,并通过引入晶核,在低温下得到纳米金红石型TiO2/硅灰石复合体,此复合体的制备属首创。扫描电镜检测表明,复合体粒度均匀,约0.20.4m,与TiO2颜料的最佳粒径相符合,且此TiO2/硅灰石复合体白度好;进一步由透射电镜观察,硅灰石表层TiO2粒度只有34nm,且分散均匀。因此纳米TiO2/硅灰石复合体既具有良好的颜料性能,又能发挥纳米TiO2的特殊性质,从而实现了性能的优化组合。

2.纳米材料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通过对纳米功能材料热化学动力学分析可更加深入地了解纳米材料合成的过程和机制,建立动力学方程,或预测低温下的反应速率。借助动力学方程,可以定量描述反应过程,确定动力学参数,并按方程的适用条件合理设计实验。在某一定条件下材料热分解的反应速度是和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老化寿命密切相关的,因此可通过材料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来估算材料潜在的不稳定性和老化寿命。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承担项目或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 项目或课题负责人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1 纳米复合钛白中试研究 20020336 吉林省科技厅 项目负责人 2002-2004 15.0

2 常压低温液相原位人造金红石二氧化钛 吉林省科技厅 第二完成人 2000-2003 8.0

3 纳米二氧化硅制备及稻壳综合利用 吉林省科技厅 第四完成人 2000-2004 20.0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