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衡,又名林豆豆,1944年8月出生于延安市,是林彪和叶群的女儿,曾担任《空军报》副主编,北京黄鹤大酒楼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1962年,林立衡进入,后转至。两年后,因健康原因中断学业,在家养病。1965年3月,林立衡前往空军报社工作,同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的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广受好评,其中《三访九厂》受到毛泽东赞扬。此外,她的个人作品如《壮志凌云》《根深才能叶茂》等也受到关注和好评。1969年,25岁的林立衡被任命为 《空军报》 副总编辑。
1971年9月13日凌晨其父林彪一行人叛逃,在坠落,机毁人亡。林立衡接受审查,审查期间曾服用安眠药自杀未遂。后来她写信向毛泽东求助。1974年7月31日,毛泽东批示解除了对林立衡的审查。1975年10月5日,林立衡转业到郑州汽车制造厂担任革委会副主任,分管计划生育,行政职务相当于部队副营级。1976年5月“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高潮中,林立衡被说成是“翻案风”的“残渣余孽”,她的革委会副主任职位被剥夺,下放车间当工人。1988年,林立衡回了,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当了一名研究人员,化名路漫。2002年5月18日,林立衡应家乡某公司之邀请出任北京黄鹤大酒楼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九一三事件,林立衡揭发叶群和林立果试图要挟持林彪出逃,对时局改变起到了重要的角色。作为林彪的女儿,她对林彪的意图和行动有一定的了解,并在关键时刻采取了行动。她的报告最终导致了中央采取了措施,防止了事态的恶化。
人物经历
早年和教育经历
1944年8月,林立衡生于延安,因为他的父亲林彪小的时候喜欢吃炒黄豆,因此林立衡降生后,就以“豆豆”作女儿的乳名。林豆豆参加工作后改名林立衡, 这个名字的选取,蕴含了其父林彪的深意。“立”字,代表着坚定的立场,寓意着站稳无产阶级革命的立场;而“衡”字,则意味着均衡,寓意在德、智、体三个方面都要均衡发展。林立衡是父亲林彪和母亲叶群所生的第一个孩子,从小就跟着他们转战南北,备受林彪的宠爱,但和母亲叶群关系不好。
林立衡在考大学前,曾在1962年第1期 《解放军文艺》上发表回忆性文章《董叔叔》,获得好评。这篇散文以独特的取材和内容展现出了她的写作才华。同年,林豆豆高考作文也得高分。1962年,林立衡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后因健康问题转至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两年后,因与母亲关系紧张导致上课不足,中断学业,在家养病。
此时,林立衡与其母叶群关系几乎剑拔弩张,叶群常怀疑林立衡诽谤她,对林立衡施以暴行。导致林立衡怀疑叶群是否亲生母亲。虽证实林立衡是叶群所生,但母女关系未改善。令人费解的是,叶群却极度关心林立衡的婚姻,并派人全国选婿。叶群几次三番将女儿林立衡逼入自杀的境地。
初入《空军报》
林立衡停学休养一段时间后,向父母提出参加工作的要求,并得到父母的同意。1965年3月,林立衡前往空军报社工作,负责编“空中哨兵”文艺副刊,其中林毅副主编负责帮带她。林立衡的到来引起关注和好奇,虽态度端正、为人谦和,但因家庭背景和领导观念差异,与同事间有隔阂。她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但仍尽职尽责完成任务。尽管工作表现受认可,但身份和行为仍受争议和猜测。
林彪对女儿林立衡在《空军报》的工作非常关心,经常给予指导和鼓励。1965年5月和7月,林立衡在《空军报》上发表了两篇文章,林彪看后非常高兴,特意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底下,并且鼓励女儿继续努力。他对女儿的带教从最基础的东西讲起,随着林豆豆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渐深入到政治化的问题上。
在林立衡刚刚到《空军报》工作的3个月内,报社领导就考虑发展她入党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报社内部产生了分歧。虽然林立衡入党了,但是一些持不同意见的人如赵鹏和林毅等人却被记了账,后来被打成了“反党小集团”。
林立衡在空军期间,成功请毛泽东为《空军报》题写报头,使其威望在空军内骤然提高。她曾与他人合作在《空军报》发表数篇通讯,其中《三访九厂》受到毛泽东赞扬。此外,由《解放军报》一位作家加工润色、林豆豆撰写的个人作品《爸爸教我怎样学会写文章》也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林彪的思想和理念。后该文章被作为《空军报内部通讯》供通讯员学习参考,空军报社大字铅印500本,空军党委常委每人一本,认真学习。
在“文革”期间,由于林豆豆在空军报社的存在,空军报社成为了斗争的漩涡。中央军委允许成立“战斗队”,空军报社的“东风战斗队”积极活动。1966年,空军党委开会批判刘亚楼和吴法宪,但林彪认为会议方向错误。各“战斗队”逐渐解散,唯独林立衡的“愚公移山战斗队”受到叶群支持,而其他批判大字报的勤务员也纷纷转向林家。林毅的大字报坚持反对“愚公移山战斗队”,但最终被取缔。林豆豆和林毅等五人被指责为“五人反党小集团”,受到严格限制。
1969年10月,在其弟林立果被任命为空司办公室副主任兼作战部副部长后,林立衡被任命为《空军报》副总编辑。吴法宪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员,终于安排好了林彪和叶群的子女。
“九一三”事件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反革命集团试图篡夺国家主席职位失败,继而策动武装政变。1970年10月,林立果组成了“联合舰队”。1971年在上海制订了武装政变计划《“571工程”纪要》,指责毛泽东是“现代秦始皇”。
1971年3月31日,林立果指定江腾蛟为协同作战的负责人。9月,林彪察觉其密谋夺权之事即将败露,决定谋杀毛泽东,发动武装政变。9月7日,林立果向“联合舰队”下达了一级战备的命令。9月8日至11日,林立果、周宇驰先后分别向“联合舰队”传达林彪手令,部署杀害毛泽东。
在九一三事件发生前,林立衡察觉到了林彪一伙的阴谋,并多次与林彪的警卫秘书李文普谈话,试图让他相信林立果要带林彪去广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甚至要害毛主席的事。虽然李文普开始并不相信,但后来他也感到事情不对头,并向上级报告了这个情况。
林立衡还直接向中央警卫团副团长张宏报告了林立果的阴谋,并让他马上与中央联系。这个报告最终导致了中央采取了措施,防止了事态的恶化。
林彪慌忙中作出决定南逃到广州,企图另立中央,分裂国家。9月12日,林立果、周宇驰分别布置南逃。9月12日晚派256号专机供林彪、叶群和林立果使用。9月12日深夜,在得知周恩来追查专机去山海关区的情况后,遂于13日零时秘密潜入山海关机场。零时32分,飞机强行起飞,企图外逃。途中油料用尽,凌晨2时半,在蒙古国成吉思汗市东北的草原上机毁人亡。
1971年9月13日凌晨3点15分,周宇驰等劫持3685号直升飞机企图外逃。中央及时采取拦劫、迫降措施,6点多该机在京郊怀柔县境内降落后,周宇驰、于新野开枪自杀,李伟信被活捉。从直升飞机上缴获了大量国家机密文件和策划武装政变的材料,包括林彪9月8日的手令。其后江腾蛟等“联合舰队”的其他成员也一一被捕。
深陷政治漩涡
"九·一三"事件后,林立衡及其男友张清林被带到玉泉山进行一般关押审查。接着转到北京卫戍区某师师部驻地,开始接受专案组审查。中共中央首次公开林彪出逃文件,表扬了林立衡的揭发。她起初拒绝交代问题,后改变态度,大量揭发林彪对毛泽东的负面评价。这导致她遭受批评和激烈批判,被视为攻击毛主席的“放毒者”。她的处境恶化,从“功臣”变为“钉子”,待遇大变。她写信给毛泽东要求面谈,但被周恩来以集体谈话方式接待。谈话后,她被安排到空军招待所,但仍有专案组人员看守。
1974年年初开始“批林批孔”运动,林立衡的处境急剧恶化。由于“批林批孔”的真正目的是“批周公”,揭批周恩来和林彪的关系成了运动的重点,林立衡面临空前的压力。对前途和人生悲观失望的林立衡找机会吞服了大量安眠药,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人民解放军301总医院把她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为防止她再度自杀,把她关进一个只有8平方米的房间,派专人日夜监守。房间内昼夜开着灯,不准挂蚊帐,她身上被蚊虫叮咬得红肿一片,看守人员每天端来一盆稀释的敌敌畏泼洒在地面上。屋内空气污浊,又不见阳光,看守人员在墙上挖了个小洞,每天让她伸出手臂晒半小时的太阳。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林立衡掉了6颗牙,头发掉了一半,体重剩下70多斤。
在生死存亡关头,她向毛泽东发出求救信。1974年7月31日,毛泽东亲笔批示解除了对林立衡的隔离审查,中央政治局也做了决定,送她去农场劳动,并把张清林调往空军。空军组织部门还根据上面的指示,决定“批准”林张立即结婚。
翌年10月,林立衡被安排转业,邓小平在3个地点中圈了郑州市这个交通最方便也是最大的一个城市。林立衡到了郑州后,在一个汽车厂当了副营级的革委会副主任,1976年5月“反击右倾翻案风”起,由于她来郑州是邓小平圈定的,她被说成翻案风的残渣余孽,革委会副主任职务被剥夺,下放到车间当了工人。
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林立衡在北京的工作问题和户口问题随之解决,并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她的丈夫也被安排在北京市卫生部门工作。
出任酒楼经理
2002年2月,57岁的林立衡意外地接到了黄冈市一位领导的电话,邀请她出任即将在北京成立的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管理一家酒楼的运营。林立衡以不懂经营为由婉言谢绝。
3月初,林立衡再次收到邀约,公司的两位领导亲自上门拜访,请她担任职务。林立衡被诚意打动,表示考虑。对方再次来访时,林立衡接受邀请,决定担任“黄鹤大酒楼”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林立衡上任后,与邻居和行人交流,发现中低档酒楼在北京有潜力,定位为中低档餐饮场所,注重饭菜口味和质量。她找到崇文门幸福大街上一家经营不善正准备关门的高档酒楼,急于脱手的老板仅开出了150万元的低价,林豆豆当即拍板定下。林立衡亲力亲为装修和招聘,2002年5月18日“黄鹤大酒楼”开业。初期生意火爆,但不久冷清。林立衡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员工心理误区,采取改变服务态度、狠抓饭菜质量和口味、替顾客节约等措施,使酒楼重新焕发生机。
社会活动
2009年5月16日,在,林彪之女林立衡、陈毅之子陈昊苏、贺龙之女、左权之女等80多位八路军、新四军将领后代齐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共同庆祝祖国母亲60岁生日。陈毅之子陈昊苏等代表将领后代发言,他们追寻父辈的革命足迹,追忆当年八路军、,浴血奋战,顽强抗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2014年11月1日,为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70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漳战役83周年,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后代座谈会,林立衡公开露面。林立衡在即席发言中提出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对历史事件应加紧挖掘、整理的建议。
2016年1月29日,军校同学会在京理事暨亲属迎春茶话会在北京举行,茶话会由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孙凌雁主持,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中共负责人陈毅之子陈昊苏、黄埔军校一期生之子刘凡、郑洞国之孙郑建邦、黄埔军校教官郭沫若之女、黄埔军校四期生林彪之女林立衡等70余人出席茶话会。
人物争议
挟持说
关于九一三事件中,其父林彪外逃,林立衡一直较为坚持“挟持”说。根据她在审查时的描述,林彪在登机前,自身已失去行动思考能力,是被叶群和林立果“挟持”到256号三叉戟飞机上外逃。但大部分历史学者则不太认同这种说法,认为叛逃一事林彪早已知情。
有研究者认为“九·一三”前几天,叶群频繁地给林彪谈话,有迹象表明她给林彪讲了想出走的意图。张宁的《自己写自己》,也都披露了林彪事先已经知道叶群想要外逃的事情。
此外,林立衡在7日中午就知道了林立果企图谋害毛泽东、劫持林彪外逃的计划,而在以后的5天多时间里,林立衡一不给林彪报告,二不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事态,只是在林彪身边少数几个工作人员那里兜圈子,要他们“提高警惕”,“保护好首长”。不去寻求最有权威的人物出面解决,反而将解决这件最严重事情的责任,推到担不起这个责任的北戴河区警卫部队身上,让他们去阻拦林彪上飞机。
有研究者认为林立衡在处理林彪外逃问题上,一直有个自己的小算盘,“希望将天大的这么一件事,局限在北戴河的小范围内悄悄地解决”,把林彪与叶群、林立果进行切割,“天真地认为如果8341部队在北戴河将叶群、林立果处置了而不告诉北京,林彪就可以保住了”。
个人生活
在1981年归来后,林立衡发现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亲友们对她避之不及,深怕被她牵连。然而现在,人们纷纷前来找她,请求她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她的伯父一家在“9·13”事件后受到牵连,被下放到安徽农村,中组部对此事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同意将侄子弄回北京,并已经帮助他的户口从农村转移到郑州市,再从郑州转到北京。张清林的几个侄女也得到了林立衡的帮助。她一个个地跑前跑后,帮助她们找到合适的工作或学校。张清林的弟弟也因为过去的牵连而想要回到原来的单位。她写信给吕姓领导人,虽然自“9·13”后她就再也没见过这位老同志,但他收到信后迅速批复,解决了问题。
还有一些同志在“文革”期间与叶群和林立果并无关联,仅仅因为陪伴过她而受到牵连,现在生活十分艰难。对于这些同志,林立衡也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们。
人物关系
林彪(父亲)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出生于湖北黄冈林家大湾村,军事家,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随朱德、陈毅转战多地。1930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率部挺进华北前线,同聂荣臻指挥了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中,他与罗荣桓等指挥了多个重要战役,解放了全东北地区。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多个重要职务,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然而在"文革"中,他与反革命集团勾结,阴谋夺取权力并谋害毛泽东。1971年9月13日乘飞机外逃时在蒙古机毁身亡。1981年1月25日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
叶群(母亲)
叶群(1917—1971年9月13日),原名叶静宜,福建省福州市闽侯人。林彪元帅夫人,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35年毕业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同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后去延安市。抗日战争后期与林彪结婚。曾任林彪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办事组成员。“文革”中,她积极参加林彪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发动反革命政变的阴谋活动,是林彪反革命集团的主犯之一。于1971年9月13日随林彪同机外逃,坠死在蒙古成吉思汗市。1973年8月被永远开除党籍,撤销其党内的一切职务。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林立果(弟弟)
林立果(小名老虎,1945年—1971年9月13日),林彪和叶群之子,是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兼作战部副部长、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重要成员。
1970年10月,在林彪的指挥下,林立果纠集一批帮派骨干分子,组成所谓“联合舰队”,制定了武装政变计划 --《“571工程”纪要》,积极进行武装政变的准备。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他们的阴谋。林彪、叶群、林立果等眼见阴谋败露,于1971年9月13日凌晨仓皇乘飞机外逃叛国,途经蒙古成吉思汗市坠落,机毁人亡。
张清林(配偶)
张清林,籍贯湖南省,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外科医生,经黄永胜的夫人项惠芳介绍,与林立衡相识并开始恋爱。张青霖对“选美”活动持反感态度,最初并不愿意与林立衡交往。然而,当他得知林立衡的处境后,深感同情。林立衡为了阻止叶群无休止的挑选,决定接纳张清林,两人在相处中逐渐了解对方。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初是一种友谊,而非爱情。
王淑媛(干妈)
王淑媛对林立衡影响深远,尽管她们没有血缘关系。王淑媛出生于江苏省农村,解放前已有一子一女。解放后成为幼儿园保育员,负责照顾军人和烈属的后代。她吃苦耐劳,细心照料,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1963年左右,王淑媛成为林家的勤务人员,照顾一家四口的日常生活。此时林立衡已为十几岁的大姑娘,与母亲关系紧张。王淑媛的加入为她带来温暖,两人建立了深厚友谊。
1971年,由于林彪的原因,她们都受到了审查。之后,林立衡转业到地方工作,王淑媛则返回老家。直到80年代末,林立衡调回北京工作,重新与王淑媛取得联系,将其接到北京团聚。这对患难与共的“母女”晚年过得很幸福。
参考资料
林彪孩子与母亲关系差 林立衡曾派人调查是否亲生.中国新闻网.2023-09-30
中国十大元帅的后代都在干什么?(图).京华网.2024-09-23
人物风流:林彪“九一三”叛逃事件前后的周总理.新浪文化.2023-11-24
林豆豆检举叶群挟林彪出逃 警卫以为又是林家闹矛盾.凤凰网.2023-11-24
林彪孩子与母亲关系差 林立衡曾派人调查是否亲生-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11-23
毛家湾服务员披露林彪家庭生活内幕-新闻中心-南海网.南海网.2023-11-23
在林彪家族中,究竟有没有毛泽东的“内线”?.中国新闻网.2023-12-18
“九一三”事件.共产党员网.2023-12-10
中国十大元帅的后代都在干什么?(图).央视网.2024-08-13
鲜为人知:林彪家人在“9·13”事件后.凤凰资讯.2023-11-24
“九一三”后林彪之女遭到激烈批判:一度自杀.凤凰网湖北.2023-11-24
《中华文摘》文章:林豆豆这样当大酒楼老板 .中国新闻网.2023-11-23
将领后代相聚抗战馆 共祝新中国60华诞[组图].凤凰网.2023-10-02
近百名“红二代”在京座谈,林彪之女林豆豆等露面.澎湃新闻.2023-12-10
黄埔军校同学会举办在京理事暨亲属迎春茶话会.中国新闻网.2023-09-30
林彪“九·一三事件”谜团解析-中华读书报-光明网.光明网.2023-11-24
从“天上”掷到地上:林豆豆的三次自杀.凤凰网资讯.2023-11-24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2023-10-02
林彪 .中国政府网.2023-10-02
林彪反革命集团灭亡.人民网.2023-10-02
8月20日.人民网.2023-10-02
叶群.中国政府网.2023-10-02
9月13日.人民网.2023-10-02
林立果大学毕业后被其父安排进入空军工作经过.人民网.2023-10-02
张宁揭秘:“九一三”前后的林立果与林彪.凤凰网.2023-11-24
毛家湾服务员披露林彪叶群家庭生活内幕.新浪新闻.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