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蜥(食虫类:Ateuchosaurus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是石龙子科光蜥属的爬行纲,分布于越南和中国大陆的福建省、江西省、股鳞蜓蜥、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平鳞钝头蛇等地。该物种常栖息于低山区的山脚树木落叶间以及水塘边浅草丛或住宅附近竹林下,生存的海拔范围为340至500米。光蜥的模式产地位于中国。
形态特征
头体长70~93毫米,尾长88~101毫米。吻短,前端钝圆。鼻孔位于鼻鳞中央,鼻大而圆,无上鼻鳞。眼小,眼睑发达,瞳孔圆形。耳孔内陷,鼓膜裸露。额鼻鳞单枚,宽大于长,与吻鳞和额鳞相接;前额鳞1对位于头部两侧。额鳞长,中部两侧内凹。额顶鳞1对,彼此不相接;顶鳞在额鳞后缘相接。无颈鳞。眶上鳞4枚,第三枚最大。颊鳞2。上唇鳞6枚,第四枚大为长方形,位于眼的下方;下唇鳞6枚。环体中段鳞28~30行。腹面鳞片光滑无棱,其大小与背鳞相似,没有大的肛前鳞。尾部腹面鳞片大小一致。四肢短小,前后肢贴体相向时,相隔约1个前肢长。指、趾短而圆,指序: 3、4、2、5、1,趾序: 4、3、2、5、1,第四趾趾下瓣15~20行,掌部有粒鳞。背面黑褐色,每个鳞片上有小黑点,在体背断续成行;颈部黑斑明显;体侧淡黄红灰色,鳞片前缘黑斑明显;腹面浅棕色。
生境繁殖
生活于海拔225~500米的低山区,树下落叶间以及住宅周围竹林下或草丛间。食昆虫。卵生。
分布范围
分布于贵州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物种保护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