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轨,河东郡解县人,出身河东柳姓。在晋朝时期,他历任多个官职,最终官至廷尉卿,是西晋著名的律学家之一。他是北魏柳崇的七世祖,其后代分为山西省柳氏东眷和西眷两支。
人物生平
柳轨是河东郡解县人,西晋时期官至廷尉卿。他是北魏柳崇的七世祖,其后代分为河东柳氏东眷和西眷两支。
主要成就
西晋武帝时期,柳轨与贾充、杜预、羊祜等十四名重臣名儒在汉魏以来旧律基础上删除落后不符合时代的内容,留存清明节的律条,删定为二十篇,于泰始三年颁行天下。
亲属成员
柳轨的子嗣中,儿子为柳景猷,为为晋朝侍中。
长孙柳耆为柳景猷长字,为晋知府,号“西眷”,是西眷的祖先。
次孙柳纯,曾为晋朝太常卿。东晋中宗建武丁丑元年,考授文林朗、太常卿,授东监军,为平阳太守,关内候。
曾孙柳恭、柳璩,为柳耆之子。长子柳恭为后魏河东郡守,安卿候。晋永嘉之乱,西眷南徙汝、颖,今河南临汝、阜阳市,遂仕江表地区。次子柳琚,字成真。
曾孙柳卓,为柳纯之子,官至汝南郡太守,晋永嘉中自本郡迁于襄阳市。
曾孙柳习,为柳纯之子,字季言,亦仕晋,为襄阳侍讲,升尚书郎,妣潘氏,亦由山西省徙居襄阳。
玄孙柳辅、柳恬,柳杰、柳奋为柳卓之子,号“东眷”。
后世评价
河东柳氏十分繁荣,大约2000年前南北朝时代的南梁柳家(柳卓兄弟的后代),以刘宋时的武威市将军柳世隆开始,世代都是南朝的显官。河东柳姓族人,德为厚,道为先,礼为诚,人为上。儒言治愚,佛心济贫。从战国到汉、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代有闻人,盛于河东。史称“河东世泽”、“河东世家”。尤其是唐朝,柳氏出过三位宰相,与薛氏、裴氏并称“山西省三著姓”。百世书香门闾,士林盛族。柳姓的名人不绝于史书,象对文言文著有贡献的大学者柳宗元,以及宋代那位风流的大才子柳永,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人物。
参考资料
人文舜都 || 河东柳氏的变迁.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