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林业

智慧林业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林学,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智慧林业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通过感知、物联、智能手段来协同管理林业资源,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毕业后可以在森林规划设计和IT企业从事森林资源管理、生态空间规划与管理、森林智能观测和装备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及森林灾害监测预警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发展

以2013年8月《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和第三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为标志,全国林业信息化从"数字林业"进入"智慧林业"建设的新阶段。标志着智慧林业的开始。后续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新增了智慧农业专业。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林业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备林学专业、园林专业、森林保护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在林学、园林、森林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含科技开发与推广)、教学、管理、创业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知识要求

需要掌握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森林保护学、经济林栽培学、森林防火、野生植物开发与利用、生物统计学、土壤与植物营养学、植物生理学及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营林生产、森林经营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基本训练。

课程体系

智慧林业的课程设置可以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体育、艺术、创新创业等,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土壤学、森林计测学、林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木材学等,专业课程计算智能、物联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人工智能、林业智能装备等。

课程设置

参考信息

实践教学

该专业的实验和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上机操作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遗传学实验、植物学实习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气象学实习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测量学实习实验、土壤理化分析、林业遥感实习实验、树木学实验、森林计测学实验、森林保护实验、林木育种学实验、林火生态管理实验、林木种苗学实习等。

毕业写作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内容精练,层次分明;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实事求是,论据可信;写作规范,设计说明书或论文中的图表清晰,章节划分、图表注释、参考书目的格式等应符合各高校教务管理部门的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应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发展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高校、政府机构、信息技术公司等事业单位工作,也可以在森林规划设计和IT企业从事森林资源管理、生态空间规划与管理、森林智能观测和装备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及森林灾害监测预警等方面的工作。

师资队伍

该专业拥有45名专职教师,其中23人为正高级职称教师,16人为副高级职称教师,6人为中级职称教师。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占到总教师人数的86.67%,而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也同样为86.67%。这些教师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如林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农业工程、生物学以及生态学等。

教学条件

智慧林业专业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实践条件,包括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和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协同育人。该专业拥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如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同时还有7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黄土高原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物联网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北方农业装备科学观测实验站等。此外,学校还有数十个校级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来保障实践教学开展,如数字林业实验室、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信息工程实验室、软件工程研究中心、近红外高光谱成像实验平台、云计算教学科研平台和数学模型与数据分析研究中心等。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A+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智慧林业.中国教育在线.2023-05-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2023-05-06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06

智慧林业.www.gaokao.cn.2024-04-20

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www.shanghairanking.cn.202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