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李愬赠太尉制

《李愬赠太尉制》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李愬赠太尉制

敕:故特进行太子少保上柱国凉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五百户李:在建中岁,泚贼叛逆,惟太师晟实仗大顺,剪而诛之;在元和朝,蔡寇充斥,惟尔实奋奇策,虏而戮之。父子之功,书于甲令,俱为第一,焯辉当时。尔一登将坛,六换,坐论岩廊之道,卧理保傅之事,方深倚望,奄忽沦谢。是用当食累叹,视朝三辍,岂不以爪牙之威缺于外,股肱之痛于中者乎?而吊奠之命,之数,虽加常等,未表殊恩。宜以太尉之秩赠,上公之衮敛,俾尔被哀荣,服忠孝,从先太师于九原也,不其盛?呜呼!美终必复,礼无不答,昔尔之勤劳如彼,今吾之宠饰如此,君臣报施,可谓两臻其极焉。尔灵有知,钦我追命。可赠太尉,仍令所司备礼册命,赐绢二千匹、布七百端、米粟一千石,委度支送。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市,后迁下邽(今陕西临渭区),一生经历了李豫、德宗、李纯李恒李湛唐文宗、武宗七朝。李适贞元十六年(800)进士,曾任过盩厔县(今周至县)尉、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市刺史苏州市刺史、太子少傅等职。自居易前期有热情、有锐气,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黑暗面的正直官吏和诗人。他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后期锐气消失,棱角磨平,潜心佛事,以知足常乐,“独善其身”自居。自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浅显著称,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他自己分之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元稹编辑为“白氏长庆集"。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