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与系统(Intelligent Equipment and Systems)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属于工学,专业类别为自动化类,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为满足国家发展智能制造需求而设立,专业定位为培养国家现代制造业迫切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使人才具备复杂控制、智能感知、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及优化决策方面的理论基础,能够设计、研制智能装备系统,从而服务中国现代制造业和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毕业生可在智能制造领域、智能交通领域、消费类电子领域、航空航天以及其他工业领域就职。
专业发展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有新专业“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代码080806T。截至2025年5月,中国有渤海大学、吉林化工学院、盐城工学院等院校开设本专业。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智能装备系统设计理论体系和专业知识,学习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控制与优化及装备研发制造所需的硬件及系统设计技术,训练学生装备系统研发工程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所需的研究、设计、制造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知识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要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信、仪器仪表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管理、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社会、法律等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中检测、建模、控制和优化的基本原理和策略,掌握在专业领域中信息处理与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与设计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了解自动化类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法规,具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1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交流。
课程体系
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课程是由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组成。在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各高校可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学生必要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培养和提升学生概念表述清晰、推导演算熟练,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和物理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素质。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本专业高校应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实践、课程实验、综合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其他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等。通识教育实践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科动手能力及基本实践技能,包括军事训练、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等。课程实验结合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应配套相应的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综合课程设计综合多个知识点或知识领域的实践型教学内容,须涉及系统的分析、设计、调试等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习进行必要的工程技术训练,可开展一定的社会实践、企业现场参观和实训等实习活动。
毕业写作
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指导学生根据某一方面的具体要求开展设计性学习和研究,并撰写研究论文或工程设计报告。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在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工程实际问题为选题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吸纳企业或行业专家指导和考核。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同学毕业后可以向自动化类方向专业进行深造考研。自动化考研方向主要有控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智能制造领域、智能交通领域、消费类电子领域、航空航天以及其他工业领域就职,就业单位如制造业相关科研院所、高新技术科技公司、企事业单位及高科技工业制造企业等。
师资队伍
本专业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须满足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专业生师比不高于18:1。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120名学生基础上,每增加40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实验教师,本科生与专业实验教师队伍之比应不高于150:1。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的比例不低于90%,并逐渐提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的比例。年龄在55岁以下的教授及40岁以下的副教授分别占教授总数和副教授总数的比例应适宜,中青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较高。学科带头人学术造诣较高,专业分布合理,学科队伍阵容整齐,学术梯队的年龄及知识结构合理,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为专业发展提供基本师资保障。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专业背景大部分授课教师(不低于60%)在其学习经历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自动化类专业学历,部分教师具有相关专业学习的经历。有条件的高校应适当引进具备与本专业领域有关的交叉学科的专兼职师资,以利于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拓宽。
教学条件
本专业院校教室、实验室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实验设备完备、数量充足、性能优良,能满足各类教学实验的需求。对原理演示和验证型实验应保证每组不多于2人,综合型实验每组学生的任务要有所区别。保证学生课内外学习的上机、上网和实验需求。实验设备有专人维护,能保证实验按照计划顺利进行。有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在企业实习或上课的,要有行业标准、规范和安全方面的教育。鼓励企业在高校联合建实验室,鼓励搭建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平台,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信息资源上,院校应配备各种能满足专业培养需求的教材和专业图书参考资料,能够方便师生查找和使用,图书馆、自习室等阅读环境良好,建有良好的校园网络设施,能够为学生提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学习资料的条件。教学经费上,要求教学经费有保证,能满足专业教学、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不低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规定的生均指标。已建专业每年正常的教学经费应包含师资队伍建设费、人员工作费、实验室维护更新费、专业实践费、图书资料费、实习基地建设费、毕业设计(论文)费等。新建专业应保证一定数额的不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在内的专业开办经费,特别是应有实验室建设经费。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4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B+的学校共有4所,B+及以上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5中国大学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排名(研究型),A++档次的学校1所,A+档次的学校2所,A+及以上的学校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学教育评价网2025-2026年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1所,等级5★-的学校1所,学校的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智能装备与系统.阳光高考.2024-05-12
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介绍解读.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5
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5-06-16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15
自动化考研方向.AEIC学术交流中心.2023-05-28
2024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上海软科.2025-06-15
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排名(研究型),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一.www.chinaxy.com.2024-04-21
2025-2026年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排名_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国科教评价网.202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