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苯海拉明

盐酸苯海拉明是一种常见的抗组胺药, 能降低机体对组胺的反应,有较强的中枢抑制、轻度阿托品样抗胆碱、止吐以及防晕作用。常用于皮肤黏膜的过敏,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瘙痒症等。

盐酸苯海拉明的常见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针剂,给药方式包括口服、肌内注射。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口干、头晕、恶心等。服药期间应注意不宜驾驶机动车辆及从事有危险的机器操作等;不宜用于早产、新生儿、孕妇及老年人;与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同用时,盐酸苯海拉明抗胆碱作用增强及延长。

盐酸苯海拉明已纳入国家医保,盐酸苯海拉明片为国家甲类医保药品。

医学用途

适应证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25~50mg,一日2~3次,餐后服用。

肌内注射,一次20mg,一日1~2次。

用于预防晕动病,宜在旅行前1~2小时,最少30分钟前服用。

小儿科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mg/kg,一日3次。

制剂与规格

盐酸苯海拉明片:25mg。

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1ml:20mg。

盐酸苯海拉明软胶囊:25mg/50mg。

药理机制

苯海拉明主要通过拮抗 H1受体发挥作用,作为H1受体阻断药物,苯海拉明具有与组胺分子类似的乙基叔胺结构,能够与组胺竞争结合受体和必须结构。苯海拉明可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作用。对组胺直接引起的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和通透性增加(水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苯海拉明作为第一代H1受体阻断药,中枢活性强、受体特异性差,故而会引起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作用。

苯海拉明可通过血脑屏障,具有一定中枢抑制作用,能够镇咳、局麻、消肿、止痒,表现为镇静、嗜睡。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中枢H1受体被阻断,阻断了中枢内源性组胺介导的觉醒反应。

苯海拉明具有阿托品样抗胆碱作用,止吐和防晕作用较强。

药代动力学

口服或注射给药,吸收迅速完全,在肺、脾、肾、肝、脑和肌肉中浓度最高,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8%。口服给药后,15~60分钟起效,清除半衰期为4~7小时。盐酸苯海拉明由肝脏代谢,大部分水解生成二苯甲醇后,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尿、粪便、汗液排出,亦可随乳汁分泌。

风险与禁忌

不良反应

药物过量

盐酸苯海拉明药物成人使用过量可能引起发热、震颤、呼吸困难、低血压;婴儿与儿童用药过量可致激动、幻觉、抽搐,甚至死亡。

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用药

风险提示

2007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内部对小于6岁儿童的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进行了回顾,结果发现:1969~2006年间,有69例使用抗组胺药(包括苯海拉明)死亡的报告。FDA意识到了此类药品存在的问题,于2007年8月15日发布信息,要求除非有专业人员指导,否则不能将感冒咳嗽药用于0-2岁婴幼儿,同时要求严格按标签和说明书指导给药,使用专业量器等。

2008年,加拿大卫生部宣布,出于安全性考虑,6岁以下儿童不应使用咳嗽和感冒产品,包括含苯海拉明的产品。含苯海拉明的产品仍获批用于6岁以下儿童的过敏适应证。此外,含苯海拉明的助眠产品也可用于12岁及以上的儿童。

2012年12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第12期药物警戒快讯中提示,包括苯海拉明在内的部分抗组胺类药物成分在儿童中的使用缺乏有效性并存在潜在风险。

2020年9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警告称,服用高于推荐剂量的苯海拉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脏问题、造成癫痫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2022年3月,加拿大卫生部发布健康产品信息通告,提示在看护人差错、无监护下意外摄入以及故意滥用/过量服用苯海拉明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历史

1910年,医学家发现了组胺对血管的扩张作用,包括出血、红肿等,后来人们意识到组胺在过敏与发炎的调节上的作用,包括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通透性增加、分泌活动加强、鼻黏膜水肿、呼吸阻力增加、休克等。

1943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前教授George Rieveschl在研究东莨菪碱时发现了苯海拉明对组胺有拮抗作用。

1946年,苯海拉明由McNeil-PPC药业(后来成为强生药业的一员)最先上市,商品名为Benadryl,成为美国批准的第一个抗组胺药

1948年,科研人员在研究抗组胺药对动物不同器官的组胺受体作用后,提出在人体内也许有两种对组胺敏感的受体,其中一种能被苯海拉明及有关的抗组胺药所阻断,称为H1受体。H1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最广泛应用是治疗过敏性疾病。另一种组胺受体则不能专一性地被这些抗组胺药所阻断,也就是H2受体。

1960年,发现苯海拉明可抑制神经递质5-羟基色胺的再摄取,成为研发抗抑郁药的重大线索,促使氟西汀的发现。

使用情况

苯海拉明是由辛辛那提大学前教授George Rieveschl 发现。在美国,盐酸苯海拉明胶囊于 1946年3月获得美国FDA批准,商品名为Benadryl,现已撤市。

1972 年 8 月,盐酸苯海拉明胶囊( 硬胶囊 )由巴尔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BARR LABORATORIES INC)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Diphenhydramine 氯化氢

1975年,盐酸苯海拉明片由兴和株式会社(Kowa Company Ltd.)在日本通过再评价,商品名为“RESTAMIN kowa Tab. 10 mg”。

1997年,盐酸苯海拉明片在英国上市,商品名为Boots Sleepeaze 25 mg tablets,2007年,以相同商品名上市50mg规格产品。

2000年,盐酸苯海拉明软胶囊由辉瑞公司(Pfizer GmbH)在德国奥地利上市。

2008年,盐酸苯海拉明片由强生(中国)有限公司麦克尼尔消费者健康部(Johnson & Johnson Consumer Inc. McNeil Consumer Healthcare Division)( 原研厂麦克尼尔消费者保健公司1959 年被强生有限公司收购)在美国上市,上市状态为最终非处方药专论(OTC monograph final)。

2009年,苯海拉明纳入中国医保。2020年7月,新华制药发布公告称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盐酸苯海拉明片(25mg)《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新华制药为中国第二家过评企业,2020年1月,宜昌人福药业的盐酸苯海拉明片在中国获得首家过评。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7月,中国境内上的盐酸苯海拉明片企业共55家。

赞比亚,苯海拉明被禁毒委员会列为管制与禁用药物。而在美国,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的多种剂型及复方制剂仍被广泛使用。在地域经济发展尚不均衡的中国,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价格便宜的第一代传统抗组胺药物尚未退出临床一线

化学信息

专利

盐酸苯海拉明最初于1946 年获得批准, 帕克戴维斯公司(Parke, Davis & Company)持有其专利,该专利于1964年到期。

以下表格是部分中国厂商持有的相关专利:

表格内容来源:

争议

参考资料

药品商品名通用名称查询.药智数据.2023-08-03

国家医疗保障.国家医保服务平台.2023-07-30

盐酸苯海拉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08-03

盐酸苯海拉明.Chemicalbook.2023-07-30

盐酸苯海拉明软胶囊说明书.药智数据.2023-08-17

药物警戒快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08-17

药物警戒快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08-05

药物警戒快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08-05

FDA warns about serious problems with high doses of the allergy medicine diphenhydramine (Benadryl).FDA.2023-08-01

Health Product InfoWatch – March 2022.Government of Canada.2023-08-05

跨越了百年历程而认知的抗过敏药.安安网.2023-08-01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8-25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盐酸苯海拉明片(25mg)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公告.巨潮资讯网.2023-08-25

Long-term use of diphenhydramine.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2023-08-17

国内抗组胺药物市场分析:老药尚未退新品来争雄.中国报告大厅.2023-08-25

Diphenhydramine Hydrochloride.ScienceDirect.2023-08-17

What Are the Short & Long-Term Effects of Diphenhydramine Use?.Serenity AT Summit.2023-08-06

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2023-08-25

What is the Benadryl challenge? New TikTok challenge that’s left 13-year-old dead.Independent.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