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生堇菜(学名:Viola rupestris)是堇菜科堇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在5-10厘米之间,全体被短柔毛,稀散生短毛或无毛。该植物原生于欧洲和俄罗斯的温带地区,也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天山和新疆等地。在海拔1,300米至2,500米的地区,石生堇菜常生长在山地林下、草坡和河谷草甸。目前,石生堇菜尚未被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信息
种 名:石生堇菜
学 名:Viola rupestris F. W. Schmidt
科:堇菜科
属:堇菜属
产地分布
产天山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区。
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粗垂直,具结节和鳞片,深褐色,向下生有1条较粗而长的主根;根褐色,下端多分枝,支根细长。茎多条,丛生,斜升或直立,具纵棱。基生叶呈莲座状,具长柄,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叶片正圆形或卵圆形,长0.8-1.7厘米,宽0.7-1.8厘米,先端钝,基部浅心形,边缘具整齐圆齿,两面被细柔毛,干后有棕色腺点;叶柄细弱,仅上部有不明显的狭翅,茎中部叶的叶柄远较叶片为长,上部者与叶片等长;基生叶的托叶通常疏松排列,披针形,具长的流苏状齿,茎生叶的托叶离生,卵形或宽披针形,长3-7毫米,宽1.5-2.5毫米,先端渐尖,边缘具流苏状锯齿或疏生缺刻状锯齿,锯齿先端具褐色腺点。花紫色或淡紫色,单生于茎上部叶叶腋;花梗纤细,远较叶为长,长2.5-6厘米,疏生极短的细柔毛,中部以上有2枚小苞片;小苞片钻形或线形,长4-6毫米,中下部具长流苏状齿;萼片宽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7.5毫米,宽1-2.5毫米,具3脉,密生褐色腺点,先端尖,基部附属物较短,长0.5-1.5毫米,呈方形,末端具2-3个钝齿蟳;花瓣狭长圆状卵形,具深色脉纹,侧方花瓣长0.8-1厘米,宽约4毫米,里面近基部密生长须毛,上方花瓣与侧方花瓣近等长,下方花瓣较短,连距长1.3-1.4厘米,密生褐色腺点;距圆筒状,长3-4毫米,粗约2毫米,末端圆,平直或略向上弯;雄蕊的花药长约1.3毫米,药隔顶部的附属物长约0.7毫米,下方雄蕊长约3毫米,距宽角形,长约2.5毫米,宽约0.8毫米;子房卵状,深棕色,花柱棒状,粗细均等,仅基部膝曲状弯曲处稍窄细,顶部向前弯曲呈喙状,其后方及两侧具明显的乳头状凸起;喙平伸,嘴部稍向上噘,具较粗的柱头孔。果长圆状,长5-7毫米,粗3-4毫米,先端具残存的花柱,被短柔毛或无毛。花期4-6月,果期5-6月。2n=20。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300-2500米的山地林下、草坡或河谷草甸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