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葡萄(拉丁学名:Vitis amurensis Rupr.),又名阿穆尔葡萄、黑水葡萄、火葡萄。山葡萄喜光、耐阴、耐旱、怕涝,其抗寒能力强,能抗住-40℃的低温。常生于海拔100米-2100米的山坡、沟谷或灌木丛中。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京市、黑龙江省、吉林省等地区。此外,在朝鲜和俄罗斯也有分布。
山葡萄为木质藤本,叶宽卵圆形,先端尖锐基部宽心形。其花瓣呈帽状,花期为5-6月。果实为球形,成熟时黑色,果期为7-9月。种子为倒卵圆形。
山葡萄的功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食用、药用、经济和观赏等方面。据《中华本草》记载,认为山葡萄可入药的部分有果实、根、藤,分别可被制成名为“山藤藤果”和“山藤藤秧”的中药药材。山藤藤果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适用于烦热口渴等症状;山藤藤秧具有祛风止痛功效,适用于风湿骨痛、胃痛等症状。同时,山葡萄也常被用来酿造葡萄酒,或作为观赏植物用于公园、风景区等地的绿地。当然,山葡萄生长于山坡上的针、阔混交林缘及杂木林缘时,会攀援在树木上。多年攀援可导致树木的侧枝死亡或主梢死亡。
历史演化
有考古研究,在距今6700万年到1.3亿年的显生宙中生代白垩纪地质层中存在葡萄科植物。但由于大陆分离,广阔的、连片的陆地被分割成几大块陆地,原始葡萄被分隔到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再加上冰川的侵袭大部分葡萄种已灭绝。相比之下,东亚地区受冰川侵袭程度较轻,部分葡萄种得以保留,同时,当地居民无意识和有意识地进行一定选择,形成了一些比较原始的栽培型。而原产于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的山葡萄就属于栽培型中的一种。后来随着人类文化和经济而逐渐扩展到欧洲乃至全世界。
形态特征
枝
山葡萄为木质藤本,其小枝嫩时疏被蛛丝状绒毛。
叶
山葡萄卷须2-3叉分枝;叶宽卵圆形,长6-24厘米,3(5)浅裂或中裂,或不分裂,先端尖锐基部宽心形,基缺凹成圆形或钝齿,每边有28-36粗锯齿,上面初时疏被蛛丝状绒毛;基出脉5,脉在下面明显,被短柔毛或近几毛;叶柄长4-14厘米,被蛛丝状绒毛。
花
山葡萄的复总状花序疏散,基部分枝发达,长5-13厘米,初被蛛丝状绒毛;花萼碟形,近全缘,无毛;花瓣呈帽状粘合脱落;花盘5裂,子房圆锥。
果实
山葡萄果实为球形,径1-1.5厘米,成熟时黑色。
种子
山葡萄种子倒卵圆形,腹面两侧洼穴向上达种子中部或近顶端。
物种分布
山葡萄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京市、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安徽省、浙江省。此外,在朝鲜和俄罗斯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山葡萄花期为5-6月,果期为7-9月。其喜光、耐阴、耐旱、怕涝,喜湿润、肥沃土地。其抗寒能力强,能抗住-40℃的低温。常生于海拔100米-2100米的山坡、沟谷或灌木丛中,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多种土壤都能生长良好,但需要排水良好。
繁殖方式
山葡萄雌雄异株,多为野生。其可以自花传粉,也可异花传粉。受精卵过程是当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胚囊后,先端逐渐膨胀而最终花粉管破裂,其中雄配子与胚囊中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随后子房开始膨大,果实开始生长。
栽培管理
山葡萄人工繁殖时其生根极为困难,因此可以采用插、压条和嫁接的方式进行人工栽培。常规栽培方式为扦插。
采集和选择
采集山葡萄插条一般结合冬季修剪。冬季不埋土地区,可在落叶后至萌芽前结合修剪采集插条。插条要求品种准确,母株无病毒、生长健壮。选择充分成熟的一年生枝条的中下部作插条,要求芽眼饱满、木质部充实、髓部较小、色泽正常、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节部较大。
插条的贮藏
为了便于贮藏和减少蒸发,将采集的插条,修剪后扎成一捆,标明品种,进行贮藏。贮藏方法有窖藏和沟藏,可利用菜窖、果窖或专门建窖。较温暖地区多在露地挖沟贮藏,沟宽和沟深各1米左右,长度依插条多少而定。在沟底铺上厚湿沙,其上摆一层插条捆,再铺上湿沙,放入第二层插条,直到低于地面10厘米左右为止。用湿沙填满后,上盖一层秸秆或草袋片,最后覆土,厚度与当地植株越冬防寒埋土厚度相同。 贮藏中要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
插条的检验
贮藏后,应对插条进行检验。纵切芽眼检查,若生长点变褐色,则死亡。若死亡芽眼多于20%,必须增加扦插密度。剪开枝条检查,若剖面呈绿色带白,说明缺水,应在扦插前用清水浸泡。
插条的剪裁
一般将插条剪成2-3节,上剪口据芽眼1.5-2厘米处平剪,下剪口的斜面与芽相对,距芽眼1厘米处斜剪,以不伤横膈膜为度。
插条的催根
由于露地扦插,气温升高快,地温升高慢,加之萌芽需要的温度低于根系生长的温度,所以往往出现先萌芽后生根的现象。导致未生根以前水分和养分不能及时供应,先萌发的嫩芽逐渐枯萎,甚至死亡。
为此,一般采用插前催根措施。常用的催根方法有:
病虫害及防治
病害
山葡萄对一般真菌性病害有高度抵抗性,但不抗灰葡萄孢和霜霉病。霜霉病重点防治期为发病初期,可定时定量喷洒波尔多液;在发病中期可喷洒精甲霜灵等治疗性药剂,不同药剂交替使用。灰霉病重点防治时期在8月下旬至9月初,主要防治果穗。
虫害
虫害主要有绿盲蝽和葡萄二星叶蝉。绿盲成虫迁徙性强,因此防治的关键是在落叶后及时清理果园,并喷洒石灰硫黄合剂等药剂。若在展叶和开花期发生严重虫害,建议统一喷洒对天敌毒性小的杀虫剂。葡萄二星叶蝉防治关键时期在6月下旬及7月中下旬的若虫期,可喷洒狂刺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加上必备600倍液来防治。
危害
山葡萄生长于山坡上的针、阔混交林缘及杂木林缘时,会攀援在树木上,对树木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多年攀援可导致树木的侧枝死亡或主梢死亡。可采取地面割除或挖掉根茎的方法去除食用葛的防治措施。
功用价值
食用价值
果实酸甜可口,可鲜食,也可用于酿酒或制醋。
药用价值
据《中华本草》记载,认为山葡萄可入药的部分有果实、根、藤。
果实
山葡萄果实可作为药材基源,被制成名为“山藤藤果”的中药药材。其性味酸、凉,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适用于烦热口渴、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等症状。
根和藤
山葡萄藤和根可作为药材基源,被制成名为“山藤藤秧”的中药药材,该药材又被称为“婴奥和黑水葡萄”。其气味辛、凉,归胃、归肝经,具有祛风止痛功效,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痛、胃痛、腹痛、神经性头痛、术后疼痛以及外伤痛等症状。
经济价值
山葡萄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是酿造高档葡萄酒的优质原料。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利用当地抗寒性极强的山葡萄和山欧杂交品种葡萄来酿造葡萄酒。山葡萄酒广受消费者喜爱,是东北地区的特色产业。
同时,山葡萄是葡萄属中最抗寒的一个种,具备很大发展潜力。自2019年以来,新疆林科院陆续从吉林省地区引进抗寒性状表现优异的10余个山葡萄品种, 经驯化、区域栽培试验,从中筛选出了部分适应性良好的品种。截至2023年9月,山葡萄栽培面积稳中有升,产量持续增加。
观赏价值
山葡萄常用于公园、庭院、居住地及风景区等地的绿地作为观赏植物。
下级变种
山葡萄包含两个变种,即伏牛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var. funiushanensis F.S.Wang)和深裂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var. dissecta Skvorts.)。两者对比如下:
参考资料
山葡萄.iPlant 植物志--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23-10-30
Vitis amurensis Rupr.,1857 山葡萄 .中国自然标本馆.2023-10-31
山葡萄.物种2000中国节点网站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10-30
山葡萄 吉林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2019年版).药智数据.2023-11-04
山藤藤果.药智数据.2023-11-04
山藤藤秧.药智数据.2023-11-04
日月峡中草药(1104)--山葡萄2.物种库.2023-11-05
葡萄花盛开的季节.科学网.2023-11-04
日月峡中草药:山葡萄藤.自然之声 生态图像网.2023-11-09
日月峡中草药(1108)--山葡萄6.中森网.2023-11-05
葡萄酒知识:何为全汁、半汁、山葡萄酒.逸香葡萄酒教育.2023-11-16
伏牛山葡萄. iPlant 植物志--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23-11-09
深裂山葡萄.iPlant 植物志--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