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街村

该村是通海县九街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镇西面,距九街镇政府所在地0.01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通海县城8公里。东面邻大梨村,南面邻三义、元山村,西邻碧溪,北面邻四街镇界。辖林家营、沈家营、九街村等4个村民小组。该村国土面积7010亩,海拔1802米,年平均气温16.2℃,适合种植蔬菜、烤烟等家作物。

自然资源

截止2007年底,全村拥有林地2250亩。耕地总面积2222亩,(其中:田1842亩,地380亩),人均耕地0.64亩,主要种植蔬菜、烤烟作物。拥有林地2250亩,经济林果地52亩,主要种植桃、梨、李子等作物,有水面8004平方米。

基础设施

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或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整个村共有759户通自来水,225户还在饮用井水,984户通电,984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984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9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50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硬化的水泥路面,至乡镇交通方便,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面,整个村共有415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3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31户;建有小水窖118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906亩。

农村经济

2007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280700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940000,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0.9%;畜牧业收入302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4%;渔业收入3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02%;林业收入6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05%。外出劳务收入800000元。农民人均总收入36015元,人均纯收入3868元。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居住土木结构住户457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户20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户135户,还有18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007年底整个村共拥有汽车72辆,农用运输车15辆,拖拉机27辆,摩托车202辆。

人口卫生

截止2007年底,整个村有农户984户,共3556人,其中男1743人,女1813人。该村人口是以汉族彝族为主,其中:汉族3494人,彝族38人,其他民族19人。农业人口数为3458人,劳动力总数2172人,从事第一产业人口1620人,外出务工人数152人。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农户加入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至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61人,享受低保人数73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907户,共计3279人,参合率92%。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委会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5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委会距离镇卫生院0.1公里。该村委会建有公厕2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9个。

文化教育

截止2007年底,该村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3454平方米,拥有教师30人,在校学生437人,距离九街镇中学0.5公里。整个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602人,其中小学生人数437人,中学生人数165人。

该村委会建有文化活动室5个、图书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2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1991年被县人民政府评为“烤烟生产先进集体一等奖”;

1994年被玉溪市人民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1998年被乡人民政府评为“安全文明村寨”;

2005年被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平安村”称号;

2004年—2006年被玉溪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称号。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1$}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6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008.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364.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73.00$}万元,有固定资产{$193.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存在问题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农田水利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2、环村路建设资金欠缺。3、进山道路建设资金欠缺。4、一组活动中心建设资金欠缺。5、公厕建设资金欠缺。$}。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在经济支柱蔬菜产业的稳步上升的前提下,在烤烟葡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上增加200亩。2、随着养殖业方面价格的回升肉猪增加200头,蛋鸡增加3000只。3、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4、开发核桃新品种的种植$}。

参考资料

村务公开.-.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