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风险

票据风险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可能给相关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这些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票据的伪造、变造,票据取得过程中的不当行为,票据行为的有效性和完整性问题,以及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经验不足。

表现形式

1. 票据伪造

票据伪造指未经授权或冒充他人名义签发票据的行为,如伪造出票人签名、印章或使用被盗印章签发票据等。

2. 票据变造

票据变造是对票据上重要信息的非法更改,如改变金额、日期、付款地点等。此类行为可能导致某些票据关系当事人的权益受损,进而引发票据风险。

3. 不当票据取得

如果票据的取得是出于恶意或重大过失,也会导致票据风险。恶意取得票据的情形包括明知转让方无权处置或交付票据但仍接受票据。

4. 票据权利缺陷

票据权利缺陷指的是持票人对票据的所有权存在瑕疵,如通过欺诈手段或不合法的支付对价获得票据。这种情况可能会损害其他人的利益,从而产生票据风险。

形成原因

票据风险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

1. 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薄弱

许多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业务人员对票据业务的相关法规理解不深入,尤其对票据风险的认识不足,导致票据行为不规范,管理和操作不当。此外,一些领导者对结算制度和政策的研究不足,内部缺乏有效的票据风险防范措施和内部控制机制,使得不法分子能够利用管理和制度漏洞实施票据诈骗等金融犯罪活动。

2. 票据审核不严

有些机构对承兑申请人的资信状况审查不严格,对不符合承兑条件的企业盲目签发承兑汇票,甚至越权违规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一些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利用虚假合同和增值税发票骗取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对企业合同的审查不严,易为无真实贸易背景或过期失效的合同签发承兑汇票。还有一些工作人员未按规定程序审核票据,导致伪造、变造汇票被解付,或者因管理不善造成票据丢失。

3.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有的票据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于业务的发展,不利于防范票据风险。例如,票据查询查复制度不完善,客户办理承兑汇票贴现时,贴现银行对有疑问的票据仅能自行判断真伪。此外,一些银行对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账户管理不严,允许企业随意存取保证金,导致汇票到期后银行面临垫付风险。

4. 票据防伪技术和鉴别手段滞后

随着科技的进步,诈骗分子采用先进的电子扫描技术复制票据,使其几乎无法通过常规的防伪手段识别。目前推广使用的二维码识别方法也无法有效防止“克隆”票据带来的风险。票据诈骗案件多采用高科技手段伪造、变造甚至掉包票据,内外勾结进行有组织的诈骗,使得缺乏票据防伪经验和风险防范意识的人难以及时发现。

防范措施

为了防范票据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外观鉴别

银行承兑汇票的印刷具有严格的规范,其颜色、尺寸、花纹图案均有特殊之处。每家签发行都有独特的暗记和行徽,在紫外线下,水印图案和各种纤维清晰可见。冠字号码在汇票背面呈现红色渗透效果,这些都是防伪的第一道防线。

2. 记载事项鉴别

银行承兑汇票是一种兼具结算和融资功能的结算工具,其票面上的记载事项填写有严格的要求,如付款行全称的书写顺序,大写日期月份和日子前应添加“零”。犯罪分子通常不了解银行内部规定,因此在伪造票据的“记载事项”环节上容易暴露破绽,因此审查汇票的记载事项是识假防诈的关键步骤。

3. 汇票专用章鉴别

专业银行都有自己统一制作的汇票专用章,具有固定的规格、字序和字间距。假票上的印章与真实的汇票专用章通常会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接受汇票时,应先到汇票签发行对应的当地分行对汇票专用章进行折角核对,以辨别真伪。

参考资料

出票的风险有哪些,如何避免和控制?.中华会计网校.2024-10-28

请关闭浏览器的调试窗口再访问页面!.请关闭浏览器的调试窗口再访问页面!.2024-10-28

请关闭浏览器的调试窗口再访问页面!.请关闭浏览器的调试窗口再访问页面!.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