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泾县

泾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宣城市辖县,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介于北纬 30°21’~30°51’,东径117°57’~118°41’之间,总面积为2054.5平方千米,占安徽省总面积的1.47%。截至2020年末,泾县常住人口为27.6万人。

泾县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地势从西南向东北逐级递减,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泾县周以前为荒服,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秦属鄣郡,汉初建置泾县,县名沿用至今,自1980年2月起属宣城地区行政公署。截至2022年末,泾县下辖9个镇和2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泾川镇行政大楼6楼。

泾县旅游资源丰富,作为红色圣地,是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等红色景区的汇聚地;作为生态之城,素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有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诗句中的桃花潭等自然景区;作为宣纸之乡,有传承千年技艺的中国宣纸文化园等人文景区。此外,泾县拥有包括黄田村在内的中国传统村落25个。截至2022年末,县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

泾县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农、工、商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了电机泵阀产业、宣纸书画纸产业、碳酸钙加工产业、农林加工产业四大工业产业结构,宣传“一线三绝四区”,打造“皖南川藏线,缘来在泾县”的旅游品牌,还拥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加速产业集群发展。2022年,泾县实现生产总值155.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4.2:41.9:43.9,常住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714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749元。

名称

泾县因境内青戈江古称“青弋江”,亦称“径溪”“泾川镇”,故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周以前今泾县地区为荒服。

春秋战国时期,今泾县地区先后属吴、越、楚。

秦朝(公元前221年~206年),今泾县地区属鄣郡。

汉代(公元前206年~220年),刘彻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今泾县地区设立泾县、陵阳县(即今石台、青阳县诸地)二县,泾县县名自此沿用至今。

汉末(公元3世纪初),泾县、陵阳县属丹阳郡。

三国吴(公元210年~280年),今泾县西南地,立安吴县,境内有泾县、陵阳县、安吴县三县。

晋(公元281年~345年),今泾县先后属丹阳郡、宣城郡

东晋(公元317年~420年),今泾县属宣城市郡。咸康四年(338年),晋成帝杜皇后讳“陵”字,改陵阳为广阳区。境内共有泾县、广阳县、安吴县三县。

隋唐至宋元

隋(公元589年~618年),废安吴、南阳郡二县,复归泾县。

唐(公元618年~907年),武德三年(620年),泾县南部属徐州市,其余属猷州天宝十一年(752年),泾县西南属太平县。永泰二年(766年),泾县西部属石县,部分属青阳县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75年),泾县属宁国军宣城市

宋(公元960年~1279年),泾县江南路建康府路属宣州,江南东路属宁国府。

元(公元1279年~1369年)至元十三年(1276年),迁径县治于宋城东门敬天坊。

明清时期

明(公元1368年~1644年),泾县先后属宁国府、宣城府、宣州府、宁国府。

清(公元1644年~1911年),泾县先后归江南、安徽治理。

中华民国

民国(公元1912年~1949年)初年,泾县属芜湖道,后属宣城;1921年12月,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1928年,安徽省第九行政督查区改名为第六行政督察区,泾县沿属之;1949年4月,属皖南行署区宣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2月,泾县属芜湖行政专员公署;1966年5月,属安徽省芜湖地区专员公署;1968年5月,属安徽省芜湖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4月,属芜湖地区行政公署;从1980年2月起属宣城市行政公署。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青弋江上游,是长江南岸与皖南山区的相接地带,与“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陈村水库)紧紧相连,介于北纬 30°21’~30°51’,东径117°57’~118°41’之间。东邻宣州区宁国市,西接青阳县,南靠旌德县黄山市,北依南陵县。东西长66 千米,南北宽53 千米,总面积2054.5平方千米,占安徽省总面积的1.47%。

气候

泾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1月下旬温度降低,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仅3.2℃;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达27.9℃。境内受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8月,年降水量1500毫米,年均降水量介于100.3毫米~129.3毫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13小时,无霜期24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最大相对湿度达到85%,最小相对湿度10%。

地质

泾县大地构造属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内次级单元沿江拱断褶带和皖南陷褶断带的过渡地带。前震旦纪主要为地槽发育时期,经皖南运动二幕(800Ma)基底最终固结,结束地槽发育时期,进入准地台发展时期。自震旦纪以来形成坳陷区,震旦纪至三叠纪接受稳定型地台的盖层沉积,震旦纪至志留纪都属次稳定——非稳定型建造类型,受坳陷的活动性质影响,上奥陶世至下志留世形成了巨大的沉积厚度,其中杂陆屑、硅质页岩、远陆源硅泥质碳酸盐较为典型。晚古生代仍表现为坳陷性质,但沉积中心已向北方向迁移。中世代叠纪以后,全部成陆,结束海洋环境的历史。经印支运动后,使准地台型盖层发生褶皱形成台褶带,结束准地台的发育历史,进入大陆边缘活动带地史发展的新时期。侏罗纪以来周王深断裂以南断块隆起,组成皖南山区,北侧下陷形成断陷盆地,接受了巨厚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另外,沿江南深断裂发育有串珠状喜马拉雅早期断陷盆地。经历中新生代的演化,塑造了现代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

地形地貌

泾县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地势从西南向东北逐级递减。境内大小山峰160余座,其中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主要有4座,属黄山余脉和九华山余脉。最高峰黄兖山,海拔1174.8米,最低点琴溪镇青弋江岸边,海拔20.8米,两者相差1154米;境内平均海拔250米。

泾县东南部和西北部为隆起的丘陵山地区,侵蚀剥蚀低丘陵分布在章渡、榔桥、浙溪、云岭等乡,大部分为荒坡草地,海拔150米;喀斯特低丘陵分布在泾县城西北2~3千米处,大部分为岩沟石芽和小型溶蚀洼地,有少量石钟乳、石笋和石柱,海拔120~130米;喀斯特高丘陵分布泾县城东北琴溪乡,以溶蚀景观为主,在地表、地下形成亚热带喀斯特组合,有小型溶洞,地表以喀斯特高丘与洼地为主,半埋藏型石芽和裸露型石芽,呈岩石嵯山,海拔200~400米。

泾县中部为河谷平原,河谷平原分布于青弋江两岸及其支流徽水河、合溪、汀溪、漕溪和孤峰河的中、下游地区,地貌为河漫滩和河流低阶地;河流低阶地分布在琴溪以下,海拔20~30米。此外,泾县还有较多台地,堆积低岗地分布于章家渡、茂林镇凤村等乡镇境内,岗地由岗、土旁、冲组合而成,水田,土旁、岗为旱地,海拔50~60米;侵蚀剥蚀低岗地分布百元、黄村、北贡等乡,大部为荒山、荒地,海拔60~80米为主;侵蚀剥蚀高岗地分布黄村、章渡和包合等乡的山前地带或盆地的内缘,荒坡秃岭较多海拔80~100米为主。

水文水利

水文

截至2021年末,泾县境内有大小河流146条,属青戈江水系,全长695.5千米。江河面积22平方千米,占泾县总面积的1.07%。其中,流域面积50 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有12条,主要河流有青弋江徽水河等。

青弋江,泾县最大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斜贯泾县,汇合溪、徽水、孤峰河、琴溪等河流,于琴溪镇马头村(昔为马头镇)北1千米处出境,经南陵县宣州区芜湖市长江。境内流长75000米,河道宽150~250米,深2~10米,集雨面积2029平方千米;河床深潭为泥沙型,激水滩为卵石沙型。青弋江属雨性河流,水位、流量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至2005年,泾县水文站最高水位34.64米,最低水位27.25米,流量为5670立方米/秒。

徽水河,泾县第二大河流,位于泾县境南部,源出绩溪县徽岭、古川、黄石坑,经旌德县于泾县榔桥入境北流,穿黄村、丁家桥、泾川镇等三镇注入青弋江,境内流长51000米,集雨面积361.3平方千米,河道宽100~150米,水深1~5米,最大流量773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2立方米/秒。

水利

截至2020年末,泾县内有小型水库78座(不含在建牛岭水库),其中小(一)型水库6座,小(二)型水库72座。境内实施青弋江(泾县段)、徽水河和琴溪河等河流治理工程,常年兴修水利,强化牛岭水库大坝枢纽工程建设。

大唐陈村水力发电厂位于皖南青弋江上游,距泾县城45千米,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养殖、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拱坝,坝址以上形成的太平湖,最大库容28.3亿立方米。电站装机3台,总容量150兆瓦,设计保证出力28兆瓦,平均年发电量为3.16亿千瓦时。

此外,泾县正在修建牛岭水库,地处徽水河中下游,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发电、灌溉等大(二)型综合水库,也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水库由混凝土重力坝挡水坝段、泄水坝段、发电引水坝段、鱼道等建筑物组成,最大坝高59米,总库容1.69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19兆瓦。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泾县土地以林地为主,截至2022年5月,耕地面积27137.86公顷,种植园用地6459.35公顷,林地147245.85公顷,草地535.53公顷,湿地1444.8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678.9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845.3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460.25公顷。其中,耕地以水田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87%;林地以乔木林地为主,宣纸原料青檀的主要产地,占林地面积的72.70%。

矿产资源

截至2021年末,泾县矿产种类有24种,矿产地超过80处,固体矿产资源量14.75亿吨,优势矿产为方解石矿、建筑石料用大理石金矿。煤矿查明资源储量 1081.6万吨,金属矿产类有岩金矿产地 6 处,累计查明金属储量 467.6 千克,潜在金属储量 4500 千克;银矿查明金属储量 5.01 吨;铜矿产地 7处,查明金属储量7860吨;钼矿产地3处,查明金属储量3788吨;铁矿产地7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46.5万吨。非金属矿类有方解石矿,潜在资源量2.5亿吨;石灰石矿,潜在资源量44.7亿吨;冶金用白云岩,查明资源量672万吨,潜在资源量1960万吨;饰面用花岗石,查明资源储量52万立方米,潜在资源量4.8亿立方米;硫铁矿,查明资源储量37.2万吨;玻璃用脉石英,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8.4万吨,潜在资源量220万吨;正长石,查明资源储量392.3万吨;硅灰石,查明资源储量16.1万;耐火黏土,查明资源储量6.6万吨;耐火黏土,查明资源储量6.6万吨;建筑用砂,查明资源储量140万吨,潜在资源量1170万立方米;砖瓦用黏土,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39.5万吨。

水资源

泾县水资源主要来自地表水。2021年,泾县地表水资源量为25.58亿立方米,其中河流水面2948.49公顷,占45.64%;水库水面369.18公顷,总库容27.34亿立方米;坑塘水面1639.14公顷;沟渠1017.26公顷。地下水资源量为4.34亿立方米,地下水天然资源量25279.8万立方米/年(地下水开采资源量10850.5万立方米/年),其中岩溶水6149.1万立方米、孔隙水 4269.6 万立方米、裂隙水431.7万立方米,有水井5903口。年度用水总量1.25亿立方米(含地下水0.02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末,泾县森林资源面积203323.07公顷,森林总蓄积量61756万立方米。泾县木本植物有70余科,约660余种。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樟科为主,有滇青冈苦槠石栎甜槠薄叶润楠豹皮樟等,混有麻栎白栎南酸枣等落叶树种;针叶树种以杉木王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为优势树种;珍贵树种有香果树、红子、三尖杉、银杏、檫木等;经济林树种有青檀、油桐、竹等。

土壤

截至2022年末,泾县有淋溶土、铁铝土、初育土、半水成土、人为土5大土纲,总共8大土类16亚类56土属92土种。按植物生长地类型,又可分为黄红壤、水稻土、粗骨土、潮土、石质土等。其中,黄红壤分布最广,占土壤总面积的37.96%,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以及岗地上;水稻土占土壤总面积的17.54%,分布于青弋江河谷平原;粗骨土占土壤总面积的16.8%,分布于中低山中部;潮土占土壤总面积的2.85%,分布于河谷两岸;石质土占土壤总面积的14.7%,分布于中低山中上部。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泾县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多样,野生动物156种,其中鸟类105种、两栖纲11种、爬行类15种、哺乳类25种。泾县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扬子鳄白颈长尾雉、豹、云豹、虎、黑麂梅花鹿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大鲵属短尾猴等。

植物

泾县境内珍稀野生植物种类丰富,有古树468株, 属22科37属43种。其中,树龄超过500岁的一级古树有6株,二级古树有36株,三级古树384株。

自然保护地

截至2021年末,泾县有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地5处,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三类,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累计95.13平方千米,占泾县国土面积的4.63%。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桃花潭湿地公园)和市级湿地公园(宣城平垣湿地公园)各1处。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扬子鳄保护区积极开展栖息地生态修复,持续进行扬子鳄野外放归,累计完成3944亩核心栖息地的土流转、生态修复和食物链构建工作,野外扬子鳄的栖息环境和生存空间得到显著改善。2019年,保护区开始规模化野外放归,4年累计放归扬子鳄1300条。汀溪乡在全乡范围内建立网络,乡村配备野生动植物保护信息员、宣传员、强化宣传打击力度,严禁滥捕乱猎野生动物,严禁采挖檀皮、映山红树桩、及兰草花;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严禁乱砍滥伐;制定乡规民约,提升全乡公民环保意识。此外,泾县定期对水西国家森林公园、汀溪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及境内健康的古松名松进行打孔注药,预防松材线虫

自然灾害

泾县自然灾害主要分为两大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气象灾害有寒潮、台风、洪涝等,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泾县因地处山区,河流溪壑纵横交错;易旱易涝,水旱灾害频繁交替发生。此外,泾县每年地质灾害频繁,2022年地质灾害统计如下,崩塌98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64%;滑坡36处,占23%;泥石流10处,占6.5%;地面塌陷(岩溶)10处,占6.5%。

洪涝

2020年7月3日,泾县遭受特大暴雨侵害,多地农作物被淹,部分农房倒塌损坏,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损毁;截至7月8日 ,受灾人口49624人,紧急转移避险安置3840人;灾后支出136万元,救助受灾群众4619人、贫困群体救助702人。

地震

受多山地形影响,泾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有三条较大断裂(江南深大断裂、木镇,孙家埠断裂、周王汤口断裂)贯穿县境。根据国家地震局1978年出版的《中国地震危险区划图》表明,泾县为5.5~5.75级(地震烈度七度)地震危险区,1743年曾发生过5.5级左右的地震。

预防措施

泾县为应对自然灾害,实施《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通过调查、设置防范区、预警、救助等方式来降低自然灾害影响。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末,泾县下辖9个镇和2个乡,共有134个村民委员会、9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驻泾川镇行政大楼6楼。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0年末,泾县常住人口为27.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4.3万人,占51.85%;女性人口为13.3万人,占48.15%;城镇人口为14.6万人,占52.77%;乡村人口为13万人,占47.23%。

民族

泾县常住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苗族、回族、壮族等32个少数民族。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汉族人口343066人,占泾县总人口的98.6%;少数民族4754人,占泾县总人口的1.4%。

语言

泾县方言可分为泾县土著的宣州吴语、江淮官话和主要来自湖北、安庆的移民方言三大类。泾县大部分地区是吴语与江淮官话的双方言区。泾县吴语内部分歧较大,层级划分如下:第一层,西南乡片和县东南片;第二层,县东南片再分为南乡片和城北东片;第三层,城北东片再分为城北片和东乡片。泾县的强势方言江淮官话在泾县各地口音基本一致,又有细微差别。泾县的移民方言主要有汀溪乡的湖北话,蔡村镇的安庆话,孤峰、童的怀宁话。

宗教信仰

泾县宗教有道教、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宗教主要活动场所为宝胜禅寺、台泉寺等,有23处宗教场所,其中道教3个,佛教12个。

经济

综述

泾县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农、工、商三产融合发展。县内形成了电机泵阀产业、宣纸书画纸产业、碳酸钙加工产业、农林加工产业四大工业产业结构,推进旅游全域化,宣传“一线三绝四区”,提供最美民宿、十二道泾味等特色旅游服务,打造“皖南川藏线,缘来在泾县”的旅游品牌。此外,境内拥有泾县经济开发区,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中小型电机集聚基,形成了“一区两园两基地”的发展格局。

2022年,泾县实现生产总值155.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8.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4.2:41.9:43.9。常住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714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749元。

第一产业

泾县农业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泾县种植业形成了以食用菌、茶叶、蔬菜、油、粮等为主的产业体系,拥有地理标志农产品涌溪火青茶、汀溪兰香茶等,拥有名优特农产品云岭锅巴、优质大米、泾县桃花潭酒、石斛等,发扬“生态宣城·绿色产品”大品牌效应,特色种植豇豆产业;林业打造“林业生态+林下经济”模式,依托森林资源优势,突出各个林场特色,其中,马头国有林场发展森林旅游和研学等项目,景星林场加强国家储备林建设等。此外,畜牧业主要生产猪牛羊禽肉产等。

2022年,泾县省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42家,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品总数72个,中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专业合作社437家,家庭农场1441家,生猪存栏44200头,全年生猪出栏103498头,猪牛羊禽肉产量31666.6吨,禽蛋产量4739吨。

第二产业

泾县工业形成了电机泵阀产业、宣纸书画纸产业、碳酸钙加工产业、农林加工产业四大工业产业结构。电机泵阀产业作为工业首位主导产业,形成了以皖南电机为核心企业的泾县电机产业集群,其综合实力位居中国前列,打造了以江南泵阀、南方泵业、凯特泵业、腾龙泵阀等为代表的泵阀生产企业,组成中国最大的塑料泵阀生产企业基地;宣纸书画纸张产业倚靠中国宣纸文化园,形成“集中供浆、集中产品检验、集中使用商标、集中治污”的集团式发展格局,年产宣纸800吨左右,占中国书画用纸市场60%以上份额,县内共有宣纸、书面纸生产加工企业540多户,其中获得国家批准的原产地城宣纸生产企业16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个、安徽省著名商标12个,拥有重点企业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知名产品有红星牌宣纸;碳酸钙加工产业将县内方解石资源优势转向产业优势,建设云岭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农林加工产业形成“强化扶持、精深加工、创新研发、延长链条”的农特产品加工模式,出口特色农产品。

2022年,泾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9户,电动机产量22844082千瓦,泵产量121711台,机制纸及纸板、纸制品产量13532吨,建筑用天然石料产量874271立法米,农林加工产品产量34124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47768.1万元,采矿业利润1320.6万元,制造业利润47226.3万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亏损778.8万元。

第三产业

泾县以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推进旅游全域化,打造“皖南川藏线,缘来在泾县”的旅游品牌。泾县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建205国道等连接旅游的线路,形成了“一线三绝四区”的独特旅游格局;围绕“泾县,宣纸上的山水画卷”IP品牌,开展“来泾县有泾喜”话题挑战赛等主题活动,结合季节特点和泾县地方特色,推出了一批梦幻后山夜游、马头景区夜游等游玩项目和皖南川藏线山顶咖啡、月亮湾树屋水吧等娱乐产品;创建“泾喜”文创品牌,开设多家文创店,丰富旅游购物产品。此外,泾县推出各种创新活动,包括在网络上评选最美民宿、十二道泾味,提升旅游住宿、餐饮品质。

2022年,泾县旅游接待人次373.7万人次,旅游收入34.9亿元,服务业增加值68.2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0亿元,进出口总额5680万美元。泾县宾馆和旅社145家,其中,旅游社有17家,特色民宿8家。

经济功能区

泾县经济开发区是中小型电机集聚基地和氟塑料泵生产基地,区内电机综合实力位居中国前三,于201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位于泾县经济开发区琴溪路88号,面积10平方千米。开发区形成了“一区两园两基地”的发展格局,重点发展电机、泵阀两大主导产业,以皖南电机为龙头,聚集电机及配套生产企业50余家,落户江南泵阀、凯特泵业等泵阀及配套生产企业40余家。区内电机品种规格12000个,居国内行业首位;氟塑料泵产品占中国同类市场70%份额;拥有中国唯一在县域设立的国家级电动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7个省级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导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制定88个;电机、泵阀两大产业产值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60%。2022年末,开发区规上工业50家,累计产值72.6亿元,累计增速10.6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泾县共有基础教育学校81所,包括幼儿园43所、小学19所、初中15所、高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基础教育在校学生数30349人,教职工数2998人。泾县拥有省级示范高中泾县中学,创办于1942年,位于泾县泾川镇学业路66号,占地面积约24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5.6万平方米;拥有宣城市工业学校,是一所集中等学历教育、高等函授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及劳动就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办职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位于泾县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300余亩,该校以企业项目为教学内容,实施“导生制”,形成“教室、车间合一、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学徒合一”的“三合一”教学模式,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高,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此外,泾县发展特色体育教育事业,有4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分别是泾县稼祥中学、泾县城关三小、茂林小学、榔桥镇中心小学,4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分别是泾县稼祥中学(击剑)、泾县中学(乒乓球)、泾县实验小学(乒乓球)、泾县二中(篮球),泾县教体局在第28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获国家级组织特等奖。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泾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文化馆1个,文物所(泾县博物馆、泾县红色资源管理保护中心)1个,博物馆(纪念馆)4个,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1个(一级文化站4个,二级文化站1个,三级综合文化站6个),村级文化功能室132个,农民文化乐园47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个,文艺团体3个(泾县观赏石协会、泾县诗词学会、泾县油画笔行业协会)。泾县启动第十二届“泾川风”春节群众文化活动,原创大型皖南花鼓戏《青檀魂》成功入选2022年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

泾县图书馆是一所公益性质的中国国家二级图书馆,位于泾县泾川镇稼祥中路1号,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图书馆设有综合公共阅览室、典藏资料室、盲人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基础设备,共有阅览座席100余个。

泾县文化馆是一所公益性质的中国国家三级文化馆,位于泾川镇云岭路52号,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文化馆设有舞蹈教室、美术教室、小剧场、多功能厅、展厅等群众活动室,户外还有18平方米的LED宣传屏。2020年,泾县启动新馆建设项目,文化馆将按照国家一级馆建设,规划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左右。

科技事业

截至2020年末,泾县累积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9户;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51户;2016年~2017年,泾县各类专利申请量累计10授权量累计364件,申请量及授权量中宣纸、书画纸类专利均超过40%。中国宣纸集团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贯标”验收;省级宣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安徽省省级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次,并积极申报国家级;泾县电机泵阀产业企业群拥有发明专利126项,参与制定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88个,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3个,其中国家级3个,皖南电机技术中心更是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末,泾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97个。其中,医院5个,基层医疗机构18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实有床位数1609张。泾县卫生人员数263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29人,执业(助理)医师872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泾县有各类健身场所372余处,面积约42万平方米。其中,有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所,县级全民健身广场1个,乡镇级全民健身广场6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132个,社区健身苑12个,社区健身俱乐部8个,城乡晨晚练点83处,足球、长跑、太极拳等体育单项协会为34个,会员25000多人,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1430余人。每年8月8日,泾县举办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连续多年举办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省市县三级联赛;每年组织开展长跑比赛、龙舟赛、自行车邀请赛等全民健身活动。此外,泾县还举办过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及首届汽车联赛·全国汽车越野场地赛活动和“劲炫轮滑”杯安徽省青少年轮滑联赛(泾县站)等众多赛事。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泾县有养老机构22所,床位2334张,收养各类人员1201人。泾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9.4万人,其中16-60周岁完成2022年度缴费10.3万人,领取养老金待遇6.6万人(其中当年新增领取人员5136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3509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3753人。

人居环境

2022年,泾县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1%;1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良率100%,城市饮用水源地水源达标率达100%;森林覆盖率60.7%,林木绿化率64.2%。

交通

综述

泾县基本形成以“京福高铁、芜黄高速、205国道为三纵,宣泾高速、S341省道、S322省道、泾青通道为四横”的“三纵四横”快速交通体系,构建合肥市芜湖市黄山市九华山“1小时”,南京、杭州“2小时”交通圈,打造外联内畅、互联互通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公路

泾县有芜黄高速、宣泾高速等高速公路过境,另有国道G205,省道S103、S217、S208等道路穿境而过。截至2021年末,泾县公路总里程2137.4千米,其中,国道54.5千米,省道278.6千米、县道394.9千米、乡道515.3千米、村道894.1千米,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千米106.3千米。泾县设有泾县客运枢纽站和老客运站,两站采用双站运营模式,均位于交通路7号。其中,泾县客运枢纽站,占地面积4848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195.63平方米。2023年,泾县计划启动泾青高速、泾县至太平高速等5个公路项目和农村公路和养护工程。

铁路

截至2023年初,泾县拥有合福高速铁路泾县段,于2015年6月28日开通运行,全长49.72千米,合福高铁和京沪高速铁路合蚌客运专线、蚌福联络线组成了中国南北高速铁路网中重要的交通要道——京福高铁。泾县站位于泾川镇岩潭村西山头,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车站高15米,东西长105.5米,南北宽28.7米。车站提供每天15对车,其中有两列为特快班次,高铁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千米/小时。此外,泾县规划建设宁宣铁路、宁杭高铁二通道、杭临绩铁路、宣泾宿城际铁路等铁路路线项目。

航空

截至2023年初,泾县境内暂未开通机场服务。根据《安徽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9-2035年)》安排,泾县将建设集社会公共服务和航空旅游于一体的通用机场,2022年,泾县已完成对通用机场的选址工作。

航运

截至2023年初,泾县拥有一个内河港口泾县港区,一条青弋江泾县段航道,一个客运码头太平湖东码头,5个渡口,分别是云岭镇渡口、桃花潭镇渡口、丁家桥镇渡口、黄村镇渡口、琴溪镇渡口。其中,琴溪镇渡口是青弋江上三大古码头之一,建有石级码头舶位4处;青戈江航道流长75千米,河道宽150~250米,深2~10米,运输能力达400万载重吨;太平湖东码头,位于泾县桃花潭镇陈村水库大坝南侧,共设置泊位14个(客船2艘、游览艇12艘)。此外,泾县规划在2023年完善青弋江航道建设。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泾县开通28条公交路线。泾县客运公司原址位于交通路,运营17条城乡公交专线和12条长途客运线,日最高吞吐量达10000人次以上。2019年,泾县达成132个建制村通客车率100%,投入公交176台,公交总里程1165.5千米(单边)。2020年8月,泾县客运公司统计职工总数386人,营运省际班车18辆、市际班车11辆、县际班车13辆、县内班车1辆、旅游大巴车11辆、城市公交车100辆,城乡公交车76辆、营运出租车130辆。

人文

综述

泾县人文历史悠久,拥有40多处人文景观。其中,文物古迹包括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根据地,传统村落包括历经中国历史变迁的黄田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里有传承千年的宣纸制作技艺等。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末,泾县拥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处。其中,中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7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是纪念新四军军部抗日事迹的革命纪念馆,位于安徽省泾县西北部。纪念馆占地面积20000万平方米,有军部司令部、大会堂、政治部、中共中央东南局等10处旧址。1961年,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被公布为中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被选入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

査济古建筑群

查济古建筑群,一座拥有一千余年历史的查姓村落,位于安徽泾县西部,东南紧靠太平湖桃花潭,东南与黄山接壤,北于九华山相邻。查济古村的建筑形成了以三条溪为轴线,以各聂氏宗祠为节点,红楼桥以上为生活区、以下为商业区的空间格局;村落拥有元至清古民居近二百座,包括祠堂、民居、村门、古塔等建筑。2001年,查济古建筑群被选为第五批中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查济古镇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水西双塔

水西双塔位于安徽省泾县境内,一为大观塔,一为小方塔。大观塔始建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共七层八面,近似圆柱体,底层直径11米、壁厚3.1米,每面均有砖圈拱门,塔内外壁镶嵌大小石刻36方。小方塔为正方形,底层外边长3.5米,第一层南北两面塔壁嵌有石刻佛像,塔上有十数方义输碑和佛经石刻。2001年6月,水西双塔被选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统村落

泾县保留着许多传统村落,其中有25个村成功申报中国传统村落。这些村落里,有沿袭世家大族姓氏的村落,如茂林、黄田、溪头、查济等;有以商铺、码头为特点的众多村落,如马头、赤滩、章渡等;有形成依景、依物的特色村落,如小岭、大南坑、月亮湾;有因革命斗争成为红色老区的经典村落,如云岭、东流山、桃岭。

黄田村

黄田村位于泾县榔桥镇东部,总面积25.7平方公里。黄田村有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56处,单体建筑共有135栋,大多建于清乾嘉年间,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此外,还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黄田景区。2012年,黄田村首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黄田村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黄田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厚岸村

厚岸村位于桃花潭镇政府西部,总面积35平方千米,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的家乡。厚岸村有红色旅游胜地——王稼祥故居纪念馆,还有王氏宗祠、通德门、聚星桥为代表的古建筑群和30余处保存较好的有特色的古民居。2016年,厚岸村被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泾县初步建成国家、省、市、县“四位一体”的非遗名录保护体系,非遗项目数量和级别居安徽省第一。截至2022年末,泾县囊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9种非遗类型;共有83项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2项。

宣纸制作技艺

泾县是宣纸的主要产地,传承着宣纸制作技艺。宣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代表,居文房四宝之首,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宣城市传统制作以青檀皮为主料,按比例配入沙田稻草浆,整个生产过程由一百四十多道工序组成。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被选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宣纸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宣笔制作技艺

泾县是宣笔的产地,传承着宣笔制作技艺。宣笔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性能在当代中国毛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宣笔以野兔毛为主料,经过选料、水盆、制杆(装套)、焊接、修笔、刻字、检验、包装八大工序,一百多个环节制成。2008年,宣笔制造技艺被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泾县油布伞制作技艺

泾县油布伞制作工艺距今约有700年历史。泾县油布伞原料以老毛竹、檀树、棉布、桐油等为主,配以其他辅料;一把手工油布伞制作分为选料、制作伞长骨、穿制伞架、裁制伞面、熬制桐油、油制伞面、晾晒等12道大工序88道小工序,从材料到成品需要一周时间。2017年,泾县油布伞制作工艺被列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

戏曲

泾县民间戏曲起源于清末,盛行于民国时期。班社艺人除了终身从艺者,大都还兼干农活,由于社会地位较低,被称为“戏花子”;班社亦时演时停,自生自灭。1982~1983年,泾县先后有泾县和平黄梅戏剧团、泾县大众黄梅戏剧团、泾县孤峰黄梅戏剧团、孤峰庐剧团4个民间职业剧团相继成立。1986年,除和平黄梅戏剧团尚在继续演出外,其余3个剧团先后解体。

曲艺

曲艺演出流行在泾县城乡集镇各处,主要为“评书”(俗称“说大鼓书”),内容多为历史通俗演义、武侠奇案(包公案、施公案等)小说之类。说书艺人除传统书目外,同时也演说现代文艺作品如《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等,并在“书头”(开场小段)中讲述短小革命故事。80年代,说书艺人会定向在泾县文化场所演出。

寿庆

泾县的一种传统习俗,男女祝寿时间多从50岁开始,民间忌做80岁。寿庆日,三亲六眷携带寿幛、寿糕、帮面、衣物、礼金等礼品登门贺寿。寿宴通常吃两餐,寿辰前一天晚宴,称“暖寿酒”;正日招待贺客茶点、浒湾油面、再吃寿酒。祝寿时,若夫妻双方均健在,不论哪方生日,夫妻均须同至中堂,正坐受贺。亲朋贺毕归家,帮家馈送“寿桃饼”。进入21世纪,寿庆仪式渐简。

饮食

泾县人民口味偏咸辣,调味品除油、盐、酱、醋外,常用味精、鸡精白糖及各种香料。泾县美食以“茂林镇筵席十二碗”作代表,是集宫廷苏莱淮扬风味与泾县本土徽菜沿江风味为一体的筵席菜肴,每道菜按地支排列,代表不同生肖,其中茂林糊、红烧蹄膀粉蒸肉三道菜被称为茂林饮食三绝。此外,还有茂林小炒、酥糖等美食。

茂林糊

茂林糊俗称“糊拉”,汤香味浓,富含营养,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制作方法为炭火炖肉和大骨头,制成原汤后剔骨,在原汤中放入香菇、冬笋等山珍炖煮,再取核桃或板栗、花生等坚果磨成粉末撒入,接着打入蛋液,并放入细香葱、姜末等调料,最后取葛粉或番薯粉,用水化开后作芡料。

茂林小炒

茂林小炒是泾县传统名菜,以山珍搭配粗纤维,既开胃又富有营养。制作时,先将章渡的蒲包干子或茂林小方干子切二粗丝(比一般的丝稍粗),把发开的水笋切成寸条,用少量淀粉抓匀肉丝,热锅炒肉丝至断生后,依次下料酒、米醋、酱油,等菜上色后下姜丝、干子、笋丝,炒匀后下高汤或水,淹没至肉丝一半处,加少许盐、白糖、胡椒粉,中小火烧干水分后,淋少许熟猪油,最后加味精、撒葱末。

酥糖

酥糖是泾县人过年招待宾客的传统糕点,味道香甜,易溶于口。桂花芝麻酥糖原料采用黑白芝麻,将麦芽糖压平,铺上芝麻粉后折叠,前后折叠七次使麦芽糖与芝麻粉融合。

特产

泾县特产有酱菜琴鱼茶汀溪兰香茶等,具有当地特色风味。

泾县酱菜

泾县酱菜是一种特产,历史悠久,口味特点为鲜、甜、辣、香、脆、嫩。泾县酱菜可分为以香菜、萝卜条、生姜、辣椒、蒜米、豆角为主的6大类,共有60多种蔬菜类型,市场上有“章渡酱菜”“正兴隆酱菜”“丁渡酱菜”三个驰名品牌。泾县酱菜产品先后荣获安徽省优秀产品奖和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银铜奖。

琴鱼茶

琴鱼茶是一道具有独特风味的茶中佳品。琴鱼鱼干制作手法如下:将新鲜的琴鱼放进沸水中,加入茶叶、桂皮、茴香、糖、盐等调料,煮熟后晾净除湿,再用木炭火将其烘干,成品色泽橙黄。饮茶时放进制作好的琴鱼鱼干,不仅有淡茶味同时兼具鲜、香、咸、甜口感。

汀溪兰香茶

汀溪兰香草为泾县特色茶叶,产自海拔500~800米的高山茶园,属烘青尖茶类名优绿茶,形如绣剪、色泽翠绿、清香似兰、滋味鲜爽。汀溪兰香茶累积获得世界绿茶评比最高金奖、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20·合肥市)参展产品金奖和“首届长三角名茶评比大赛”三星金奖等多种奖项。

风景名胜

综述

泾县旅游资源丰富,作为红色圣地,是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等红色景区的汇聚地;作为生态之城,素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有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诗句中的桃花潭等自然景区;作为宣纸之乡,有传承千年技艺的中国宣纸文化园等人文景区。截至2023年初,泾县A级景区有14个,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7个。

重要景点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1990年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50周年兴建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陵园位于泾县城西2千米处的水西山南麓,占地十五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设有入口纪念碑、主题广场、主碑纪念广场和无名英雄烈士墓和皖南事变史料陈列室五个展区。2001年,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入选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被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桃花潭景区

桃花潭景区,位于青弋江上游的泾县陈村镇境内,距县城34千米。景区由桃花潭和皖南古民居群景观构成,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融洽。桃花潭,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有垒玉墩、书板石、彩虹岗、古岸阁等景点;皖南古民居群,古称南阳镇,有翟氏大宗祠、文昌阁、怀仙阁等古建筑。2008年,桃花潭景区被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宣纸文化园

中国宣纸文化园,位于泾县乌溪境内、徽水河畔、205国道旁,是集宣纸技艺展示、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园区。文化园由宣纸古作坊、文房四宝体验园、宣纸陈列室等八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观光游客可以参观到传承千余年的古法宣纸制作工艺,了解宣纸的制作工艺,并亲身体验宣纸制作。2017年,中国宣纸文化园被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2023-06-06

泾县境域界定.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泾县简介.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安徽省(皖)·宣城市·泾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6-06

泾县行政区划.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6-03

泾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泾县人民政府.2024-11-06

泾县.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2023-06-03

..2023-06-07

桃花潭景区(AAAA).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6

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泾县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机关职能、机构设置、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方式等.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合福高铁泾县站·介绍.中宣在线.2023-06-04

泾县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2023-06-03

为何泾县产的毛笔叫“宣笔”,却不叫“泾笔”?.泾县文化旅游.2023-06-25

泾县历史沿革.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走进泾县.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6

泾县第一批至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6

泾县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一览表.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泾县再增三项省级非遗.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6-03

泾县:构建林业生态安全屏障 促进林业产业融合发展.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6-06

“十三五”期间我县重点发展五大支柱产业.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6

泾县推进文化旅游业实现新发展.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6-06

泾县经济开发区.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6

关于2022年泾县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今天的发布会~.泾县人民政府发布.2023-06-03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6-02

泾县大事记(节选).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2023-06-03

..2023-06-03

..2023-06-25

泾县地质、地貌.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2023-06-04

泾县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泾县自然资源.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泾县2020年河湖划界工作新闻发布会.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泾县:碧水添秀色 生态润民心.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6-03

泾县突破常规变季节性水利兴修为常年兴修水利.安徽农网.2023-06-04

泾县:水利工作勇担当 锚定目标树形象.中安在线宣城频道.2023-06-04

..2023-06-05

..2023-06-05

..2023-06-04

牛岭水库建设工程.安徽省水利厅.2023-06-09

泾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2023-06-05

乖乖隆地咚!泾县竟有这么多古树!其中还有一株“奇树”….泾县之窗.2023-06-25

泾县古树名木保护名录(2016年安徽省第三次古树名木普查登记 ).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5

泾县:护好“绿水青山” 建好“金山银山”.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6-09

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部.2023-06-05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坑片区、中桥片区范围及区划调整公示.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5

安徽扬子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司.2023-06-08

..2023-06-05

汀溪乡简介.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5

水西国家级森林公园.安徽农网.2023-06-05

水西国家森林公园.旅景网.2023-06-05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06-05

水西森林公园晋升国家级森林公园.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8

汀溪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正式挂牌.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8

扬子鳄保护区泾县管理保护站开展新生幼鳄监测工作.安徽省林业局.2023-06-08

汀溪乡保护野生动植物成效显著 .宣城新闻网.2023-06-05

泾县提前超额高质完成全县松林打孔注药保护工作.宣城林业.2023-06-08

..2023-06-03

关于启动泾县自然灾害Ⅱ级救助应急响应的通知.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2021年度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绩效自评报告.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泾县地质、地貌.泾县人民政府.2023-06-25

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6-04

关于印发《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1月份重点工作小结和2-3月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中国共产党泾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泾县发布.2023-06-03

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政府领导.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詹善清到选区述职.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涂顺(党组书记、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泾县委员会.2023-06-03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6-03

泾县民宗局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2023-06-07

宣城泾县旅游经济强势复苏回暖.央广网.2023-06-06

..2023-06-06

..2023-06-06

风从东来,泾县携名特优农产品走进上海农展.安徽省农业农村厅.2023-06-06

泾县:特色种植引领乡村振兴.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6-06

宣城泾县:打造 “林业生态+林下经济”模式 推进绿色富民.央广网.2023-06-06

泾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安徽泾县经济开发区: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电机泵阀生产基地.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9

宣纸文化园.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6-06

泾县四个注重 打造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9

2023年考录公务员和招录选调生温馨提示3:宣城市城区宾馆、旅社一览表.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6

泾县旅行社名录.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6

泾县民宿.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6

泾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6

泾县中学简介.泾县中学.2023-06-07

学校简介.宣城市工业学校.2023-06-09

新校区简介.宣城市工业学校.2023-06-09

泾县教育体育概况.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5

泾县教育发展概况(2022年).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泾县:稳步推进文化建设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6-07

公共文化设施名录.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5

2015年9月泾县社会团体筹备成立登记花名册.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7

泾县图书馆名录.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5

泾县文化馆名录.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5

泾县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安徽省科学技术厅.2023-06-05

宣城泾县抢抓先机 加快电机泵阀产业聚集“再提速”.人民网.2023-06-06

医院概况.安徽省泾县医院.2023-06-05

泾县医院.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5

泾县中医院.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5

泾县扎实推进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6-05

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解读交通建设大会战.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泾县交通运输局2022年12月份交通建设阶段性完成情况.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泾县:全力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6-04

泾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5

宣城泾县:交通十年蝶变 “畅、安、舒、美”建通途.人民网.2023-06-03

泾县客运综合枢纽站今天开始试运营.安徽网.2023-06-04

泾县交通运输局.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合福高铁正式开通 泾县迎来“高铁时代”.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合福高铁泾县段.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中国最美的高铁--京福高铁.石家庄中科铁路职业学校.2023-06-04

期待!泾县高铁最新消息.泾县之窗.2023-06-04

期待!备受关注的泾县通用“机场”,最新进展来了….泾县之窗.2023-06-04

宣城概况.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6-04

泾县交通运输局2022年工作要点.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应对水域汛期!这场实战演练“显真章”.宣城交通.2023-06-09

..2023-06-04

我县开展水上渡口安全运行专项大检查.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8

泾县这座古村落的巷子,一个充满想象与回味的地方.宣城新闻网.2023-06-09

泾县青弋江的渡口和码头.宣城新闻网.2023-06-09

宣城:40年,“道”不完的变迁.宣城交通.2023-06-04

《泾县太平湖游船服务有限公司太平湖东码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前公示.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9

最新最全!泾县公交线路大全来了,人手必备快收藏.泾县之窗.2023-06-04

快收藏!给你一张泾县新汽车站,最全的” 乘车“便利贴”.泾县之窗.2023-06-04

泾县:聚焦交通建设 打通“富民路”.宣城新闻网.2023-06-04

泾县客运公司.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AAAA).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泾县村落.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6

宣笔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3

泾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查济古建筑群.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水西双塔.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名录.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2023-06-06

美丽乡村.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6

厚岸村.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3

泾县非遗名录.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6-03

宣纸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3

宣纸制作技艺.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6-03

《泾县非遗》系列短视频展播 | 第二期:宣笔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泾县文化馆.2023-06-03

泾县油布伞制作技艺.中国知网.2023-06-03

【安徽省省级非遗】传统技艺——泾县油布伞制作技艺.回味徽州.2023-06-03

泾县生活习俗.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茂林十二碗.泾县人民政府.2023-06-25

茂林小炒.泾县人民政府.2023-06-25

跟着美食游泾县 | 泾县过年必吃的特色美食,快来锁定!.泾县文化旅游.2023-06-25

茂林糊.泾县人民政府.2023-06-25

特产.中国小康网.2023-06-03

特产.中国小康网.2023-06-03

泾县酱菜.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5

泾县琴鱼茶.安徽宣城特产.2023-06-05

汀溪兰香茶.安徽省特产.2023-06-05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AAAA).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5

中宣部公布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中央电视台.2023-06-05

桃花潭.宣城文明网.2023-06-05

【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实践】走进中国宣纸文化园 感受宣纸文化魅力.合肥网.2023-06-05

宣纸文化园.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6-05

泾县人物(节选).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3

喜报!宣城这两个地方成功入选国家级试点!.宣城总工会.2023-06-12

【百县榜】“搜城101”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榜单发布.东方财富网.2023-06-04

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发布报告.中国知网.2023-06-04

【百县榜】“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新鲜出炉!.中国小康网.2023-06-04

泾县荣膺“国家级园林县城”称号.泾县人民政府.2023-06-04

六安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安徽网.2023-06-04

喜讯!“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出炉太康光荣上榜.中华龙都网.2023-06-04

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公布,安徽蚌埠这些区县入选.安徽网.2023-06-04

交通运输部 财政部关于组织开展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交通运输部政府信息公开.2023-06-04

泾县获得2021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称号.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宣城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2023-06-04

泾县:农村电商再获省级表彰.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6-04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光明网.2025-03-23

喜报!龙岩长汀,全国百强!福建仅3地入选→.今日头条.2025-01-1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