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书慧,女,1985年9月出生,河南开封人,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员。
蔡书慧于2008年7月获得长安大学学士,后于2014年7月获得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毕业后,蔡书慧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Scripps海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10月,蔡书慧成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24年12月20日,蔡书慧及其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论文《A reinforced lunar dynamo recorded by Chang'e-6 farside basalt》,论文相关研究成果证实,人类首份月背古磁场信息是由中国科学家获得。
蔡书慧的研究方向为古地磁学、考古磁学,长期致力于通过考古磁学方法来研究全新世地磁场百年-千年尺度的高分辨率变化,在PNAS、 EPSL、 JGR、 GJI 等国际著名综合及地球科学期刊上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作为负责人参与《嫦娥五号返回样品磁场记录与月球磁场演化》《泰国考古磁学研究》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曾获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2004年9月,蔡书慧就读于长安大学,于2008年7月获得学士。2008年9月,蔡书慧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就读。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期间,蔡书慧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Scripps海洋研究所访问学生。2014年7月,蔡书慧获得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蔡书慧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担任博士后研究人员。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蔡书慧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Scripps海洋研究所担任博士后研究人员。2018年10月,蔡书慧成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4年12月20日,蔡书慧及其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论文《A reinforced lunar dynamo recorded by Chang'e-6 farside basalt》,论文相关研究成果证实,人类首份月背古磁场信息由中国科学家获得。
研究方向
蔡书慧的研究方向为古地磁学、考古磁学。
主要成就
蔡书慧长期致力于通过考古磁学方法来研究全新世地磁场百年-千年尺度的高分辨率变化。先后对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考古样品开展地磁场古强度和方向研究,研究范围覆盖山东省、辽宁省、吉林省、浙江省、河北省、四川省等地的 30 多个遗址,时代从大汶口文化早期到元代,样品材料包括陶片、瓷片、砖、烧土、窑具等。此外,候选人同时也关注更老的地质时期地磁场变化规律,代表工作之一是对夏威夷王国 HSDP2 钻孔中更新世火山岩开展地磁场古绝对强度研究。 蔡书慧已在PNAS、 EPSL、 JGR、 GJI 等国际著名综合及地球科学期刊上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
2024年12月20日,蔡书慧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朱日祥研究员及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论文《A reinforced lunar dynamo recorded by Chang'e-6 farside basalt》。论文相关研究成果披露,通过分析嫦娥六号探测器月球样品,获取了人类首份月球背面古磁场信息,填补了月球磁场中晚期演化的数据空白,为研究月球磁场演化、探秘“月球磁场发电机”提供重要依据。
主要作品
论文作品
参考资料
科研项目
参考资料
参与会议
参考资料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蔡书慧.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24-12-26
蔡书慧.中国科学院大学-UCAS.2024-12-26
蔡书慧.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24-12-26
我国科学家获取人类首份月背古磁场信息.新华网.2024-12-26
蔡书慧等-Nature:嫦娥六号玄武岩揭示28亿年前增强的月球发电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24-12-26
【新华网】我国科学家获取人类首份月背古磁场信息(图片新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