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1986)、《道教与中国文化》(1987)、《中国思想史》(两卷本,1998,2000)、《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10世纪》(1995,2006)、《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2011)、《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2014)等。曾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1988)、第一届“长江读书奖”(2000)、第一届Princeton Global Scholar(2009)、第三届Paju Book Award(韩国,2014)、第26届“亚洲太平洋”大奖(日本,2014)等。2017年7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的通知,葛兆光任国家教材委员会的专家委员。
人物介绍
葛兆光,男,原籍福建省,1950年生于上海市。1968年上山下乡,1971年10月至1978年3月在贵州省凯里县砖瓦厂、农药厂、供销社当工人,1978年于当地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扬州师范学院(今扬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兼任国家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古文献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聘教授及京都大学、天主教鲁汶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曾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
任职履历
1968年,贵州省凯里第一中学毕业。
1982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毕业。
198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
1984-1992年,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1992年-2007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1994年6-9月,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学者
1997年9月-1998年1月,香港浸会大学客座教授。
1998年1月-7月,京都大学客座教授。
2000年2-9月,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
2000年10-11月,天主教鲁汶大学客座教授。
2007年3月至2013年6月担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
2017年7月3日,任国家教材委员会的专家委员。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中国的宗教史和思想史。历史学,专门史及历史语文学。
社会任职
中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作品
出版书籍
其他书籍
外部链接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67岁时的葛兆光身着一件摇粒绒的运动休闲背心,思维敏锐,一谈起牵动他心肠的那些“国事、家事、天下事”,声调不由自主起伏跌宕,很有几分他在怀念学者朱维铮时给出的品评——“不安稳,不雍容,只好针锋相对”。(南方人物周刊评)
葛兆光并非那种登高一呼的知识领袖,但他的历史思索始终有着一重关照当下的自我要求。从北京大学到扬州师范,从清华大学到复旦大学,从对禅宗、道教的研究,到纵跨数千年的思想史书写,再到推动“从周边看中国”研究、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他以近乎苦行般的思想耕作和敏锐深刻的问题意识,搭建起了当代学术史极其重要的一块版图。(中国新闻网评)
对于葛兆光来说,不断地跨出旧有的“边界”,似乎也始终是贯穿在他研究中的一种强烈的“刺激”和冲动。这种“跨界”,是跨出学科与思想的旧有框架,也是跨出国家、地域、族群的边界。“我们看历史需要多面镜子,一面镜子只能看到一个方向”,这是葛兆光近些年在讲座和媒体上发言反复会提及的一句话。道理很朴素,但有着思想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新京报评)
参考资料葛兆光.复旦大学历史学系.2024-01-29
制度与命运.豆瓣读书.2024-07-10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豆瓣读书.2024-07-10
东京札记.豆瓣读书.2024-07-10
葛兆光講義系列套装(四册).豆瓣读书.2024-07-10
声回响转.豆瓣读书.2024-07-10
閱讀余英時.豆瓣读书.2024-07-10
心有思慕.豆瓣读书.2024-07-10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豆瓣读书.2024-07-10
学术史讲义.豆瓣读书.2024-07-10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豆瓣读书.2024-07-10
再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豆瓣读书.2024-07-10
快乐与至乐.豆瓣读书.2024-07-10
到后台看历史卸妆.豆瓣读书.2024-07-10
東京箚記2020.豆瓣读书.2024-07-10
课纲中的中国与东亚史.豆瓣读书.2024-07-10
有象.豆瓣读书.2024-07-10
看见与被看见.豆瓣读书.2024-07-10
전통시기 중국의 안과 밖.豆瓣读书.2024-07-10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增订版).豆瓣读书.2024-07-10
祖堂集.豆瓣读书.2024-07-10
What Is China?.豆瓣读书.2024-07-10
歷史中國的內與外.豆瓣读书.2024-07-10
原民狩獵的倫理省思.豆瓣读书.2024-07-10
Here in 'China' I Dwell.豆瓣读书.2024-07-10
余音.豆瓣读书.2024-07-10
殊方未远.豆瓣读书.2024-07-10
汉字的魔方.豆瓣读书.2024-07-10
名家讲唐诗(插图本).豆瓣读书.2024-07-10
交錯的東亞宗教.豆瓣读书.2024-07-10
且借纸遁.豆瓣读书.2024-07-10
何為「中國」.豆瓣读书.2024-07-10
中国再考.豆瓣读书.2024-07-10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One.豆瓣读书.2024-07-10
想象异域.豆瓣读书.2024-07-10
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豆瓣读书.2024-07-10
中国思想史(三卷本).豆瓣读书.2024-07-10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豆瓣读书.2024-07-10
古诗文要籍叙录.豆瓣读书.2024-07-10
宅兹中国.豆瓣读书.2024-07-10
穿行书林断简.豆瓣读书.2024-07-10
本无畛域.豆瓣读书.2024-07-10
中国宗教、学术与思想散论.豆瓣读书.2024-07-10
看澜集.豆瓣读书.2024-07-10
道教と中国文化.豆瓣读书.2024-07-10
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豆瓣读书.2024-07-10
中国思想史(全三册).豆瓣读书.2024-07-10
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豆瓣读书.2024-07-10
古文观止.豆瓣读书.2024-07-10
中国经典十种.豆瓣读书.2024-07-10
八方风来.豆瓣读书.2024-07-10
唐诗选注.豆瓣读书.2024-07-10
无风周行.豆瓣读书.2024-07-10
侧看成峰.豆瓣读书.2024-07-10
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豆瓣读书.2024-07-10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豆瓣读书.2024-07-10
西潮又东风.豆瓣读书.2024-07-10
门外谈禅.豆瓣读书.2024-07-10
古代中國文化講義.豆瓣读书.2024-07-10
思想史的写法.豆瓣读书.2024-07-10
在异乡听雨看云.豆瓣读书.2024-07-10
屈服史及其他.豆瓣读书.2024-07-10
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十讲.豆瓣读书.2024-07-10
域外中国学十论.豆瓣读书.2024-07-10
智术无涯.豆瓣读书.2024-07-10
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豆瓣读书.2024-07-10
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豆瓣读书.2024-07-10
清华汉学研究 第三辑.豆瓣读书.2024-07-10
走近清华.豆瓣读书.2024-07-10
并不遥远的历史.豆瓣读书.2024-07-10
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豆瓣读书.2024-07-10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豆瓣读书.2024-07-10
学术薪火.豆瓣读书.2024-07-10
葛兆光自选集.豆瓣读书.2024-07-10
考槃在涧.豆瓣读书.2024-07-10
作壁上观.豆瓣读书.2024-07-10
国际汉学著作提要.豆瓣读书.2024-07-10
佛影道踪.豆瓣读书.2024-07-10
晚唐风韵:杜牧与李商隐.豆瓣读书.2024-07-10
想象力的世界.豆瓣读书.2024-07-10
历代诗文要籍详解.豆瓣读书.2024-07-10
道教与中国文化.豆瓣读书.2024-07-10
禅宗与中国文化.豆瓣读书.2024-07-10
全球化与世界史.豆瓣读书.2024-07-10
中国思想小史.豆瓣读书.2024-07-10
中国文化史迹.豆瓣读书.2024-07-10
护生画集:青少年版.豆瓣读书.2024-07-10
明镜与风幡.豆瓣读书.2024-07-10
豐子愷護生畫集選.豆瓣读书.2024-07-10
通向禅学之路.豆瓣读书.2024-07-10
魅力人物 | 葛兆光 “忍不住”的关怀.南方人物周刊.2024-07-09
东西问·人物丨葛兆光:我们坐在历史的门槛上.百家号.2024-07-09
专访葛兆光:专业的历史学者必须“保卫历史”.百家号.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