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打滚,又称豆面糕,是东北地区、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豆面糕制得后需在黄豆面中打滚,犹如郊野小驴打滚扬尘得名。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作为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类,驴打滚的起源可追溯到满洲。
驴打滚的原料有波叶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驴打滚”香、甜、黏、糯,豆香四溢。经常食用驴打滚有助于健脾益胃、促进排尿、缓解肿胀,还有通气除烦的功效。1997年驴打滚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命名由来
“驴打滚”是用夹馅卷成的长卷,因卷下铺,吃时将长卷滚上豆面,样子颇似驴儿打滚,因此得名。《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就说:“红糖水馅巧安排,油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还说:“黄豆,蒸熟,裹以馅,滚于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已约定俗成。
历史发展
豆面糕又称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北京人食‘驴打滚’(豆面糕)的历史,爱吃豆面糕的习俗已很久远。北京地方史专家张江裁(次溪)在所编《燕京民间食货史料》中讲:“驴打滚,乃用黄米粘面蒸熟,裹以红糖水为馅,滚于炒豆面中,使成球形。通常以为,驴打滚源自于满洲,缘起于承德,盛行于北京。喜吃粘食本来是满族人的传统,因为满族的狩猎生活,经常是早出晚归,吃粘食耐饿。‘驴打滚’就是在200多年前从粘食中演变出来的一种大众化小吃。
它的原料是用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豆面糕以为其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现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多数已不用黄豆面,改用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仍为黄色,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制作方法
制作驴打滚前需准备250克、260克清水、、等食材。将清水倒入糯米粉中和成面糊,装入托盘后上锅蒸20分钟。在案板上均匀撒上黄豆面备用,将蒸好的糯米粉团放在黄豆面上,再在糯米粉团表面撒一层黄豆面,以防止粘连。把撒满黄的糯米面团擀成长方形,在擀好的上方涂抹好豆沙馅,然后从面饼较宽的一侧起卷,逐渐卷成层次分明的圆条,卷好后再撒上一层豆面,然后切块装盘即可。
主要特色
“驴打滚”的原料有米面、黄豆面、澄沙、、、桂花、和瓜仁。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带有淡淡的桂花的香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营养价值
“驴打滚”香、甜、黏、糯,豆香四溢,所用食材有谷物和大豆,糯米含有丰富的糖类,适量食用有补脾暖胃、补中益气的功效;黄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null、B族维生素和钙,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并且其还含有众多特殊的功能性成分,如null、豆固醇、null等,对营养相关慢性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红豆富含粗食纤维、钾、镁、磷、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经常食用驴打滚有助于健脾益胃、促进排尿、缓解肿胀,还有通气除烦的功效。
相关传说
传说一
相传,东汉初年,刘秀驾前大将马武屯兵于京北上口村一带,生活条件艰苦。有一天,马武不经意间看到驮运粮草的毛驴在地上打滚儿,浑身沾满黄土,便让伙夫在黄米面里卷入红豆馅,再将外表滚上黄豆粉,小吃“驴打滚儿”由此得名。
传说二
传说清乾隆平息了大、叛乱后,把新疆的一个维吾尔族首领的妻子抢到宫中作他的妃子,也就是。
香妃被抢到后,日夜茶饭不思,乾隆急坏了,传旨给,说:如果谁能做出香妃爱吃的东西,不但升官,还赏银千两。这一来御厨们大显身手,使出了看家本领,山珍海味,风味名吃,做了数千样,但香妃连看也不看。乾隆只好下旨叫白帽营的人给香妃做家乡吃食送进宫。
话分两头说,香妃的丈夫自香妃被抢进宫后,也跋山涉水从新疆来到北京,藏身在白帽营里,想方设法打听香妃的下落。当他听说皇帝下旨让白帽营的人做一样最好吃的东西送进宫去给吃,觉得这是个联系的好机会。于是就做了一盘他家祖传的自制点心江米团子,香妃见到这江米团子,就会知道是她丈夫来了。
送到宫中,太监问这食物的名字,于是就叫它驴打滚。宫女把驴打滚端到香妃面前,香妃一见,睛睛一亮,知道丈夫来了,便强打精神,夹起一个,轻轻咬了一口。
乾隆听说香妃吃东西了,高兴得什么似的。下旨让白帽营的艾买提天天做驴打滚送进宫来。从此,艾买提就天天做驴打滚送进宫来,驴打滚也就出了名。后来又流传到了民间。
文化意义
在2014年APEC期间的国宴上,驴打滚和豌豆黄、艾窝窝等一起作为中国传统特色小吃端上了餐桌。既让各成员的代表们品尝了浓浓的“京味儿”,又展现了中国文化。
注意事项
“驴打滚”作为传统小吃,香甜润糯,非常受欢迎,但其售卖时一般是凉的,故一次不宜吃太多,每次一两块即可,老年人、孩子更应注意,过多食用容易造成,影响正餐。里含有一定比例的,血糖高的朋友慎食,如果在家制作“驴打滚”,可酌情减掉一些白糖或改为,红豆馅也可和互换,味道也不错。吃“驴打滚”可搭配淡茶水、热豆浆、鲜牛奶等,既可缓解黏性,还可增加营养。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驴打滚起源.新浪旅游_新浪网.2024-11-10
京味儿十足的北京小吃:驴打滚(图)(3).新浪旅游.2023-11-27
北京驴打滚,豆香浓郁.今日头条.2023-11-27
驴打滚源于满洲.新浪旅游.2025-03-13
节气养生之惊蛰篇.微信公众平台.2025-05-30
西坡:驴打滚.百家号-新民晚报.2025-03-25
【品美食】 驴打滚.微信公众平台.2025-03-25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之驴打滚:黄米粘面,红豆为馅.今日头条.2023-11-27
中国北京餐饮特色小吃:驴打滚.新浪旅游.2023-11-27
驴打滚的传说.新浪旅游.2023-11-27
北京小吃上了APEC菜单 烤鸭驴打滚带来“京味儿”风情.人民政协网.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