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尔济斯犬

玛尔济斯犬(英文名:Maltese),是一种小型犬,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的马耳他岛,并因此而得名,已有2000多年历史,类似玛尔济斯犬的图形曾出现在古埃及坟墓中。1888年,玛尔济斯犬首次被美国养犬俱乐部(AKC)认定,1948年被联合养犬俱乐部(UKC)认定。其情温和而警觉,且精力充沛,但也异常敏感较难驯养。其喜欢清洁、干燥,饲养时应远离潮湿环境。

历史上,玛尔济斯犬长期都是欧洲贵族的陪伴狗,为一级家庭犬和能力强的看家犬。中世纪以前,该犬种因其美丽的外表而受到女性的珍视,一向是欧洲贵族们的日常伴侣动物。20世纪初,该犬种先后传入日本、中国和菲律宾等国,并成为日本饲养爱好者的首选玩赏犬之一。

玛尔济斯犬雄性体长21~25厘米,雌性20~23厘米,两性个体体重均约为3~4千克。其颅顶稍圆,眼睛大,眼球略突出,小而圆的鼻子呈黑色,颈部相当长。全身覆盖着较长且扁平的、柔滑的白色毛发,毛发几乎垂到地面。通常情况下,该拉布拉多贵宾狗家养寿命在15~18年,6—8个月达到性成熟,12个月体成熟,达到体成熟可以交配繁殖,每年春季与秋季发情2次,妊娠期58—65天,每胎4—6只。

名称由来

玛尔济斯犬原产地为地中海的英国属地——马耳他岛,并因此而得名。玛尔济斯犬的祖先生活在地中海中部的港口和沿海城市,它的命名可以追溯到地中海地区的许多海洋名称,例如亚得里亚海,西西里岛等。“maltais”来自闪米特语单词“malat”,表示避难所或港口。另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对它的命名是“canes melitenses”。

选育历史

公元前

玛尔济斯犬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的马耳他岛。早在公元前3500年,马耳他地区就是一个繁荣的海港和金融文化中心,从公元前1500年开始到2000年间,这个要道被腓尼基人、希腊人、迦太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和诺曼人等航海帝国缔造者占领。

业内通常认为,玛尔济斯犬的祖先就是被生活在欧洲中南部地区的民族带入马耳他岛的狐狸犬,但也有历史学家认为玛尔济斯犬可能是由希腊崛起前统治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引入马耳他地区的。曾有马耳他学者认为梗犬、西班牙猎犬和斯皮茨犬均是玛尔济斯犬的前身,但也有人坚持认为玛尔济斯犬是马耳他的本土动物,是自己独特的类型,并且是其他犬科动物品种的贡献者。在公元前13世纪,类似此犬的图像便出现在埃及古墓中。

玛尔济斯犬的祖先可能是欧洲最早的玩赏犬之一。公元前4世纪,希腊黄金时代的陶瓷上描绘了“Melitaie Dog”,亚里士多德称其为“比例完美”的狗。这个时期玛尔济斯犬已经成为了罗马和希腊贵族的玩赏犬。约公元前55年,玛尔济斯犬随罗马军团抵达英国,而后成为了英国宫廷非常重要的伴侣犬。直到中世纪时期之前,其一直是欧洲贵族们的日常伴侣。

公元五世纪以后

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的崩溃在一定程度上在玛尔济斯犬选育的历史进程中造成了全新的影响。自腓尼基人时代起,玛尔济斯犬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被用作物物交换,由此导致其也在中国地区扎根下来。在西方动荡时期,亚洲地区的饲养者不仅让这个品种活了下来,还通过与其他东方品种如藏獒等进行杂交进行了品种改良。

直到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后,养狗这一古老的娱乐活动又重新流行起来,在此期间一批全新的、经过改良的玛尔济斯犬受到了西方贵族的喜爱。15世纪时,玛尔济斯犬在英国已经广泛流行。1864年,英国伯明翰举办了首次玛尔济斯犬联谊会。1888年,玛尔济斯犬首次被美国养犬俱乐部(AKC)认可。1948年,其被联合养犬俱乐部(UKC)认可。截至2023年,其已经被国际犬业联合会(The Kennel Club)、日本养犬俱乐部(JKC)等组织收录。

形态特征

体型

玛尔济斯犬的体型较为矮小,雄性21~25厘米,雌性20~23厘米,体重为3~4千克

被毛

玛尔济斯犬的全身覆盖着较长且扁平的、柔滑的白色毛发,仅耳部有淡黄色或柠檬色斑,毛发几乎垂到地面。被毛是纯白色的,也可能是浅象牙色或柠檬色,毛色发育不好可能会出现浅橙色阴影。被毛有光泽且丝滑,较硬。该品种为单层被毛(没有底毛),从身体中心部分到地面,长长的被毛挂在身体两侧,可以在头顶部梳成辫子或自然下垂。皮肤上有黑斑,尤其在背部较多。

头颈

颅骨顶部稍圆,从两侧看为圆形,从上面看有点椭圆形。额骨和眶上弓非常突出,枕骨嵴几乎不明显,顶骨的侧面有点凸,前鼻凹陷较明显,形成90°角。口吻两侧是平行的,在中心部分有明显的沟槽。从正面看,上嘴唇的连接处呈开弧的形状,嘴唇的轮廓为黑色。下颚和牙齿发育正常,眼距极宽,眼睛大,呈圆形,眼球略突出,眼睛的轮廓和第三眼睑呈黑色,虹膜呈深棕色。小而圆的鼻子是黑色的,为酒糟鼻。耳朵为三角形,宽度约占其长度的1/3,沿两侧悬挂颅骨,很少抬高。颈部相当长,在嵴处呈拱形,直立,没有松弛的皮肤。

四肢

躯干紧凑,背部水平,肋部伸展。手臂比肩骨长,肘部既不向内也不向外。前臂几乎看不到肌肉。胸部向下至肘部以下,较深,低于肘部水平。前肢直,后肢强健,大腿肌肉发达,有后凸线。肌腱和骨的倾斜度低于水平55°。脚是圆形的,指头紧拱,垫子和指甲都为黑色。臀部位于背腰线的延伸处,宽且长,并有一个10°的向下斜角。从后面看,从臀部尖端到地面是平行的。

尾部

尾巴根部大,尖端细,尾部肌肉发达,骨骼结构坚固,身体紧凑而平衡。尾有长羽状饰毛,卷于背上,尖端接触臀部或躺在两侧。

习性特点

玛尔济斯犬性情温和而警觉,且精力充沛,步态不规律,但轻快、平稳、流畅。体格健壮的马尔济斯犬在小跑时就像漂浮在地面上。其是一种智力较高的家犬,会利用自身的性格特点讨好饲养者,但若饲养者过度放纵其行为,可能会出现伴侣动物不懂礼貌且狂吠、攻击。玛尔济斯犬作为小型犬,有可能被家中孩童踩到,故不建议有儿童的家庭饲养。它们非常敏感,很难驯养,在训练时应多用言语鼓励。该犬的家养寿命在15~18年。

饲养照料

饲喂

玛尔济斯犬的食量不大,每天早晚喂食一次即可,每天的食物可包含适量肉类,蒸煮后切成小块后加入等量的素干料或饼干拌调。对其的饲养需注意:一勿过量,以免过胖失美,从而变得呆笨而失去活泼、灵活的优点;二喂食完毕后,及时擦拭食物碎屑和污渍,以防止嘴边毛发变色。

护理

玛尔济斯犬的被毛护理极为重要,它们不易掉毛,每天都应梳理刷毛一次,既能保持被毛清洁美丽,也能减少洗澡次数。梳理毛发从背部开始,再慢慢梳理,确保毛发没有打结。除了每周定期梳理外,偶尔洗澡也能让它们保持干净和最佳状态。切记洗澡后需要再次清洁耳朵。定期刷牙。

玛尔济斯犬喜欢清洁、干燥,应远离潮湿环境,玛尔济斯犬眼睛周围的毛发时常会被泪腺分泌物污染, 所以在洗澡前和洗澡后都要滴眼药水, 从眼睛的后面向前面滴。

玛尔济斯犬需要定期修剪足爪,以免爪长抓伤身体,它的指甲为透明色,从血线前一点开始剪,剪完后,用指甲磨平尖锐的地方。

平时护理需要注意它们耳道的清洁,以避免耳垢和碎片积聚,从而导致感染。清洁时可以使用脱脂棉,再用手指或止血钳慢慢把耳内秽毛拔掉,把耳胶或者洗耳水滴入耳朵,用棉花掏几下直至棉花上无污渍结束。

锻炼

玛尔济斯犬不需要大量的锻炼,它们在室内非常活跃,没有院子也能很好地生活。它们通过室内游戏和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享受追逐游戏。适量运动可以促进它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保持正常的食欲。该犬的城市适应度强。

常见疾病

与玛尔济斯犬接触的过程中, 要仔细地观察其健康状态, 鼻镜是否湿润, 眼结膜是否正常, 有无充血或黄疸, 精神状态如何,食欲是否有所减退,若食欲不好,就很可能患了消化系统的疾病。此外,玛尔济斯犬还易患上膝关节脱臼、咬合不正、流泪症和牙齿疾病等。

饲养用途

玛尔济斯犬是最先在展示台上公开展出的犬种之一。它们在古代便以端庄高雅的姿态而深受贵妇们的青睐,贵族和宫廷的皇族也都喜欢饲养这种犬。贵族们在宴会上除了使用黄金制成的盛酒器之外,还要在手中抱着马尔济斯犬,以衬托出自己的高贵身份。玛尔济斯犬历史以来都是欧洲贵族的陪伴狗,但其实很擅长捕捉老鼠。

在20世纪初,随着东西方商业活动的开展,玛尔济斯犬先后传入日本、中国和菲律宾等国,并成为日本居首位的玩赏犬,很适合家养,为一级家庭犬和能力强的看家犬。

相关文化

文化形象

玛尔济斯犬从古罗马时代就出现在拉丁诗人、画家的作品中,该品种象征着忠诚。公元1世纪,马耳他岛罗马总统饲养了一只名叫“伊萨”的玛尔济斯犬,当时的一位拉丁语诗人赞扬其为“主妇所喜爱的伴侣”。希腊人也很喜欢玛尔济斯犬,公元5世纪以来,大量出土的陶器上绘有这种犬,从公元前13世纪的埃及古墓里,可以发现近似此犬的雕像,传说埃及皇后用金樽里最好的食物喂养玛尔济斯犬。

知名犬只

中世纪以前,玛尔济斯犬一向是欧洲贵族的日常伴侣。15世纪时,玛尔济斯犬被引进到法国,很快地成为王公贵族等上流阶级的爱犬。1587年,伊丽莎白一世下令将苏格兰的玛丽皇后处死,她的玛尔济斯犬因藏在衬裙下而幸免于难。1793年10月16日,法国皇帝路易十六的皇后被送上断头台,她的玛尔济斯犬在塞纳河的圣米树桥惨被投河。

参考资料

Maltese.dogbreedslist.2023-06-25

..2023-06-25

..2023-07-13

Maltese.UKC DOG.2023-06-25

..2023-06-25

..2023-06-25

maltese.thekennelclub.2023-09-05

world_dogs.jkc.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