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汪学德

汪学德,男,汉族,196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粮油食品建筑设计院油脂工程设计所所长,国家粮食局粮油工程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兼任省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学术兼职

中国粮油学会会员,油脂专业分会常务理事、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会员,《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杂志编委。

人物经历

1979.9—1983.7:在郑州粮食学院油脂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学士;;

1983.7—1999.6:在郑州粮食学院油脂工程系任教,讲师、副教授;

1999.7—2004.5:在郑州工程学院粮油食品学院任教,副教授;

2004.5—至今:在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任教,教授;

2005.9—2007.7:在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13.9—2016.9:在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习;

研究领域

1、研究植物油料制油工艺和加工工艺技术;

2、研究植物油料蛋白提取工艺技术;

3、研究天然植物营养成分提取技术;

4、研究油脂化工生产技术;

5、研究粮油食品生产安全技术;

6、研究粮油食品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技术;

学术研究

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从事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多年时间里,主讲《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粮油食品安全生产技术》,《油脂工厂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编著出版了《油脂制备工艺及设备》、《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粮油食品安全生产技术》三部著作,翻译编写出版了《世界油脂工业专利荟萃》书籍一部。在国际专业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六篇,在《JAOCS》、《中国粮油学报》、《中国油脂》等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三十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内油脂行业享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

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点攻关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岗位科学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油脂生产中苯并芘产生机理的研究”,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芝麻木酚素工业提取示范”,“食品级大豆浓缩蛋白生产工业化示范”,国家公益行业(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油脂产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示范”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十多项省级项目。

主持完成和参入完成《高效节能浸出器》、《液化气浸出植物油脂工艺的研究》、《油料系列膨化机》、《大豆浓缩蛋联产工艺的研究》等五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一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参入设计了我国第一台固定栅板浸出器,第一台双层平转浸出器和第一台双环浸出器,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有三项科学成果获国家专利。

在粮油工程设计和新技术推广运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从技术服务到新产品开发,从专项设计到综合设计,从开发新粮油机械产品到油脂工程总承包服务,为粮油企业服务近三百家之多,咨询服务企业遍布数十多个国家;在生产实践中主持完成二十多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工作,设计和建设了国内十多家千吨级油脂工厂,设计建设了二千吨超大型的油脂工厂三座,这些企业在油脂工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特长在于油脂的提取技术,植物油料蛋白提取技术,提取保健油脂和生物油脂技术。

代表性成果

1.鉴定或验收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十项;

2.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八项,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2010-J-251-2-13-R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粮食局科学技术一等奖四号溶剂浸出油脂新技术(LSJLJ98001),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抽滤浸出器(95043),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二项。

3.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六项,“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4-1-29);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12年31271884);国家成果转化项目(2013年2012GB2D000277);国家中小企业基金项目一项(2008年);国家公益行业专项(2013年201303072);“十二”研发计划项目(2016年2016YFD0401400)。

4.发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80余篇,SCI、EI收录:10篇。

5.主编参编专著或教材四部;

6.获得或申请发明专利十项。

参考资料

教授:汪学德.河南工业大学.2018-11-0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