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安

李喜安,男,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出生于丹凤县。主要研究领域为工程地质、地质灾害。

个人简介

李喜安,男,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出生于陕西丹凤。

1992年本科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

1992年7月~1998年5月在西安市水利电力局工作;

1998年5月至9月借调到西安市黑河指挥部工作;

1998年9月~2001年6月在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系攻读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2001年9月~2004年6月在长安大学攻读并获得地质工程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工程地质、地质灾害。

2005年至2009年期间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在职工作,并以“黄土潜蚀工程地质研究”为题完成了博士后研究报告,2009年12月出站。

出站后继续在长安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工程地质、地质灾害。

人物经历

“黄土暗穴成因试验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772182)

“毛乌素沙漠风积砂力学特性及工程应用深化研究”(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科研攻关项目)

宝鸡市市区与宝鸡地区活动断层调查与鉴定”项目。

“西部地区地裂缝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方案”项目研究(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20041100025)

“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大陆动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021)

作为主研人员参加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等重点项目,其中包括“探测湿陷性黄土暗穴技术研究” (2001~2004,交通部西部建设科技项目)、“公路工程与活断层及地裂缝灾害的精细探测及防治技术研究”( 2004~2007,国家西部重大交通科技攻关项目)、“雅江锦屏一级水电站高位边坡危岩体调查、险情排查及处理对策研究”(JPIA-G200541)、“陕南公路地质灾害数据库及其应用研究”(2004~2007,陕西省交通厅项目)、“山西省黄土路基暗穴超前探测技术及处理措施研究”(2004~2006,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合作项目)、“测井技术在油气田储盖组合评价解释中的应用”(国际合作项目)等项目。

参加完成的《典型黄土地质灾害成因机理与防治技术》荣获201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9)

个人作品

多迄今为止(2009年),合著专著1部(黄土洞穴灾害,科学出版社,2007),申请专利6项,已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40余篇,主要有:

李喜安,黄润秋,黄土崩解性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vol.28(A01):p3204-3213 (EI收录).

Xi-an Li, Jian-bing Peng, Aqueous foam stabilized by polyoxyethylene dodecyl ether, Chemical papers, 2009 (SCI收录).

Xi’an Li, Xiao ying.Qiao, Ya Hong.Deng, Run Yong Ma, & Jing hui.Kang, Test Study on the Velocity of Tunnel-erosion in Loess,the 11th IAEG Congress, Auckland, New Zealand,2010(accepted).

李喜安,彭建兵,陈志新等:黄土洞穴潜蚀地貌及其利弊综合分析,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vol.29(1):78-84.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李喜安,乔晓英、彭建兵、马润勇,大型天然黄土洞穴系统现场冲刷试验,工程地质学报,2009.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李喜安,彭建兵,马润勇等:黄土洞穴危害及其形成演化机制,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李喜安,彭建兵,陈志新,李滨,黄土地层地表径流下潜模式与地质灾害 工程地质学报 2007 15(4).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李喜安,彭建兵等:公路黄土路基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 2005年6月,vol.22(6): 87-9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李喜安,彭建兵等: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壤洞穴侵蚀模式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J], 2005年9月, vol.12(6): 25-27.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李喜安,彭建兵等:公路黄土路基湿陷性的室内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2005年9月, vol.22(9): 93-96.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李喜安等,湿陷性黄土地区黄土洞穴对公路的危害研究 陕西建筑 2005 (2).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李喜安,彭建兵等:黄土高原地区土洞对公路工程的危害及其致灾机理[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9月, vol.22(9): 61-64.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彭建兵,李喜安:黄土洞穴环境灾害效应研究[J],地球与环境,2005年,vol.33,(4): 1-7.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彭建兵,李喜安等:公路黄土暗穴分布规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6月,vol.22(6):1-5.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李喜安,彭建兵等: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洞穴的成因研究[J],公路 2005年11月,(11): 142-146.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李喜安,彭建兵等:公路黄土洞穴灾害与水土流失研究[J],公路 2004年12月,(12): 70-7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彭建兵,马润勇卢全中,李喜安: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灾害效应[J],地球科学进展, 2004, 19(3):457-466.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李喜安,彭建兵等: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壤洞穴侵蚀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 2003年6月,vol.10(2): 28-32.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李喜安等,西安市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 水资源保护 2003年5月,vol.19,No.3, p50-52.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李喜安等,黑垆土的地质特征初探,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2003年5月,p433-436,人民交通出版社

李喜安等,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沉积微相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10月,vol.10(增刊), p248-254.

李喜安等,BP神经网络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新进展 2002年10月,p136-139,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喜安,吴少波等,卡拉高莱斯油田U油组储层特征及其评价,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02年9月,vol.24,No.3, p36-40.

李喜安,彭建兵,用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评价黄土质边坡稳定性,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vol.13,No.4, p56-59(CSCD源刊).

李喜安,谭成仟等,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砾岩油藏测井描述,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9月,vol.23,No.3, p33-37.

社会职务

李喜安是国土资源部岩土工程开放实验室副主任,长安大学黄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IAEG)会员,陕西省地理学会理事,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际交流合作项目、重点项目、面上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地区联合基金等类型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会评专家,《Engineering Geology》《Catena》《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Remote Sensing》《Proccess》《中国公路学报》《工程地质学报》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工程地质学报》等期刊编委。

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李喜安导师简介-长安大学官网.长安大学官网.2018-03-17

李喜安.js.chd.edu.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