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工业智能

工业智能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自动化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工业智能领域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及发现、分析与解决工业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系统掌握智能建模与控制技术、智能传感与实时检测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工业智能及其应用的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发展

工业智能专业开设于2020年,属于自动化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80807T。是一门融合了当下人工智能与工业自动化最前沿开究理论与技术的典型多学科交叉专业,涉及到控制论、自动化、计算机、数学等,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特色的自动化类专业。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工业智能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必备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自动化领域工程问题能力,能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综合素质良好,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胜任自动控制系统研究、设计开发、部署与应用等工作,在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知识要求

工业智能专业需要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要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信、仪器仪表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管理、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社会、法律等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中检测、建模、控制和优化的基本原理和策略,掌握在专业领域中信息处理与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工程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选择恰当技术、资源和现代工具解决一般工程系统中控制问题的基本专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某一实际工程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与设计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了解自动化类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法规,具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1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交流。

课程体系

工业智能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三部分。其中通识类知识一般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外语等,学科基础知识一般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等,专业知识一般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优化方法、检测技术与仪表等。教学内容应满足教育部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自动化类本科专业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调整提高相关教学要求。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工业智能专业应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实践、课程实验、综合课程设计以及其他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等。通识教育实践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科动手能力及基本实践技能,包括军事训练、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等。课程实验结合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应配套相应的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综合课程设计综合多个知识点或知识领域的实践型教学内容,须涉及系统的分析、设计、调试等专业技能训练。

毕业写作

工业智能专业需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指导学生根据某一方面的具体要求开展设计性学习和研究,并撰写研究论文或工程设计报告。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在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工程实际问题为选题的毕业设计,应吸纳企业或行业专家指导和考核。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该专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进入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研究生专业有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智能机器人及应用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选择在科技类企业从事数控机床应用、机械研究、智能工作站调试运转、机器人生产制造等工作,也可在海关一线进出境货物查验及监管等国家公务员单位工作。

师资队伍

本专业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须满足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专业生师比不高于18:1。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120名学生基础上,每增加40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实验教师,本科生与专业实验教师队伍之比应不高于150:1。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的比例不低于90%,并逐渐提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的比例。年龄在55岁以下的教授及40岁以下的副教授分别占教授总数和副教授总数的比例应适宜,中青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较高。学科带头人学术造诣较高,专业分布合理,学科队伍阵容整齐,学术梯队的年龄及知识结构合理,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为专业发展提供基本师资保障。

教学条件

本专业的教室、实验室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对原理演示和验证型实验应保证每组不多于2人,综合型实验每组学生的任务要有所区别。保证学生课内外学习的上机、上网和实验需求。实验设备有专人维护,能保证实验按照计划顺利进行。有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在企业实习或上课的,要有行业标准、规范和安全方面的教育。鼓励企业在高校联合建实验室,鼓励搭建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平台,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毕业设计的内容必须属于本专业学术内容,一人一题,结合工程实际的题目应占有一定比例。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的,除校内指导教师外,还必须有企业指导教师。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为B的学校共有2所,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3中国大学工业智能专业排名(研究型),A++档次的学校1所,A+档次的学校2所,学校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工业智能.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4

2023全国工业智能专业大学最新排名一览表(4所).工业智能.2023-05-14

硕士专业目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3-05-14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 .国家公务员局.2023-05-14

工业智能.www.gaokao.cn.2024-04-21

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www.shanghairanking.cn/.2024-04-21

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工业智能专业排名(研究型),东北大学第一.www.chinaxy.com.2024-04-2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