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男,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溥渊未来技术学院脑健康与脑技术中心主任。
1996年6月,李卫东到中日友好医院担任实习医师。1997年,李卫东考入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院神经可塑性学系,并于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5月,李卫东出任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院神经可塑性学系非常勤讲师。次年,他以博士后身份加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作。2006年,李卫东成为美国国家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研究联盟(NARSAD)Daniel X. Freedman的研究员。2007年5月,李卫东担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生物学系助理研究员。2009年4月,李卫东担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特别研究员、院长助理。2013年12月,李卫东成为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2016年,李卫东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推动“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才交流与科学合作。2018年起,他连续三届作为学术顾问和青年科学家论坛秘书长参与组织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2021年4月,李卫东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23年3月,李卫东出任溥渊未来技术学院脑健康与脑技术中心主任。此外,李卫东还兼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遗传发育与精神神经疾病)课题组长、分子与细胞认知学会(MCCS)理事、亚洲分会(MCCS-Asia) 秘书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学习记忆基础与临床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等职。
李卫东主要从事学习记忆、认知障碍、抑郁症等机制研究,以及脑机接口、脑调控等脑技术研发工作。2005年,李卫东获美国国家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研究联盟(NARSAD)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2011年,他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列为上海市浦江人才。2015年,李卫东获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颁发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7年,李卫东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018年,李卫东获“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突出贡献称号”。2021年11月27日,乌克兰工程院(Ukrain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理事会宣布,李卫东当选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截至2025年1月,李卫东在《Neuron》《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Cell Stem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论文被引4000多次,他还出版了4部专著,授权的专利有12件。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李卫东1990年就读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于1996年毕业获学士。同年8月,他到中日友好医院担任实习医师。1997年,李卫东考入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院神经可塑性学系,并于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5月,他出任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院神经可塑性学系非常勤讲师。
工作经历
2002年,李卫东以博士后身份加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作。2005年,李卫东获美国国家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研究联盟(NARSAD)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2006年,李卫东成为美国国家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研究联盟(NARSAD)Daniel X. Freedman研究员。同年,他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研究校长奖。2007年5月,李卫东担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生物学系助理研究员。同年,他再次获得美国国家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研究联盟(NARSAD)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
2008年,李卫东被美国儿童肿瘤基金会(CTF)授予“青年科学家奖”。次年4月,李卫东出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特别研究员、院长助理。2010年,李卫东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列为上海市曙光计划曙光学者和聘为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次年,他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列为上海市浦江人才。2013年12月,李卫东成为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2014年,李卫东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列入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跟踪计划。次年,李卫东获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颁发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6年1月18日,李卫东作为“2015年度爱盟重教积极分子”,在民盟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2015年度爱盟重教表彰暨迎新大会上接受了表彰。2016年3月,李卫东出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同年,李卫东发起建立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推动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才交流与科学合作。2017年,李卫东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2018年起,李卫东连续三届作为学术顾问和青年科学家论坛秘书长参与组织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同年,李卫东获“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突出贡献称号”。2019年,他被评为“国家173重点计划首席科学家”。2021年4月,李卫东出任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同年11月27日,乌克兰工程院(Ukrain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理事会宣布,李卫东当选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2023年3月,李卫东出任溥渊未来技术学院脑健康与脑技术中心主任。2024年9月24日,李卫东携系列脑机接口成果参加了主题为“工业聚能,新质领航”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学术活动
研究方向
李卫东主要从事学习记忆、认知障碍、抑郁症等机制研究,以及脑机接口、脑调控等脑技术研发工作。他所带领的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负面情绪记忆及遗忘的神经机制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研究”“非人灵长目癫痫模型的建立及发病机制研究”“学习记忆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和“心理规律的脑机制研究”。
负面情绪记忆及遗忘的神经机制研究
随着生活压力升高及国际环境的复杂变化,抑郁症和PTSD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不断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抑郁症和PTSD的发病过程中均会出现恐惧、焦虑及食欲不振等负面情绪。如何遗忘这些负面情绪记忆是治疗这两类疾病的关键。李卫东团队利用各种转基因模式小鼠、光遗传学、化学遗传学等技术,研究相关神经网络在负面情绪记忆及遗忘中的作用。另外他们还利用这些技术来研究声音、乙醇、麻醉剂等刺激对大脑相关神经环路的影响。
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研究
李卫东实验室长期关注抑郁症的风险基因及发病机制。先后建立了模拟地震幸存者被困于建筑物中无法自由活动的状态而构建的24小时幽闭新型抑郁症小鼠模型。以及牙科噪声诱发小鼠抑郁模型,首次提示牙科噪音可能是造成牙医抑郁情绪障碍及自杀率高的主要因素。实验室还组织了中国抑郁症大型联合研究网络,集合领域内科学家们的力量为认识、治疗、监测抑郁症带来重大突破。实验室在研的抑郁症项目包括揭示候选基因及环境应激模型小鼠的抑郁症发病机制,以期寻找到抑郁症治疗药物、干预手段及抑郁代谢标志物。此外,还将从肠道菌群的角度,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的发病机制加以研究。
非人灵长类癫痫模型的建立及发病机制研究
狨猴作为一种小型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充分的应用于神经科学等生物学研究之中。在日常饲养过程中,李卫东团队发现了一个原发性癫痫狨猴家系。利用该狨猴家系,他们通过遗传学、生理学、行为学、神经组织结构学等多个角度对其癫痫的发病机制加以研究。并通过引进该狨猴样本,建立原发性癫痫狨猴种质资源,为癫痫研究提供实验动物支持。
学习记忆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表观遗传学对个体学习记忆能力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是神经科学的热点领域。李卫东团队利用编码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基因敲除小鼠,围绕组蛋白去甲基化修饰在小鼠学习记忆中的作用机制,利用小鼠行为学、电生理、分子生化等实验方法,结合最新的脑成像技术、实时神经元活动记录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探索组蛋白去甲基化修饰在学习记忆中的调控作用;旨在揭示表观遗传组学在认知功能中的未解之谜,为治疗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奠定科学基础。
心理规律的脑机制研究
李卫东团队利用脑电、核磁和眼动等技术手段,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知觉系统与动作系统在大脑的整合机制,以及这一整合失调如何解释和预测临床心理与精神障碍如成瘾、抑郁症等人群的认知功能障碍。此外,还包括最强大脑的学习记忆分析和抑郁症人群的语音分析等。
主要成就
综述
截至2024年8月,李卫东主持和承担各类项目, 包括科技部973、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神经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专项重点专项 、国自然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上海市科委/教委等重点项目。
主持科研
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综述
截至2025年1月,李卫东在《Neuron》《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Cell Stem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论文被引4000多次,他还出版了4部专著,授权的专利有12件。
学术论文
注:以上表格仅录入部分数据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2022年12月,李卫东指导的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木亚沙尔·买买提拉洪被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列入2022年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拟资助人员名单。
截至2025年1月,李卫东讲授的课程包括《脑的奥秘与精神健康》《大脑真相》《光遗传、透明脑和脑部影像技术的动物模型应用》《遗传发育与精神神经疾病》《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讨论课》《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与发育》(全英文)。
社会任职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李卫东是中国国内顶尖青年科学家。(新民晚报 评)
交流与合作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李卫东为打造科技交流与国际合作的多样性作出了一系列贡献。(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评)
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神经科学及精神神经疾病模式动物研究室负责人李卫东特别研究员,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神经生物学及分子认知,专注于制备和利用动物模型研究精神神经疾病的致病机理和治疗手段,包括精神分裂症、神经纤维瘤等。他在精神神经疾病研究领域的突破性工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为探索人脑的奥秘开拓了方向。(中国科学报 评)
参考资料
李卫东.上海交通大学.2024-07-03
李卫东教授当选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2024-06-27
李卫东.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2024-06-27
我国十一位学者当选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凤凰财经.2025-01-26
CNS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科学学会.2025-01-26
民盟上海交大委员会举行爱盟重教表彰暨迎新大会.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5-01-26
民盟交大委员会副主委李卫东团队脑机接口成果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民盟交大委员会副主委李卫东团队脑机接口成果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2025-01-26
2011年干细胞与生殖医学研讨会在交大召开.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5-01-26
分子细胞认知学会亚洲分会会议.中国神经科学学会.2025-01-26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大学第十一届双边学术研讨会召开.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5-01-26
教育部“高校科学家推进中国脑计划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5-01-26
李卫东教授赴天津参加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学术会议.李卫东实验室.2025-01-26
2017上海交通大学类脑计算与类脑智能学术研讨会召开.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5-01-26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5-01-26
李卫东课题组出席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年会并展示研究成果.上海交通大学.2025-01-26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李卫东在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主持精神健康论坛.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李卫东在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主持精神健康论坛.2025-01-26
2021年心理与脑上海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5-01-26
李卫东课题组出席中国航天大会.李卫东实验室.2025-01-26
第七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之脑认知与行为能力分论坛在上海举行.李卫东实验室.2025-01-26
分子与细胞认知学会亚洲分会2023年年会顺利举行.李卫东实验室.2025-01-26
上海市心理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5-01-26
欢迎访问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欢迎访问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2025-01-26
探秘精神疾病 求解“超级大脑”.科学网.2025-01-26
发表文章.李卫东实验室.2025-01-26
喜报 | 生医工7位博士后获得2022年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资助.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4-06-27
民盟上海交通大学第七次代表大会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5-01-26
中国民主同盟上海交通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4-07-03
民盟交大齐飞教授当选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4-07-03
上海市现代设计法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4-07-03
李卫东.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25-01-26
科学家对话科幻作家:脑机合一,“黑客帝国”将至?.新民网.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