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黑珍珠樱桃

黑珍珠樱桃,是从中国樱桃的芽变优株中选育出的,因成熟时果皮紫红发亮而得名,为中国樱桃的优良品系。

黑珍珠樱桃,是重庆市南方果树研究所1992年发现并于1999年审定的中国樱桃优良芽变品种;桐庐县于1999年从重庆市引进试种,以葛家坞3号为授粉品种,经过几年的观察表现良好,于2004年底在全县推广。

黑珍珠樱桃,2月中旬萌芽,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花,4月下旬果实成熟,12月上旬落叶;果实圆球形,果顶乳头状;平均单果重3.3g,离核,核小,可食率89.3%;皮中厚,底色红,果面充分成熟时呈紫红色,有光泽,艳丽美观,果肉淡黄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16.5%,风味浓甜,品质上等,不裂果或轻微裂果。

形态特征

果实大,平均果重4.5克。果形近圆形,果顶乳头状。皮中厚,蜡质层中厚,底色红,果面紫红色,充分成熟时呈紫黑色,外表光亮似珍珠。果肉橙黄色,质地松软,汁液中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6%,糖17.4%,酸1.3%,风味浓甜,香味中等,品质极上。半离核,可食率90.3%。在重庆地区1月下旬至2月上旬萌芽,2月中下旬开花,4月中下旬果实成熟,11月下旬落叶。

栽培技术

树冠开张,树势中庸。萌芽力强,成枝力中等,潜伏芽寿命长,利于更新。以中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长枝只在中上部形成花芽结果,幼树中长果枝结果较多。成花易,花量大,自花结实率64.7%。黑珍珠樱桃发祥于南方高温高湿的重庆市地区,对高温高湿环境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不裂果,采前落果极轻。

近种区别

黑珍珠樱桃是中国樱桃的芽变优株,1993年重庆南方果树研究所选出,因成熟时果皮紫红发亮而得名。

物种简介

试验考察了黑珍珠樱桃(Cerasuspseudocerasus)新梢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结果表明,新梢3月上旬开始生长,有5个生长高峰期,伸长生长持续到6月下旬;叶片量增长持续至6月中旬,有5个生长高峰;增粗生长有4个生长高峰期,8月下旬停止生长,生长期长达148d。果实在5月下旬停止生长,生长期达49~56d;果实有两次快速生长期:4月5日至4月12日和4月26日至5月3日,其中4月26日至5月3日是果实全年生长峰期;黑珍珠樱桃新梢净增加量出现3~4个生长高峰;果实纵径、宽横径和厚横径均出现2次生长高峰期,除第1次生长高峰期外,黑珍珠樱桃果实纵径、宽横径、厚横径和新梢生长高峰期是交替出现的。建议在栽培管理中头年应加强肥水管理,增加树体养分积累;4月中旬是施壮果肥最宜时期;在新梢生长和果实膨大期注意加强根外追肥来缓解梢果竞争;采收期以5月中下旬为宜。

以贵阳市乌当区下坝镇黑珍珠车厘子为试材,采用聚乙烯保鲜膜(PE)、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普通纸盒对樱桃进行包装处理,在0~1℃的条件下贮藏,研究樱桃果实的商品品质及酶活性。结果表明,聚乙烯保鲜膜对樱桃的贮藏有较为显著的保鲜效果,降低了樱桃的呼吸强度和PPO、POD的活性,减少了樱桃VC和还原糖损失,增加了可滴定酸的含量,减缓丙二醛含量的增高,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既使樱桃的货架期和贮藏期明显延长,又保证了樱桃的品质。

历经7年(2003-2009年)对黔北地区黑珍株车厘子进行了引种观察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定植后第2年部分植株开花结果,第3年大部分植株开花结果,第4年植株普遍开花结果,第5~6年以后进入盛果期。植株抗病、抗虫性较强,同时抗低温、抗旱、抗裂果较强。在海拨800~1200m,平地、山地和坡地栽植生长结果均良好。并提出了采用高标准建园、配方施肥、合理修剪、保花保果、合理疏花疏果、有效防治病虫害和合理采收等配套的栽培措施。

2010年引进中国樱桃黑珍珠品种在诸暨市试种,通过几年的栽培观察,其生长、结果表现良好,适应性强,种植第2年平均株产可达2.2kg,第3年后进入盛产期,6年生果树平均株产19.5kg,折合667m2产量780kg。与诸暨主栽品种诸暨短柄樱桃相比,开花期和成熟期迟10d左右,果实成熟期5月初。果大,平均单果重3.85g,品质佳,商品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6%,是适宜诸暨区域种植的优良鲜食品种。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