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

《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是一本由挪威学者雅各布·卢特所著的新叙事理论图书。该书于201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徐强担任翻译,申丹进行校对。该书探讨了小说和电影中的叙事方式,分析了叙事的结构和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叙事来传达主题和情感。该书对于文学和电影爱好者以及学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跨媒介叙事是当代叙事理论发展中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一书以叙事为利刃横切"小说"与"电影"两大叙事形态,为跨媒介叙事研究树立了一个典范。全书紧密结合若干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之个案,尤其是专注于被普遍认为故事性不强、叙述性偏弱的现代主义小说的电影改编,通过细密分析与会心批评,总结改编的得失成败,探讨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在小说叙事中饶富意味的叙述手段,在改编成为电影后如何继承、扬弃、创新,才能不歪曲原著或降低作品艺术价值,又适应电影视听媒介的特征,还能表现电影创作者的独特意念,从而再造、创造性的实现题材的跨媒介移植。

作者简介

雅各布·卢特(JakobLothe,1950一),挪威著名学者,文学理论家。曾任职挪威社会及人文高等研究院、挪威文化部,1993年后任奥斯陆大学英语系比较文学教授。学术研究范围:叙事理论、现代主义、文学术语、后殖民、大屠杀研究等,在挪威、英国、美国出版著作十余部。

译者简介

徐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叙事学会会员,欧洲叙事学网络(ENN)成员。学术研究集中于叙事学、小说理论、当代作家研究。主持上述领域相关研究课题多项。发表有关文学理论、现当代文学批评方面的论文及西方理论著述中译若干。

校者简介

申丹,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叙事学会会长。出版《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等著作多部。主编的“新叙事理论译丛”(即本丛书),在学界反响热烈。

目录

第I部分

第一章 导言(1)

叙事文本和叙事虚构(1)

叙事虚构:话语、故事和叙述(4)

作为电影的叙事虚构(7)

叙事理论和分析(8)

第二章 叙事交流(10)

电影交流(10)

叙事交流模式(13)

经由叙事文本的叙事交流(15)

真实作者和真实读者(16)

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18)

叙述者和受述者(20)

第三人称叙述者和第一人称叙述者(21)

可靠叙述者和不可靠叙述者(25)

电影叙述者(27)

叙事层次(32)

叙事距离(34)

反讽(37)

叙述角度(39)

声音和人物话语表达(45)

自由间接引语(47)

第三章 叙事时间和重复(49)

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49)

叙述与故事之间的时间关系(52)

虚构散文中的时间(53)

顺序 (order)(54)

时距 (duration)(57)

频率 (frequeney)(60)

电影的叙事时间(62)

叙事重复(64)

“柏拉图式”和“弗里德里希·尼采式”重复(66)

电影的重复(68)

第四章 事件、人物和性格塑造(73)

事件(73)

事件的功能(76)

核心与催化(77)

人物概念(77)

性格塑造(83)

电影改编中的事件、人物及性格塑造(88)

卡柏瑞尔·亚斯里的《芭贝特的盛宴》(94)

第II部分

第五章 寓言作为叙事图解:从撒种者寓言到弗朗兹·卡夫卡的《审判》和奥森·威尔士的《审判》(104)

Ⅰ(104)

Ⅱ(109)

Ⅲ(120)

第六章 詹姆斯·乔伊斯的《死者》和约翰·休斯顿的《死者》(126)

Ⅰ(126)

Ⅱ(133)

Ⅲ(139)

Ⅳ(149)

第七章 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和弗朗西斯·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155)

Ⅰ(157)

Ⅱ(163)

Ⅲ(177)

第八章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和科林·格雷格的《到灯塔去》(195)

Ⅰ(196)

Ⅱ(203)

Ⅲ(214)

Ⅳ(220)

Ⅴ(224)

影片目录(229)

索引(234)

多维视野中的理论融通

——论雅各布·卢特的跨媒介叙事学研究 徐 强(248)

与完美主义者的因缘——译后记(257)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