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纹裸胸鳝是海鳝科最大的一属,世界约有80种,中国近30多种。它的学名为Gymnothorax richardsonii,又称异纹裸胸、李氏裸胸鯙、钱鳗、薯鳗、虎鳗。异纹裸胸鳝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从红海、东非至社会群岛,北起琉球群岛,南迄库克群岛海域,栖息深度可达10公尺,体长可达32公分。它是底栖性鱼类,生活在潟湖及像海礁坡,属肉食性,生活习性不明。异纹裸胸鳝是由Pieter Bleeker于1852年首次命名的,也被称为Richardson's moray、little moray、spotted-lip moray或Y-lined moray。
分类信息
中文名称 异纹裸胸鳝
拉丁名称 Gymnothorax richardsoni
英文名称 Richardson's moray
地方名称 \
作者单位 南海水产研究所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鳗鲡目
拉丁目名 Anguilliformes
中文科名 海鳝科
拉丁科名 Muraenidae
中文属名 裸胸鳝属
拉丁属名 Gymnothorax
分布类别 海水鳗鲡目
海鳝科最大的一属——裸胸鳝属的通称。世界约有80种,中国近30多种。体形似鳗,较侧扁。头侧扁,体长不会超过1.5米。前鼻孔位于吻上,呈短管状;后鼻孔为圆孔状,或具缘瓣。口大,口裂达眼后下方。鳃孔小,圆孔状或裂缝状。体无鳞。背鳍、臀鳍在后方与尾鳍相连。无胸鳍。体上一般均具有斑带或网纹。栖息在热带及亚热带海洋珊瑚礁附近。
形态特征
体延长而呈圆柱状,尾部侧扁。颌齿单列,锄骨齿二列。脊椎骨数114-116。本种鱼体具黄褐色或灰绿底色,其上之斑纹变异性甚大;体侧有幅度甚狭,线状不完全之黑褐色波纹;头部有褐、白斑点交错,尤以颌孔周缘的白斑为明显特徵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於湖或浅海珊瑚、岩礁的洞穴及隙缝中。喜好捕食甲壳亚门,如蟹类、口足目及虾类等。
分布
东海及南海海域,为珊瑚礁鱼类重要的类群。常见种类有网纹裸胸鳝、异纹裸胸鳝、波纹裸胸鳝及匀斑裸胸鳝等。某些种类肉有毒。中国台湾有斑点裸胸鳝、波纹裸胸鳝中毒死亡的事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