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冠地莺(拉丁学名:Tesia olivea),栖息于南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在林下阴湿处灌木间的地上活动觅食,单个或成对活动,食物主要为昆虫、植物果实、种子和草子。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
形态特征
金冠地莺成鸟前额、头顶、肩、背至尾上覆羽橄榄绿色,前额至头顶渲染亮金黄色;飞羽黑褐色,外端部呈淡褐色;眼后纹黑色;眼先、颊和耳羽深灰色;颏、喉、颈侧和胸、腹部几乎呈纯石板灰色,下腹部中央稍浅淡,但不像灰腹地莺呈灰白色;腋羽、翅下覆羽和覆腿羽呈深灰色;尾羽黑褐色,中央尾羽表面渲染橄榄绿色;尾下覆羽灰绿色。
虹膜褐色;上嘴角褐色,下嘴基部橙红色或深橙黄色直至嘴尖;跗和趾褐色,爪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8g,雌性6-10g;体长:雄性86mm,雌性95mm;嘴峰:雄性11mm,雌性10mm;翅:雄性51mm,雌性49mm。
分布范围
金冠地莺分布于不丹、印度(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大吉岭、阿萨姆邦)、缅甸北部、泰国西北部和西南部、老挝北部、越南北部。
在中国,它们分布于云南省(绿春县、芒市、腾冲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贵州省(雷山县)、西藏自治区(南部排龙等)(留鸟)。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