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化玉中的青花瓷,也被称为瓷化蛋白质体的“树化冷凝青花瓷”,是由大自然形成于白垩纪晚期(距今约6500万年至6700万年前)缅甸树化玉形成区,瓷化蛋白石质体的树化冷凝瓷。它是由树木与蓝藻类植物共生硅化冷凝而成的,是自然界浑然天成的旷世奇品,因此树化玉中的青花瓷可以被视为天然的青花瓷器。
树化玉中的“青花瓷”,不但展示了青花瓷的美丽与底蕴,同时美丽的年轮和树皮的沧桑记录着、提供着远去的那个年代的若干信息。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而且以其不可再生的宝石品质昭示:预计今后十年,增值数十倍,所以有很高收藏价值,被称为(植物舍利子有机宝石)天然的青花瓷器。
天然青花瓷来源与成因
天然青花瓷来源于缅甸树化玉形成区,形成于新生代与白垩纪晚期(距今约6500万年至6700万年前)它们大概约有200万年的重叠期,因缅甸树化玉中带有船蛆肉皮虫形共生树化玉的出现,进一步证实了树化玉的主要成因,来源于地球的南美洲尤卡半岛,遭遇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一次外来自然灾害,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硅化木,产生于石炭纪早期(距今约3.5亿年)的裸子植物化石,所以缅甸的树化玉绝大多冰种料,尤其是带有船蛆虫的共生料,形成于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同时也有极其罕见品种,如树化冷凝瓷与树化水晶体的形成时期,有可能更为久远的石炭纪与中生代白垩纪之间的某个时期约为2亿年前左右。树化冷疑瓷的形成相比较冰种树化玉而言,其内部纳了高坽[líng]土与相关黏土在地下水中冷凝而成为一件天然的瓷器,与现代人工制造瓷器所需要的原材料有着同棕同源之处,尤其是树化冷凝瓷中的青花瓷,同样如椰子火山陶瓷一样极其珍贵,纯正的树化冷凝青花瓷标准是,胎质体紧密,色泽干净明亮而温润,色彩如喧纸上泼墨,境界深远而自带国风底蕴,重点提示,色彩杂乱瓷化疏松等不属于青花瓷品种。成因是因森林受到不可抗拒的外来小行星撞击力量而被瞬间掩埋于地下,在长其无氧、高压、低温的环境中,逐渐地被周围的钙、铁、锰、铜、锌等矿物元素替换,并长期浸泡于不溶于水的二氧化硅饱和溶液之中,又在漫长的地质期,在温度、湿度、压力的不断变化之下,硅化木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而重新结晶,绝大多数主要成分转化成蛋白石,其中有极少部分因其环境特殊而产生了瓷化蛋白石品种的树化冷凝瓷树化冷凝瓷的形成比树化玉中硅化的冰种料更为复杂,是它的内部多了一些生产瓷胎的粘土物质与硅土,在地下水中冷凝形成,二氧化硅也是人工生产瓷器的原材料,当然需要一些粘土与器型做成某种形体,而大自然是以树木为载体,在特殊的地下环境中,用了亿万年的时间,冷凝而成的天然瓷器。在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同人工制作的瓷器,有着同宗同源而一脉相承的初始原理,树化冷凝瓷的特点,内部如人工瓷器断开面,胎质紧密摩氏度为5.5一6.5度,表层经过人工抛光后表面瓷亮或镜面无油润质感,树化冷凝瓷不同于火山瓷,因为它是在水中冷凝,瓷化而成无釉色层,树化冷凝瓷的色彩也有多种多样,由大自然形成于亿万年前,大自然以树木与蓝藻类植物共生硅化冷凝而成,此物是自然界浑然天成的旷世奇品。
树化冷凝瓷主要是瓷化的蛋白石质体,蛋白石作为宝石,英文名为opal,音译为欧泊,澳宝。是含水的二氧化硅化合物,成分为SiO2·nH2O,是非晶质结构,所以无一定的外形,断口为贝壳状,主要是二氧化硅的胶体沉淀形成的,如果沉淀在生物遗骸中,则形成"有机宝石",沉淀在海螺遗骸中,则形成"螺化玉",螺化玉仅在海南少有发现,当地人称为螺化石或海洋玉髓,因数量稀少极为珍贵。
参考资料
组图:鬼斧神工内形奇石--艺术收藏.人民网.2024-06-23
奇石(国宝级奇石).中国新闻观察网.2024-11-13
奇石(国宝级奇石).环球经济报道.2024-11-14
奇石(国宝级奇石).腾讯网.2024-11-14
中国奇石(国家形象之石).凤凰网.2024-11-17
中缅树化玉第一街云南瑞丽揭牌. 中新网.2024-06-06
树化玉——地球上亿万年前的珍贵窖藏.今日头条.2024-06-06
树化玉中的青花瓷.今日头条.2024-06-06
哈密蛋白石的鉴定与收藏建议.微信公共平台国家和田玉检验中心.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