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纹噪(学名:Garrulax lineatus)是林鹛科、噪鹛属的鸟类,体长18-20厘米。
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枕、后颈和暗橄榄灰色或棕褐色、具黑色羽干纵纹。下背、肩和翅上覆羽淡棕褐色或红褐色、具细的白色羽千纵纹,腰和尾上覆羽橄榄灰色;尾羽棕褐色,中央尾棕羽棕橄榄褐色或带棕的橄榄灰色具不甚明显的暗色横斑,羽端沾灰,外侧尾羽辉棕褐色具黑色亚端斑和灰白色端斑;两翅飞羽外主要为棕色或棕褐色,内翈暗褐色,内侧次级飞羽外翈羽缘沾灰色。眼先和眼周灰色而缀有白色斑点,耳羽、颊、眉纹棕褐色。颏、喉、胸和胸侧亦为棕褐色,胸和胸侧羽缘缀灰,并具明显的淡褐色或白色羽干纹,腹、两胁和尾下覆羽橄榄灰色。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脚污黄褐色。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中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克什米尔。在中国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南部聂拉木县、吉隆县、错那市、珠穆朗玛峰地区绒辖河谷和西藏东南部等地。
亚种
细纹噪鹛藏东亚种(学名:Garrulax lineatus imbricatus)。分布于记录不详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不丹。
细纹噪鹛指名亚种(学名:Garrulax lineatus lineatus)。分布于记录不详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
生长环境
常见于海拔1700-3300米山麓开阔灌丛,冬季下移。
生活习性
成对或结小群活动,极少高过距地面2米;常藏隐于浓密覆盖下,于地面取食。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一般结成3-5只的小群,多在林下灌木或草丛基部活动和觅食,常边活动觅食边呜叫,尤以早晨和下午叫声频繁,且较为嘈杂。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与种子。
繁殖方式
繁殖期4-8月,或许1年繁殖2窝。通常营巢于灌木或小树的下部,距地高0.8-3.5米。巢较粗糙,主要由枯草茎、草叶、细枝和细根等材料构成,内垫细的草茎和根。巢呈杯状,大小为外径13-15厘米,内径6-7厘米。每窝产卵通常3枚,偶尔多至4枚和少至2枚。卵蓝绿色、光滑无斑,卵为椭圆形,大小为25-26毫米×18-19毫米。雌雄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雌雄鸟共同育雏。
保护现状
细纹噪鹛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类别。同时也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