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鲤古镇位于江西省省赣州市水东发展板块,毗邻赣县门户区,与千年宋城章贡核心区隔江相望,十六座千年古窑、十五组客家古建、五十四株滨江古榕,以及两条商墟古驿,镌刻了七鲤历史与自然的基底。
七里古镇占地1571.93亩,总体投资25.23亿元,围绕核心商墟文化体验区,形成状元及第度假区、宋窑遗址博览区、国际会展艺术区、城市休闲体验区等复合功能组团。以“宋窑古埠,七鲤客家”为主题,依托“瓷窑、漕运、庙会、客家”四大文化精要,致力于打造面向赣粤闽湘的文化型古镇目的地,赣州市首席休憩度假综合体和赣州市首个商务文创示范区。
七鲤古镇历史悠久,据《赣州府志》记载,赣州府城设在七鲤长达一百四十六年。北宋《元丰九域志》记载,由于瓷窑的兴盛,古镇成了一座以制瓷业为主的手工业集镇。隋唐时期制瓷产业得到发展,宋代达到鼎盛,宋元之后,伐木产业取代了制瓷业;明清时期,形成了经典的古镇社会群落标本。七鲤古镇是赣南客家人的世居地,有居民六千多人,为江西省南部最大的集镇之一。
景区简介
七鲤古镇项目位于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赣州古城的东侧、贡水江滨,东与赣县章贡村交界,南接贡江与沙河镇相望,距赣州城区约3.5公里,规划区总面积约100公顷。本项目用地规模共计面积1571.93亩(含道路面积124.59亩),规划建设道路总面积124.59亩(约83061.00平方米),道路总长4769.85米,规划红线宽度为12m/24m。项目将以“宋窑古埠、自在七鲤”为主题,依托“瓷窑、运、庙会、客家”四大文化精要,致力打造成为赣粤闽湘鄂等区域的首席文化型古镇目的地、江西首席休憩度假综合体及商务文创示范区。项目按国家AAAAA景区的建设标准进行规划,估算投资25.23亿元。
项目总体空间形成“三片区、四板块、一环三街十八巷”的游览格局。打造以“国家宋窑文化产业园”和“城市文化商业客厅”、“赣南人文主题体验小镇”的“一心双翼”规划结构。水陆门户片区,以游船、步行交汇集散为功能特点,更好的为游客定制体验;“窑址会议区”占地600亩,建于七鲤窑遗址,致力打造“江西省首席会议研学综合体”。遗址公园内建有瓷窑博物馆、七鲤学村,依托丰富的在地文化,打造“江西省非遗传承基地”及“省级研学营地”,7万㎡的“龙窑会议中心”也是全市最大的高等级会议场所、赣南首座高规格千人会议承办地、综合型会议集群、十万中交人的培训首选地、国内第一会务机构中青博联会奖首推地,可解决千人会议的会场和食宿;“古镇旅游区”占地700亩,复原了历史街区“一纵三横十八巷”的古镇肌理,合“瓷窑、贸易、祀庙、客家、生态”五大文化,将打造比肩乌镇的“赣南首席文化古镇”。全镇有客房1000余间,分会议酒店、文化行馆和主题民宿三档,引入赣州市首家国际品牌五星酒店(皇冠假日),致力打造“赣州最大的主题酒店群落”。
项目将呈现最纯粹“赣南民俗活态体验”,探寻失落的客家故里。400米“十字街”上,遍布米果、粽子等地方小吃,邮局、药房、钱庄等市井业态,篾匠、皮枕、樟木箱、客家染布等特色工坊,仿佛穿越回到旧时老街。民宿散落于老街古巷之中,依文化主题调整陈设风格,返聘原住民作为主人待客,邀三五好友,阖家前往,夜宿古镇,惬意且暖心;文化行馆深藏于“十八埠街”,大隐于市,旧时商号大宅,面江排开,以国宾接待标准改造,宾客可乘船经古码头到达,江边古榕郁郁,风光大美,将实现“游赣州,宿七鲤”的全域旅游联动,共同成就赣州文化旅游新核心。
古镇背景
赣州城东部的贡水水面,清波涟漪,七条山脚一字排开,斜插江边,分开七条水路,犹如七条“鲤鱼”嬉戏抢水上行。“鲤鱼”对岸,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赣州市著名古镇——七鲤镇(又称七里镇,今为七里村)。七里镇距赣州城区约七华里,交通方便,与赣县梅林交界。地势北高南低,南部是沿江平地,北部属丘陵地貌,面积约1.6平方公里。
七里古镇建镇2200多年,在古代是江西省重要的名镇。它是赣江主要支流——贡水最下端一个大码头,距赣江起点龟角尾(八境台)七里左右,不但是中原通闽台的重要水上枢纽,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
旅游景点
七里镇窑
赣州七里镇窑是宋元江西四大名窑之一,其创烧于晚唐,盛烧于两宋,终烧于元末明初,烧造产品种类繁多,釉色丰富,造型秀丽,是赣南最大的一处古代窑场,是“江南宋城”的重要文化载体,其代表性产品酱釉乳钉柳斗纹罐极具地方特色,一些新的学术材料实证赣州七里窑烧造的瓷器远销至中东和东南亚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七里窑遗址保存状况良好,保留20处窑业堆积,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至2018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赣州自然博物馆对七里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揭露赖屋岭窑包两处龙窑和周屋坞窑包龙窑一处,三条龙窑均为国内同时期龙窑信息保存最多、建筑结构立体形象最完整的龙窑遗迹,出土器物十分丰富,取得了重要考古学术价值。 七里镇窑晚唐创烧,宋元鼎盛一时,明中期停烧,产品曾外销到东亚,是宋元江南四大名窑之一。现遗存有唐、宋、元代瓷窑窑包16处,分别是杨家岭、梧桐、高岭、鲤鱼形、殷屋背、殷屋对门、袁屋岭、郭屋岭、周屋岭、张家岭、周屋坞、殷屋岽、罗屋岭、刘屋岭、赖屋岭、砂子岭。
七里镇窑出土瓷器主要为民间日用品,有青釉、影青釉、白釉、褐黑釉瓷,器形多碗盏、杯、碟、壶、钵、罐、枕、瓶等,并有狮、蟾蜍等形象精美的高档瓷,器表有刻花、划花和模印的莲、菊、鸟、云、山、水、乳丁刻等纹饰。特别是在2014年对七里镇窑址周屋坞的考古发掘,出土的龙窑保存了高达3.6米的窑壁和8个层次的完整窑尾。出土的瓷器主要有五代十国时期的青瓷、北宋早期的乳白瓷、北宋至南宋时期的青白瓷与酱釉瓷、南宋至元代的黑釉瓷等五个品种。
窑址出土大量窑具,其中款铭颇为繁复。款铭以钵、碗、盏、碟坯底去圈足边墙或坯片刻划烧成。可分为姓氏、文记、数码和花押等类别。
①姓氏类有:赵小二、陈立、崔十四、张、刘十、李、好七、封立、木、肖、王、小田、洪立、洪四、本、小本、重、刘立、崔等。
②文记类有:新立、十六、记十、记、生、重、子、大、立、立一、具记、大、法等。
③数码类有:壹、三、五、七、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十八、十九、、廿又、、五十、五十八、七十、六二、六五等。
④花押类有:宋、凸等。
部分匣钵边沿亦刻有张、甲、米、十、二十、三十一、黄等。
生活用具包括有青釉瓷碗、盏、罐、瓶、炉、壶。乳白和青白釉碗、盏、杯、灯盏、碟、盘、枕、水盂、注壶、注碗、罐、鸟食罐、擂钵、钵、瓶、粉盒。黑釉瓷有壶、钵、罐、瓶、碗、碟、杯、盅、砚、器盖、汤勺等。其中砂子岭、周屋岭以乳白釉、青白釉瓷为主,张家岭以黑釉瓷为主,碗约占出土总数40%,还出土部分陶罐、杯、瓶、缸和擂钵等。
刷新多项考古纪录
首先,有4座南宋龙窑的窑室宽达4米,特别是袁屋岭龙窑宽达4.9米。这么大跨度的龙窑需要高超的起拱券顶技术,可见七里镇宋代龙窑是古代龙窑建筑难度最高的龙窑。
其次,周屋坞宋代龙窑的窑壁高达3.6米,赖屋岭宋代龙窑火膛处窑壁高达2.68米,均刷新考古发现的宋代龙窑窑壁高度纪录。上世纪90年代起,专家学者一直在探索唐宋龙窑的高度问题,但全国考古发掘的数百座龙窑均已塌成废墟,导致其成为世纪之谜,如今疑团得以破解。
第三,这些唐宋龙窑中,一座保存了较完整的窑头,一座保存了较完整的窑尾,一座保存了较完整的窑顶,还保存了诸如窑尾开门、用胶质混凝土填充窑床并固定匣钵柱等建造技术,可以说是建造技术信息最全最丰富的唐宋龙窑,将改写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窑业技术发展史。
状元祠
南宋状元池梦鲤(约公元1224年—1279年)出生于赣州城南市街,后居七里镇。进士出身,于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中甲戌特科状元,是赣州城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历任浙西江东制置使,知平江府。
池梦鲤祖籍是河南西平,南迁后其在广东连州任司户的祖父池溥公来了赣州,为当时赣州的繁荣昌盛所吸引,就在南市街定居下来,池梦鲤就是出生于南市街的。池梦鲤中状元时已经50余岁,民间关于池梦鲤中状元有许多传说,其中有“状元桥”的故事:列为赣州市文物古迹之一的“状元桥”,现位于七里镇的铁路旁,七里人说当年池梦鲤是和表兄一同从赣州骑马进京赶考的,表兄的马走到当时还是简易的木桥上时受惊把主人摔下河淹死了,而池梦鲤却安然无恙地过了木桥。池梦鲤考取状元后,人们就修建了这座用麻条石砌成命名为“状元桥”的单孔桥,同时还在桥边为赶考落马的表兄筑了一个风雨亭。
池梦鲤中了状元后,张世杰曾在南市街池梦鲤住宅前建的“释褐坊”,为池梦鲤中状元盛况题写了赞文:“名甲金榜,宴赐琼林,京兆行驺,仪曹敏勤,诗轶六朝,功拟五臣,忠良并誉,千古斯文。”赞文高度评价了池梦鲤的文采和功业。20世纪50年代还矗立在南市街塔下寺的“释褐坊”如今已不见踪迹,而人们在七里镇池梦鲤的旧居址上建起的“池氏宗祠”却被一代又一代地保护下来了。池梦鲤的后裔已繁衍至第34代,有在七里镇居住的,还有已迁徙到周边的闽、粤、湘、浙、皖等地。池氏宗祠1997年已列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宫
万寿宫是为纪念江西省的地方保护神——晋朝“福主”菩萨许逊而建。
许真君,姓许名逊,南昌新建区西山人。据记载,许真君在世时为官清廉,东晋时期,因他在治理江西鄱阳湖、赣江流域的水患中立下大功,被江西人尊为神话人物,江西先人就广建祠庙供奉纪念他,祈求他万寿无疆,所有这些纪念他的祠庙都取名为万寿宫。
古时,赣州市盛产木材,水运发达。明代以来,章贡区水东七里镇的贡水河畔是赣南最大的木材集散地,贡江流域11个县(市)的木材均聚集在这里,扎成大水排,通过赣江、鄱阳湖、长江运往上海市和江浙一带。由于水运木排容易散架,非常危险,人们需要祈求一个水上保护神来保佑,为此,就建起了万寿宫,将许逊奉为保护木材水上运输安全的行业保护神。当时,赣南虽建有多个万寿宫,但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七里镇万寿宫。
七里镇万寿宫,推论为明朝末年所建造,共有三进,第一进是一个大院,有个大戏台,第二、三进是公共活动的场所。史料记载,这个万寿宫为本地和福建省、广东省、江浙的木材商人集资修建和维修,最近的一次维修在清朝咸丰年间。
唐宋时期,随着江西省的繁荣昌盛,江西的商人和移民不断向湘、鄂、云、贵、川一带迁徙繁衍,江西先人到了哪里,万寿宫就建到哪里,赣文化也随之传播到哪里。到了明清时期,万寿宫更是发展到全国大部分地区,最繁盛时达一千多处,凡有江西人聚居的地方几乎就有万寿宫。随着时间的推移,万寿宫不仅仅是江西人祭祀的场所,慢慢发展成为江西人聚会的主要场所,万寿宫也成为江西会所的代名词。
仙娘庙
七里镇的仙娘古庙,建筑面积有600多平方米,古庙门楼雕刻有睡莲、龙凤等图案。内有两进,第一进有三层,中为戏台,上为文昌阁;第二进为神台,供奉着“三霄仙姑”、观音诸神。古庙门前是一条石板古街,在千年古榕的树荫下延伸。说起仙娘古庙的戏台,那是赣南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戏台,据说有260多年的历史,戏台雕龙画凤,造型独特,戏台设有包厢、雅座和“乐池”。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章贡区水东七里镇都要举行红红火火的仙娘庙会。庙会场面火爆,人如潮涌。赶庙会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也是客家人“团结、勤俭、文明、开放”精神的表现。
相传农历三月二十日是天花圣母金霄、琼霄、碧霄仙子的生日,十里八乡的客家人纷纷带着供品、香烛,带着对新一年的希望来赶庙会,祈求家庭安康,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烧香敬神后,客家乡亲会亲访友,品尝客家风味小吃。庙会上的小吃多种多样,有擂茶、粽子、米馃、油炸冲天炮和醇香浓郁的客家米酒,喝上一碗米酒,配上一碟小菜,忙碌了一年的客家人,如果不是置身在庙会的氛围中,是很难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的。庙会上演的大戏有《茶童戏主》《睄妹子》《钓》《五鼠闹东京》等。
参考资料
七鲤概述_关于七鲤_认知七鲤_千里赣江第一镇.七鲤古镇官网.2022-03-16
千年赣江第一镇 | 七鲤古镇.七鲤古镇度假区官方公众号.2024-02-03
【风景独好】跨越千年的七里古窑_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网.2022-03-17
赣州市章贡区七鲤古镇文化旅游PPP项目2022年供应商招募.中国政府采购网.2022-03-16
赣州将建水上景观带 通天岩是重要一站-专题-客家新闻网.客家新闻网.2022-03-17
天青色等烟雨,这座古镇等着你-客家-客家新闻网.客家新闻网.2022-03-17
赣州七里镇窑遗址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将在赣州市召开-新华网.新华网.2022-03-16
关注我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里镇窑-新闻中心-客家新闻网.客家新闻网.2022-03-17
江西首批六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赣州七里镇窑址在列-新闻中心-客家新闻网.客家新闻网.2022-03-17
池梦鲤与池氏宗祠-客家-客家新闻网.客家新闻网.2022-03-17
市文化部门拨出专款 全面抢修七里镇万寿宫 图-新闻中心-客家新闻网.客家新闻网.2022-03-17
七里古镇的仙娘庙会:红火唱大戏-客家-客家新闻网.客家新闻网.2022-03-17