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信息工程学院(Quanzho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位于泉州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高校。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于2002年,原名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4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2014年升格为本科高校,名称变更为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18年获得学士授予权。2021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2022年入选福建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培育单位。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占地100.67万平方米,设有10个二级学院(中心),并拥有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共开设29个本科专业.,其中有省级应用型学科3个、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2个、省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有专任教师828人,全日制在校生16132人。
在2025年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位列第38名。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2002年。
2004年4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
2011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此外,也是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之一。
教育部在2014年批准同意在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建立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实施本科教育,于2015年与台湾修平科技大学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
2016年被列入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整体转型试点名单。
2017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22年5月,学校新增为福建省2021~202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中心),并拥有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共开设29个本科专业。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现有省级一流应用型建设培育项目主干学科2个,省级应用型学科3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2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0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类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28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15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等省级人才28人,泉州市“桐江学者”20人,入选市级高层次人才105人次,有省级本科教学团队4个,省级高校科创团队2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已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美国宾州滑石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中外合作)4+0双学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合作举办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乌克兰艺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共建“中德(福建)教育合作与发展中心”,成为教育部备案的优质省级师资培训基地,推动中德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产教融合及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合作;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英国、韩国、匈牙利、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开通学分互认、本硕连读和“国际本升硕绿色通道”等合作项目。同时,学校与德国力士乐、FESTO集团、西门子股份公司、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安踏体育、九牧集团有限公司等2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牵头组建了泉州市信息、机械、智能制造职教集团,泉州市智能制造职业院校联盟。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建有省级示范校院士工作站,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福建省应用中心、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福建应用技术研究院、4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福建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建有包括中央财政、省财政支持的多个实验实训基地,及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一批教学实验室。
科研资源
截至2024年9月,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总面积2.42万平方米,拥有印刷型中外文图书133.25万册,电子期刊13.95万册、学位论文74.89万册以及音视频67286小时;拥有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平台,博图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超星移动数字图书馆、起点考试库、软件通视频教育资源库、金典科技资源库等文献信息资源平台(库)12个。
科研成果
在2023年泉州市科技活动周中,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参展的科技成果项目有12项:AI处理器芯片和基于AI芯片的服务器、32位车用处理器芯片及汽车电子组件的设计、太殷弘安巡检机器人、基于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建筑物及桥梁等基础设施建筑结构安全在线监测系统、双色鞋底模塑成型新工艺与操作机器人、5G通信纳米陶瓷手机背板、粮情管控系统、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星火BIM工坊、基于Klipper控制方案的准工业级3D打印机、MICP技术在古文物陶瓷器皿修复方面的应用、MICP技术在砖石建筑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校园文化
校徽
校训
学校校训是知行合一
“知”与“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广义上“知”是人的心知的统称,“行”是人的行为的统称;狭义的“知”主要是指道德知觉,“行”主要是指道德实践。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将“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观念引入大学教育,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主张“教学做合一”,在知行合一中,培养学生道德、技能、体格、情感全面综合的健全人格。
校园环境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5月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5月
校友情况
杨在珽,1987年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曾任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副院长,现任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副院长,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原任江西省漆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
学校荣誉
2021年省委文明办发布《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名单》,学校被授予“福建省文明校园”称号。
2018年12月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获全国职教重要奖项优秀学校奖。
2018年1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批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公布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4—2018年)获奖成果名单,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推荐申报的“创新协同机制,构建五大体系,融合双创教育——‘12355’改革实施方案”成果获得二等奖。
参考资料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简介.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25-05-11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2-2023).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24-05-23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质量管理与评估处.2025-05-12
现任领导.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24-05-23
校训.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23-06-06
学校发展大事记.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24-05-23
2025年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软科.2025-05-12
软科排名.软科.2024-05-30
喜讯!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23-05-23
重点实验室.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处.2024-05-23
工程研究(技术)中心.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处.2024-05-23
研究基地.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处.2024-05-23
校属科研基地.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处.2024-05-23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12项科技成果亮相2023年泉州市科技活动周.今日头条.2023-06-06
历任领导.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25-05-12
优秀校友——杨在珽漆画作品.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23-06-06
喜讯 |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荣获“福建省文明校园”称号.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23-06-06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获全国职教重要奖项优秀学校奖.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23-06-06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