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汉,男,1933年10月11日生于广东梅州,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水利水电专家,清华大学教授。
张楚汉长期从事水工结构工程与抗震研究。1957年,张楚汉在清华大学任教。1961年至1965年,张楚汉在清华大学水利系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师从张光斗。1970年夏,张楚汉负责清华大学水工专业招生工作。1973年,张楚汉随团参加第十一届国际大坝会议。1978年至1981年,张楚汉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土木系和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1981年6月,张楚汉回到中国,担任清华大学水工教研室主任。之后,张楚汉参加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等多个科技攻关项目。1988年至2000年,张楚汉被聘任为蒙特利尔Concordia大学兼职客座教授。2001年,张楚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张楚汉参加了小江调水查勘。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为了检查岷江、大渡河上水电站的震损情形,张楚汉先后五次去灾区进行调查。2013年至2016年,张楚汉主持完成中国科学院与国家基金委联合咨询项目《水利学科发展战略研究》。2022年,张楚汉参加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查勘。2024年10月24日,张楚汉被聘为世界客青博士智库联盟荣誉顾问。2025年5月,张楚汉参加的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播出。
张楚汉发表论文400余篇,撰写《Nonlinear Behavior and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of Concrete Dams》《Numerical Modeling of Concrete Dam - Foundation - Reservoir Systems》《岩石和混凝土离散-接触-断裂分析》等学术专著。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
人物经历
1933年10月11日,张楚汉出生在广东梅县金盘桥村。曾就读于广东省立梅州中学。1952年,张楚汉考取北京清华大学水利系,1957年清华大学水利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张楚汉被派往昌平区参加大修水利工作,先后在白羊城、响潭、德胜口等中小型水库担任设计和施工技术员。1961年至1965年,张楚汉在清华大学水利系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师从张光斗。1970年夏,张楚汉负责清华大学水工专业招生。1973年,张楚汉随团参加第十一届国际大坝会议。
1976年至1978年,张楚汉担任北京市密云水库抗震加固设计组组长。1978年至1981年,张楚汉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土木系和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1981年6月,张楚汉回到中国,担任清华大学水工教研室主任。之后,张楚汉参加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等多个科技攻关项目,紧密结合中国水利水电高坝工程实践开展研究,提出众多分析模型并实现全过程仿真。1988年至2000年,张楚汉被聘任为蒙特利尔Concordia大学兼职客座教授。
2001年,张楚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张楚汉参加了小江调水查勘。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为了检查岷江、大渡河上水电站的震损情形,张楚汉先后五次去灾区进行调查,对紫坪铺堆石坝、都江堰引水枢纽、唐家山堰塞湖以及沿大渡河流域各水电站进行了震害调查,也对映秀、北川灾区破坏情形进行了考察。2009年春,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立项研究唐家山堰塞湖整治和北川遗址保护问题,并由张楚汉负责。
2013年至2016年,张楚汉主持完成由全国水利学科院士、知名学者100余人参加的中国科学院与国家基金委联合咨询项目《水利学科发展战略研究》。2022年,张楚汉参加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查勘。2024年10月24日,张楚汉被聘为世界客青博士智库联盟荣誉顾问。2025年5月,张楚汉参加的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播出,其表示,这40年干起来的都是世界第一,没有第二,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无怨无悔。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张楚汉的祖父张江粦在六个兄弟中排行老二,大伯公因抽大烟过早仙逝,三叔公当过梅县区的总务科长,四、五两个叔公早年去印度尼西亚经营生意;六叔公当过丰顺县税务局长。堂叔张琛、张作璞、张作堳、张作精都是清华大学50年代初的毕业生。祖父识字不多,帮人驶牛耕地维持家计且过早去世。祖母李新香一人抚育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张楚汉的父亲张作瑚生于1905年,排行老大,母亲余庆容在1908年出生不久就做了张家的童养媳。父亲20岁那年去印尼谋生,28岁返乡成亲,并于1947年在印尼去世。祖母于1957年离世。母亲于1983年离世。
感情生活
1962年4月30日,张楚汉和王桂琴结婚。1963年,大女儿张青出生,她在清华力学系毕业后直接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研究生,于1991年获博士学位,在壳牌石油公司(部门主管)工作。小女儿张瑾生于1972年,在清华化学系毕业后进入芝加哥大学并于2000年获博士学位,后转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博士后,师从诺贝尔奖得主钱永健,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副教授。
主要成果
张楚汉长期从事水工结构工程与抗震研究,提出一种无限边界单元以模拟不规则无限域,并与有限单元耦合,提出了拱坝-地基-库水动力相互作用的时域模型,使高拱坝及其耦联系统在强地震下可以考虑无限地基的辐射阻尼与地震自由场幅差与相位差影响。理论模型还将地基无限域与拱坝结构横缝非线性结合起来,得到了考虑地基辐射阻尼可降低拱坝地震响应25%~30%的结论,已应用于我国300米级高拱坝抗震设计中,对高拱坝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动力边界元法与断裂力学原理提出重力坝地震断裂与拱坝裂缝扩展模型,将这一模型发展到各向异性介质与非线性混凝土材料,进行了断裂试验验证,应用于多座混凝土坝抗震设计;在拱坝-库水-淤沙动力相互作用方面运用饱和多孔粘弹性模型得到了库水淤沙的反射特性;在边坡与地下工程研究方面提出了时域边界元与离散元耦合模型,应用于三峡船闸高边坡变形稳定预报以及地下厂房的抗震稳定分析。
张楚汉完成了三峡、二滩水电站、小湾、溪落渡等30多项高坝结构与抗震等关键技术研究。张楚汉发表论文400余篇,撰写《Nonlinear Behavior and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of Concrete Dams》《Numerical Modeling of Concrete Dam - Foundation - Reservoir Systems》《岩石和混凝土离散-接触-断裂分析》等学术专著。其中《Numerical Modeling of Concrete Dam-Foundation-Reservoir Systems》为英文版清华大学学术专著。
主要作品
书籍
论文
仅列举部分作品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张楚汉先后讲授《水工建筑物》《结构动力学》《水利工程科学前沿》等课程。自1987年起培养博士35名(包括与周维垣教授合作培养5名)。张楚汉主持的每周一次的学术沙龙活动坚持20多年,全组师生参加,由研究生们轮流报告研究成果,在讨论中产生创新思维,许多见解和理念如拱坝开裂分析的工程类比法都是在学术讨论中产生的。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张楚汉在清华大学工作50多年,清华大学有句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算起来,张楚汉早已超额完成任务了。但是,他仍然在他热爱并为之奋斗多年的水利水电工程和大坝抗震的岗位上坚守着,不断地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新的贡献。(清华校友总会评)
九十二岁的张楚汉先生,健步如飞、声音洪亮,清澈的眼神中流转着不灭的少年意气。他喜欢和年轻人交流,至今仍坚持每学期给学生上一堂大课;他喜欢一切新鲜事物,从天文地理到人工智能,什么都要学;他说不能只埋头学习,要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现在闲暇时还唱唱歌、做做操,每天上下班路上骑一段自行车。“勤学多思,溯源探异,律已助人,求实尚美”是先生的座右铭,他这样自勉,也这样育人。水利万物而不争,曾经赤足奔跑的青涩少年,成长为以山河为卷的水利大家,先生的德行与智慧恰如水流,奔腾不息,润泽万物。(央广网评)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张楚汉.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2025-05-07
张楚汉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5-05-07
张楚汉.清华大学.2025-05-07
张楚汉.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5-05-08
【南粤院士之梅州篇】水利水电工程专家 张楚汉.微信公众平台.2025-05-08
“乐水者”张楚汉院士畅谈学术人生.清华大学.2025-05-07
张楚汉、金涌、李强等三位教师获得清华大学2017年突出贡献奖.清华大学.2025-05-08
先生丨张楚汉:赤足奔跑 山河为卷.央广网.2025-05-08
一门七清华!张楚汉院士出任世界客青博士智库联盟荣誉顾问.微信公众平台.2025-05-07
【#92岁院士说干的....新浪微博.2025-05-07
黄河九篇.豆瓣读书.2025-05-07
世界都市之水.豆瓣读书.2025-05-07
水利科学与工程前沿(下).豆瓣读书.2025-05-07
水利科学与工程前沿(上).豆瓣读书.2025-05-07
基于细观力学的混凝土类材料破损分析.豆瓣读书.2025-05-07
混凝土坝非线性特性与地震安全评价.豆瓣读书.2025-05-07
水工建筑学.豆瓣读书.2025-05-07
岩石和混凝土离散-接触-断裂分析.豆瓣读书.2025-05-07
水利水电工程科学前沿.豆瓣读书.2025-05-07
NUMERICAL MODELLING OF CONCRETE DAM-FOUND A TION-RESERVOIR SYSTEMS.豆瓣读书.2025-05-07
张楚汉:中国水利 一辈子的事业.清华校友总会.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