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2日,世卫组织指定XBB.1.16为“监测中的变种”。截至4月17日,从印度到新加坡、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29个国家和地区,XBB.1.16感染病例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流行情况
世卫组织称,2023年1月首次在样本中发现了“大角星”,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大角星”是奥密克戎变种的亚型。奥密克戎于2019年末出现,迅速取代德尔塔成为当时全球各地传播的主要变种。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截至2023年2月下旬,“大角星”毒株占全球新冠病例的0.21%。一个月后,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3.96%。
另据美国疾控中心(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在截至4月15日的一周里,美国新冠感染病例中有7.2%是由“大角星”引起的,而前一周这一比例仅为3.9%。在包括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新墨西哥州、俄克拉何马州和得克萨斯州在内的美国中南部地区,XBB.1.16致病率已经占到21.3%。
相关研究
世卫组织称,XBB.1.16与XBB.1.15变体相似,但在“在刺突蛋白中增加了一个突变,在实验室研究中表明,这增加了该病毒的传染性,以及潜在的增强致病性。”
那么,XBB.1.16是否更危险?日本和捷克的研究人员发表在预印本上的一项研究发现,XBB.1.16对各种新冠抗体具有“强大的抵抗力”,与其他奥密克戎变种(如XBB.1和XBB.1.5)相比,似乎具有更强的“生长优势”。研究人员称,XBB.1.16的传播效率比XBB.1和 XBB.1.5毒株高约1.17至1.27倍,并表明它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但《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中称,XBB.1.16可能会更快传播,但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会导致更严重的病例。
NBC新闻报道中称,与此前已经出现的奥密克戎变种不同,XBB.1.16感染者出现了一种新的症状——结膜炎(或称红眼病,特征是眼红、有沙砾感并伴有瘙痒)。在印度,一些感染XBB.1.16的儿童出现眼睛发痒的情况。印度儿科医生、印度儿科学会免疫委员会前主席Vipin vashishtha博士上周在推特上写道,这是一种不常在其他新冠病毒变种中注意到的症状。
另外,《财富》报道中还提及,印度儿童感染腺病毒(adenovirus)的病例也在增加。感染腺病毒科也会引起结膜炎,但不进行监测是不可能区分这两种病毒的。
传播情况
综述
截至2023年4月17日,从印度到新加坡、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29个国家和地区,XBB.1.16感染病例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中国
2023年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对比4月8日公布的数据,4月7日至4月13日,新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24例(共计21个分支)。其中,中国疾控中心首次监测到15例XBB.1.16和2例XBB.1.16.1。
美国
在截至2023年4月15日的一周里,美国新冠感染病例中有7.2%是由“大角星”引起的,而前一周这一比例仅为3.9%。在包括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新墨西哥州、俄克拉何马州和得克萨斯州在内的美国中南部地区,XBB.1.16致病率已经占到21.3%。
印度
据世卫组织2023年3月份的报告,XBB.1.16已经取代了印度的其他变种,成为主要变种。
据印度卫生部的数据,截至2023年4月14日,印度录得近5万例新冠确诊病例,而截至3月30日时这一数据仅为13509例。
参考资料
已在29国/地区肆虐!“大角星”XBB.1.16来袭,传播率比同系变种高出逾1倍,感染者出现结膜炎症状.每经网.2023-04-18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